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州民歌 音乐 特征
一、高州民歌的起源
古代的高凉古郡即现在的高州,高州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高州民歌便是这宝贵财富中的一支艳丽的奇葩。有关高州民歌的起源传说种种,有的说在明代万历年间高州民歌就用高州白话(俚语)传唱,遍及高州乡镇,是七言四句韵文体,以“羽”调6、1、3三音组成调式,旋律优美,语言生动活泼。还有资料证实,明代中期评定高州八景时就把“东山樵唱”定为一景,由此可见,高州民歌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了。虽然高州民歌起源的具体时间难以定论,但笔者认为高州民歌的起源和高州的地理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高州地处山地,人们在山里劳动时各据山头,互不见面。长此以往,人们为了解除劳动的辛苦和寂寞,就高声吆喝与相邻的山民打招呼。为了抒发感情就即兴演唱,互相对答,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山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民歌因为不断传唱而得以发展,内容上也由原来的劳动山歌逐步生活化。高州民歌是什么时间形成的虽无从考证,但可以说自高凉郡有人居住就有了高州民歌,这就是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文明,劳动创造了文化与艺术。高州民歌也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必然的艺术产物。
二、高州民歌的形态与种类
高州民歌从形态上来分可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原生态的民歌,这类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以口头形式相传而保留下来的民歌,这种民歌的内容一般都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抒发老百姓情感的歌曲。如民歌《相思》,“坐在深房织麻布,横也丝来直也丝。半夜绣球镶红豆,暗里相思哥不知。”第二种是后人在原有民歌的基础上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的民歌,其骨架和音乐元素还是民歌,属于民歌编曲的性质。如《火烧竹筒叹奈何》(怨山调),“自古高州山地多哩,一水两田啰那个七分坡。祖辈耕山流血汗啰,几多辛酸哩几多折磨。年年耕山年年苦啰,年年新锄哩换旧锄。穷也过苦也过,火烧竹筒叹奈何。”第三种是音乐工作者通过深入生活、现场采风,对民歌的音调和素材进行吸收、借鉴、加工和整理而创作的歌曲。如《荔乡欢歌》,“红荔花哩开荔园,果实随节色渐鲜,高科种哩精良选,硕果甜蜜满荔园。枝头挂果呀红妆脸哩,开壳肉见哩水晶丸,果熟红荔一片片,喜唱丰收哩好丰年。果山果海呀看不见边,果香果甜哩人更甜,日子越过越红火,农家生活哩赛神仙哟。”
高州民歌从种类上也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劳动歌。是反映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所唱的歌,是劳动情感的集中体现。如《驶牛歌》,唱的是:“赶牛出门借天星,牵牛入屋借火莹。天星记我梨耙数,莹火报梦天又明。” 2.情歌。一般是指男女之间谈情说爱的内容,反映劳动人民纯朴的恋爱观,表达男女之间相思之情的歌。如《蝴蝶花》,“思想妹,蝴蝶思想也为花,蝴蝶思花不思草,兄思情妹不思家。为妹思,为妹求,相思眼泪日夜流,流到山坡草就皱,流到江河鱼浮头。”这首歌词抒发了一位男子对“妹”的热烈爱情,以“蝴蝶”“花”“相思泪”来表达爱情,很生动。3.时政歌。根据不同的时代,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能体现处世的哲理,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如《送哥赴朝十唱》,“一送亚哥出门前,满面春风笑连连,哥去朝鲜勇杀敌,妹在家中勤耕田。”这是抗美援朝时期流传的一首民歌。4.儿歌。如《分猪窝》,歌中唱道:“衣衣哟、衣衣哟,大家围围分猪窝。一盘猪窝有几多?五个十个十二个。你一份、我一份,人人拍手笑呵呵。”这首儿歌具有浓郁的儿童趣味,表现了儿童的天真与活泼。5.生活歌。这类民歌往往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平常事的演唱起到借物抒情达意的目的。如《农夫自叹》,“你说天光天未光,你说禾黄禾未黄,天光冇只笼鸡叫,禾黄冇粒谷归仓。” 6.仪式歌。如《铺床歌》,“第一铺床铺席先,第二铺床铺张毡,第三铺床花锦被,第四铺床一对莲,莲子开花又结子,子上开花中状元。”这首歌就是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礼仪婚礼的内容。7.历史传说歌。用民歌的形式对历代英雄人物的传颂。如《八面大王歌》,“八面大王是何姓,不知其人是何名,生身父母贵州地,利禄功名都看轻。清朝腐败万民恨,追随天王起义兵,带入信宜过天岭,刀枪闪闪号角鸣。大王率先冲入阵,豁出生命与敌拼,杀得清兵血肉飞,千秋万代留英名。”
三、高州民歌的歌词特点
高州民歌丰富多彩,歌词颇具特色,语言自然、纯朴、生动而富于生活的情趣,是真情至感的流露。歌词多以七字句为主,如“我走江湖春有秋,米缸挂在担挑头”等,但也有三字句、五字句、六字句和十字句的,且歌词常以赋比兴、夸张、譬解双关、反复叠用、顶针等艺术手法来表现。
1.“日头有火得咁热,水底有风得咁凉。阿妹生来得咁靓,身上无花得咁香。”这首民歌是借“太阳热”“水底凉”的内在原因,用比兴的手法赞美一个女子不但外貌很美,而且更有内在美。
