[摘要]本文从长沙弹词的起源、音乐特点、语言特点几个方面对长沙弹词这种说唱音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使读者对这种音乐形式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以期望更多的人来关注这朵湖南奇葩。
[关键词]长沙弹词 说唱音乐 音乐特征
“怀抱月琴,口吐圣贤”,这是长沙的酒肆茶楼,桥边柳下最常见的一道风景,也曾是传播湖湘民俗文化,最道地最民间最广泛的一种艺术形式,这就是长沙弹词。长沙弹词是中国湖南一个曲种,流行于湘江、资水流域。长沙弹词是城市曲艺的一种,它源于道情,因用长沙方言说唱,也称长沙道情。流行于长沙、益阳、湘潭等地。长沙弹词产生、兴旺到衰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一、起源
关于长沙弹词起源的朝代、地域,现在学界仍有看法。
1.对长沙弹词起源于何时,现在学界一直还有争议。南宋淳熙七年(1180),辛弃疾任湖南安抚使时,与友人在长沙听过弹唱曲目后,作《贺新郎》词,其中有“听湘娥,泠泠曲罢,为谁情苦”。“愁为倩,么弦诉”。这段词表明,诗人和友人是听长沙女艺人弹唱的一段悲伤的爱情故事。起于南宋?
2.部分学者认为长沙弹词在清同治年间就已经形成。初以鼓板唱道情,清代戏剧家杨恩寿的《坦园文录》中,曾详细记述了长沙弹词先人张跛在1863年(同治二年)演唱《刘伶醉酒》时的情形:“以板鼓唱道情”、“惟妙惟肖”。根据艺人依其师承关系提供的情况,并参照有关的文字资料,另一说在清康熙年间就有弹词这一种曲艺形式问世了。1903年出版发行的《新湖南》中,杨笃生有这样的记述“……昔日遗黎所著,有《下元甲子歌》托于青盲弹词……读之令人痛心酸鼻,所谓呕起几根头发者,村农里妪,至今能呕吟之。”
3.1904年,长沙辟为商埠后,茶铺茶馆居全省之首;抗日战争后,长沙茶馆仍有百余家。长沙人坐茶馆,不仅有香茶的诱惑,美点的享受,更为其乐无穷的是聊天和听书。当时长沙城里的说唱艺人有四五十个,有20多个茶楼设场,日、晚两场,每场听众百人。在所有书场中,以火宫殿书场最为有名,说书、弹词艺人在火宫殿搭棚演出,长沙弹词就渐渐形成。
4.20世纪20年代中期,长沙艺人周寿云、舒三和等进入茶馆茶社“坐棚”说书。50年代以后定名为“长沙弹词”。
二、音乐特点
长沙弹词初以鼓板唱道情,后来发展为一人自弹月琴说唱;后来有了两人对唱:一人弹月琴伴唱,一人以渔鼓筒板和小钱击节,二人对唱。早期都为街头流动演唱,内容多为“劝世文”和短篇故事,1927年后,开始进入书场、茶馆,坐棚说唱中长篇故事。曲本散文、韵文相间,说唱结合,以韵文的歌唱为主。说白又有散白、韵白两种。唱词多为七字句。早期的唱腔简单,只有板式变化。后来吸收民间小调和地方戏唱腔,成为板式变化体和曲牌连套体相结合的形式。具体说来为上下句结构的板腔体,有九板九腔。九板有平板、慢板、快板、散板、哭板等;九腔有平腔、悲腔、欢腔、柔腔等。不同的腔调分别用在各种板式中。平板是各种板式的基础,平腔是平板中用途最广的腔调。
1.曲式结构
长沙弹词是一种板腔体音乐结构。板腔体结构是一对上下句为基础,运用节奏节拍上的整散,速度、力度的快慢强弱派生出一系列不同板式的唱腔,并通过音区音域的不同运用,调式结构的变化,派生出反调和不同唱腔,然后用这些板式和腔调来组成各种唱段的音乐结构。
长沙弹词是一种风格鲜明的板腔体音乐,曲种特点主要有:
⑴变奏为音乐发展上的主要形式。
⑵有独特的唱腔,不同唱腔前标明不同的板式名称。
⑶旋律的组织形式和运用方法上比较灵活自由,各种节拍在该种音乐中运用自如。
⑷以一对上下句组成的段式为基本单位。韵文、唱句以七字和十句的对偶格式居多,节奏整齐,朗朗上口。
⑸段、句、节之间一般都有见走、过门相隔、顿歇清晰、唱句分明。
2.旋律特色
⑴节奏。由于长沙弹词是一种板式变化体音乐,因此节奏是鼓词变奏的关键。在鼓词中常见的节奏基本都可找到,切分、十六分、附点节奏常见于乐谱,弱起节奏则较少。
⑵音程。由于地方曲艺的旋律基本上是根据方言的音调走势来进行的。长沙弹词也一样,人声的特性所决定它的音程基本上是单音程,它的旋律行进多为小音程,大二度、大三度、纯四度、纯五度音程占主导地位,曲调婉转、平和、安宁,一般用板式变化表现矛盾冲突。
⑶人声。长沙弹词的人声基本独立于伴奏之外,男性常用的调为1=c,女性常用1=f或1=c,在双档演出中一般男女声之间相差五度。
3.伴奏乐器
长沙弹词的伴奏乐器主要由月琴、渔鼓筒板和小钱击节等。
渔鼓筒板(又称“唱词鼓”),是长沙弹词最原始的伴奏乐器,属打击乐器。在鼓词的早期演出时,艺人仅用月琴伴唱,小钱敲击发出响亮、清脆、悦耳,的击节声音。
三﹑长沙弹词的现况与发展保护
长沙弹词,被誉为长沙历史文化艺术的“活化石”。而长沙弹词的传统长篇大书,从商朝的“封神演义”到清代的“三湘英雄传”,历朝无缺,且相对教科书,情节更集中,故事更生动,语言更通俗,对广大民众来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材。长沙弹词的传统曲目中,有弘扬爱国主义的《岳家将传》、《杨家将传》,表现男女真挚爱情的《龙凤再生缘》,宣扬见义勇为的《花亭会》等;现代题材曲目大都是反映社会新风貌、新人物,如《一串项链》、《神兵天降》、《郭亮》、《雷锋参军》、《铁监传书》、《真情烈火》等。