2.“大头竹笋生嫩芽,咁大姑娘嫁文儿,正一二月落冷水,恰似鸡母抱鸡儿。”这首民歌开头用“大头竹笋”和“细小的嫩芽”做比较,引出一对夫妻的大、小差别及不对称,第四句“恰似鸡母抱鸡儿”的点题运用了夸张的比喻,对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进行讽刺。
3. “嫩鸭行游塘棚上,娇娥尚细不曾知,天旱蜘蛛结夜网,想晴只在暗中丝。”这首《塘上》的民歌用双关修辞手法来表现情窦初开的姑娘的心理状态,第四句的“想晴(情,情郎)只在暗中丝(思)”表现得清新而细腻。
4.反复叠用,就是将个别的字词或句子反复地运用。如《冇识当官败事多》,“冇识唱歌唱坏歌,冇识撑船翻落河,冇识驶牛乱打棍,冇识当官败事多。”在这首民歌中,“冇识”这个词一直贯彻到底。
5.隐语,是指在文字以外还有别的多重的含意。如《劝郎酒》中写道:“劝郎酒,竹叶青,酒杯照见人有情,连人带酒吞落肚,酒在肚中妹在心。”这首民歌看似写一个女子给情郎劝酒的情景,但隐含着的却是两人深深的情感和眷恋之情。最后两句巧意迭出,想象奇特,把情人比做吞下的美酒永远留在自己的心中。
6.顶针,是指用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如“官人骑马到长坡,石骨蔑竹织筲箕,筲箕载绿豆,绿豆喂相思,相思有翼飞开去,只剩空笼挂树枝。”歌词中的筲箕、绿豆、相思,就是相邻的句子采用首尾蝉联的方法,使整首歌词的语气连绵,音律流畅,更好地抒发了对负心人的怨恨之情。
高州在广东的粤西地区,地处山地,民歌演唱全用粤语,所以高州民歌曲调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受粤语和采茶调及当地木偶音乐唱腔的影响。高州民歌的旋律优美,曲调流畅,委婉动听。
1.调式的特征。高州民歌因受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及传统音乐的影响,调式多采用民族五声羽调式写成。下面这首《阿哥留心等妹来》(山歌调)就是一首比较有代表性的以民族五声羽调式写成的作品。
这首作品是以民族五声羽调式的主音开始,中间羽的主音6和骨干音1、3一直贯穿到底,最后的落音又在羽调式的主音上。整首歌曲调性明确,具有浓郁的山歌风味。
2.高州民歌的节奏特征。人们常把音乐中的节奏比做人的骨架,不同的节奏特征所表现的音乐内容也是各不相同的。高州民歌由于受“采茶戏”和当地“木偶腔”的影响,其节奏基本有如下几个特征。
(1)在山歌调的引子中节奏自由且多加装饰音。如上面谱例《阿哥留心等妹来》的引子。
(2)在山歌调中多采用以下几种节奏型。
第一种: ×××︱×××︱××××︱××× × ︱××· ‖
第二种:×××××︱××××××××︱×××××︱×××︱– ‖
(3)采茶戏中常用的节奏型:
×××××︱×××××︱×××××︱××××××︱ ×– ‖
(4)木偶腔中常用的节奏型:
×××︱×××︱××××︱×××︱××0‖
以上节奏型基本比较平稳,没有较复杂的变化,但有些装饰音、切分音、延留音在部分乐曲中也会经常使用。
3.高州民歌的旋律特征:(1)旋律进行的特点。旋律在音程上多以二、三度的平稳进行为主,四、五度的音程连接运用,一般很少超出八度,所以旋律比较平稳流畅。(2)很少有时值较长的高点音或时值较长的低点音出现。(3)旋律在进行的方向上,上行、下行较多,平行较少,但多以上下二、三度的波动进行为主。(4)“前倚音”这种装饰音在山歌调中比较常用。(5)旋律的终止方式。高州民歌在调式上大多采用民族五声羽调式,终止音都落在羽调式的主音羽上,半终止音一般也都落在羽调式的属音角或羽调式的主音羽6上。
五、高州民歌的表现形式
高州民歌的发展由早期在田间劳动时的演唱,逐步延展到乡村的各个角落和各种场合。它的内容和表演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1)由单一的独唱形式发展成对唱的形式。(2)由原来在各种场合随心所欲地演唱发展到规模较大有组织的村与村之间的赛歌会,这种赛歌会每逢过年或重大的节日都要举行。(3)根据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发展和需求,高州很多地方出现了有一定规模且相对固定的演唱歌队,这对高州民歌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4)在老百姓的红白大事中,高州民歌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表现形式,婚嫁仪式中常唱的仪式歌有《梳头歌》《铺床歌》《开被歌》《送房歌》等。总之,通过民歌的演唱不仅可以营造出一种喜庆的气氛,同时也表达了对父亲、母亲养育的感恩之情。
六、高州民歌的创新与发展
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也曾主张引进民间文艺为革命文艺的创作服务,称之为“旧瓶装新酒”。高州民歌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也需要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提高。总之,只有不断地创新,高州民歌才有其持续的生命力。
1.传统的高州民歌:是指老百姓多年来口头流传下来的民歌,其内容多是表现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和情感。如《妹同庚》,“妹娇娥,怜兄一个莫怜多。娇娘莫学鲤鱼仔,那河又过别条河。塘里多鱼水难清,天上多云月难明。树上花多难结果,愿妹心中只有我。”这首民歌表现的是爱情的专一,不能见异思迁。再如《打把大锄栽富苗》(采茶调),“打把大刀哟,斩穷根哪个哟,打把大锄哟,栽富苗哪个哟。”这首民歌充满了劳动的气息,是高州人民勤劳致富的精神写照。