长沙弹词是集弹琴、唱曲、表演于一人的艺术,它的演出不受时间、灯光、舞台条件限制,一个艺人背着一把月琴,就可以在社区、学校、农村和企业演出。近三十年来,彭延昆老先生,就是独自背着月琴,在城市和农村,唱长沙弹词,尤其他老人家的现场编唱,堪称一绝;还有八十年代,浏阳艺人刘海祥,四年走遍长、望、浏、宁四县的每个村,专唱计划生育好处多,同样受到了农民兄弟的热烈欢迎。长沙弹词,还通过电台、电视台制作曲目播出。八十年代,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和长沙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彭延昆老先生演唱的《宝钏记》,连播二十天。《三湘英雄传》连播五十九天,男女老少,围坐在有线广播下收听,风雨无阻。形成了村村听唱《宝钏记》、《三湘英雄传》等节目的盛况。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和长沙电视台也时常录播“长沙弹词”演唱节目,老艺人彭延坤老先生的演出,每次都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2004年11月正式施行的《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明确要求搞好湘剧、花鼓戏、长沙弹词、长沙评书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收集、整理工作。2006年,“长沙弹词”也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长沙市政府投入资金15万元,由市文联组织进行了“长沙弹词”的保护工作。目前,长沙地区的一些高等院校也纷纷提出要求和邀请,共同实施保护和传承长沙弹词。如此举措,必将对湖湘文化,及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研究,起到积极的作用。而长沙弹词申报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不仅对研究湖湘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有重大意义,同时他还具有更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商品经济机制的建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各种新型传媒轰拥而来,蓬勃发展,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早已不适应以前品茶听书的习俗。八十年代。长沙市内曾经拥有近十个书场,到九十年代即已不复存在。人才方面,近二十年来已无人专门学习“长沙弹词”艺术。彭延昆老先生现已年逾七十高龄,近年来也收下了一些口传心授的徒弟,心想把自己的艺术传承后人,但现能达到他理想水平面的弟子尚无一人。彭延昆老先生现尚存有传统腹本两千多万言,已吐录文字本和录音曲目不过3%左右。他整理、创新的“长沙弹词”音乐九板八腔、方言十三辙和十八套曲及现场编唱的公式等都急待挖掘、整理,并渴望能通过文字和音像制品保存下来。在濒临灭绝之境抢救长沙弹词,已是燃眉之急!
值得欣慰的是,长沙市政府、市文化部门对“长沙弹词”的抢救和保护近年来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保护措施,在保护计划的实施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长沙市文联,负责“长沙弹词”传承、保护等工作的落实,作为保护工作的组织单位,市文联也力争在保护费用上给予支持,对长沙弹词老艺人生活、保健等方面给予政策性补助;有计划的组织挖掘和纪录长沙弹词传统曲目;力争2年内培养出2-3名能基本独立演唱中、短篇长沙弹词传统曲目的弟子;还将继续在校园开展曲艺活动,推广以长沙弹词为代表的本土曲艺,以发现新苗;积极与湖南师大和湖南艺术学院联系,增设“长沙弹词”选科,培养长沙弹词艺术研究和表演人才。我们还将努力按照所制定的五年保护规划,认真的予以落实保护、传承的各项工作。
“水穷处,云还起”,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有我们对民间艺术赤诚关爱,长沙弹词,必将在中华民族渊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长河里,重现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长沙市曲艺工作者协会.长沙弹词传统节目选.长沙市文化馆.
[2]长沙弹词.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8,(z1).
[3]孟晓雯.《舞台艺术》方言俚语好韵味——长沙弹词最后的守望者. 2005,(8).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