2.新编高州民歌:是指在原有传统民歌的基础上,无论是在内容还是演唱形式上都有所创新,既保持了原有民歌的风貌,又具有时代的内涵与特征。如《春暖荔乡》,这首民歌采用高州传统的民族五声羽调式写成,在保持原有民歌风格的基础上,无论是音调还是歌词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创新并具有时代的色彩。
3.新编民歌小剧:是指采用民歌的素材编成小剧种的形式,这种小剧种有人物、时间、地点、故事情节,但曲唱采用和吸取高州民歌,所不同的是无论在旋律还是歌词内容上都是新创编的,代表作有《夕阳红》《鸳鸯亭》等。
虽然高州民歌也是在不断地吸取、借鉴、创新和发展,但从传承上看也不容乐观,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以前人们很少走出家门,与外界接触很少,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唱山歌,所以山歌能很广泛地流传和不断地发展。现在由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尤其是年轻人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的传统民歌音乐对他们的吸引力有限,只有老年人对民歌还有一定的兴趣。2.现代传媒通讯的快速发展,迅速普及到各乡村角落,人们从电视上就可以接触到很多新鲜的东西,如摇滚乐、通俗音乐等,这些音乐给人听觉及心灵上的冲击在某个方面超出原来的民歌,所以也就造成了学唱民歌的人越来越少。3.虽然高州民歌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但民歌的一些内容还是满足不了现代人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笔者在100名高一学生中做了个调查,有82%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有13%的学生喜欢民族音乐,有5%的学生喜欢外国音乐。从这个数字上可以看出,民歌的传承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七、高州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高州民歌是高州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智慧的结晶,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各个时期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了高州劳动人民纯朴善良、勤劳勇敢的精神风貌。然而,高州民歌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却面临着逐渐消亡的危机。如何保护好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使其传承发展,是留给后人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这项工作要做好、做实,必需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首先由政府支持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对高州民歌进行全面的挖掘、收集、记录并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按时间、类型、原貌、创作进行编号分类,然后去伪存真,将其保护传承。2.将高州民歌编入地域性的音乐教材,使高州民歌进入中小学的音乐课堂。
3.由高州民歌研究机构、地方政府或文化部门出面组织,利用重大节日和各项重大的庆典活动,组织广大群众进行有益健康的“赛歌会”,对高州民歌进行不断的普及宣传。4.由研究机构或文化部门组织专业的音乐工作人员,在对高州民歌挖掘整理的同时进行创新和创作,使高州民歌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的节奏,并不断分期分批地举行培训班,让高州民歌在普及中得到提高,在提高中得到普及。5.设立高州民歌文化节,把高州民歌推向市场,就像河南洛阳的牡丹节、山东潍坊的风筝节一样,在展示地方文化的同时,对外又进行了商贸活动,这样不仅扩大了高州民歌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还对地方经济的拉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6.经济是基础,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证。高州民歌的保护、传承也离不开经济的支持。除政府的支持外,民间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应充分利用民间的力量成立高州民歌基金会,通过各种活动来争取经济的支持。只有这样全民动员,人人参与,共同努力,高州民歌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地唱出新的时代篇章。
参考文献:
[1]苏汉材编著.高州民歌选[m].茂名:高州市文化局,2004.
[2]高州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陈庆雄编著.高州民歌[m].茂名:茂名市群众艺术馆(内部资料),2008年8月.
[4]吴竞龙.水上情歌[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艺术系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