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会艺术

民间刺绣的艺术特点(民间刺绣特点)

2023-01-10  本文已影响 262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 中国北方地区民间刺绣文化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份珍贵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但在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的浪潮下,中国社会经历着重大的历史变迁,传统民族文化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洗礼与考验, 北方地区民间刺绣工艺文化也正面临着即将消亡的危险。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北方地区民间刺绣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问题迫在眉睫,本文旨在分析北方地区民间刺绣文化传承的困境,探索刺绣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民间刺绣;文化;北方地区
  我国北方地区民间刺绣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品种丰富,蕴藏着广大中国女性的智慧与创造力,直接反映她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千百年来,刺绣的技巧由母女、婆媳世代传袭而来,并且在不断的传承和发展着。但是,在现代经济和生产的不断冲击下,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民间刺绣赖以生存的土壤在发生了变化,长期以来的刺绣工艺文化的传承、发展模式逐渐被打破,年轻人不屑于学习、传承刺绣老艺人相继过世,短短几十年时间里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老艺术,正在面临着失传、消亡的局面。
  一、中国北方地区民间刺绣文化面临的困境
  1、在北方很多地区民间刺绣工艺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在失去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面临着灭绝或处于濒危的状态。经济的冲击、人员的流动、旅游产业政策的导向、工业文明的冲击等,正使民间刺绣工艺文化处于其它主流文化的包围之中,使原有的文化生态已经失去生存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尽管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外贸订单来样加工使一些地区的刺绣加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尽管90年代以来国内外收藏界的投资给刺绣业带来了一些生机,但刺绣技艺未能同步发展,民间刺绣创作中宝贵的“原生态”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中,不可避免的彰显出市场态的金钱物质附属性和功利性,民间刺绣文化丧失了乡土文化的原始、淳朴的精神追求和“自喻适物”的物化境界,作品更演化为商品经济下庞大的“廉价复制”。而一味迎合拍卖收藏热潮及国外市场的需求,更阻碍了刺绣文化的发展,使刺绣艺术形式探索处于停滞不前的现状,刺绣艺术所具有的原始创作精神丧失了。
  2、北方地区民间刺绣工艺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危险。一方面,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影响并吞噬着传统的民间刺绣工艺文化;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影响,人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业观念发生改变,对民间刺绣工艺文化的价值缺乏认识,使民间绣品不再被人欣赏,进而导致民间刺绣传统工艺的慢慢消失。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城乡妇女将刺绣作为女红是必会手艺之一,那时儿童穿戴的衣服、鞋帽无不绣有精美的图案。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传统手工艺品在时代进程中,受新技术、新工艺的冲击,大多被现代生活边沿化。目前,能绣花的妇女年事已高,年轻的手工绣花者鲜见,古老的工艺被一些人看作“老土”,加之现代技术的进步使其提高了成本等因素,民间刺绣工艺日渐消退。
  3、相对于中国南方地区的四大名绣而言,北方地区的民间刺绣在知名度上、受关注的程度上相去甚远。苏绣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目前,苏州刺绣的年销售产值已超过5亿元,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各类工艺美术师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生产企业近100家,产品远销全球数十个国家。湘绣和粤秀也是各自本土贸易的强大支柱。殊不知,北方的京绣、汴绣、鲁绣都曾在历史上盛极一时,而现在均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产业链,具有一定的规模刺绣厂很少,只有一些零散的家庭作坊式绣坊,远远没有形成一个品牌规模效应。这些享誉一时的刺绣技艺只能在民间手工艺人的手中勉强维持,以至于一些刺绣大师们基本靠在家教授徒弟以传承这项手工艺。
  4、民间刺绣文化作为女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纳入主流文化教育的体系当中。在中国现代的思想意识中的偏见依然存在——女红不属于主流文化学术所关注的学术范围,也不是当下文化研究的主流话题,女红作为农耕文化的产物,耕织文明的象征,失去了其所依存的社会大背景的价值肯定。
  二、北方地区民间刺绣工艺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的战略思路与对策措施
  (一)加大对民间刺绣文化的保护、扶持力度
  政府应承担保护责任,文化、教育部门更应加大普查及普及力度,建立民间艺人名册档案,在民族聚居地和民间工艺品种类较多的地方进行广泛调研,把民族民间艺人和最具民族民间地域特色的刺绣工艺品的种类和流行地造册登记。在民族聚居区和民间工艺品种类较多的地区建立博物馆、陈列室,对民族民间刺绣工艺品进行收藏和保护。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将现有的手工艺品搜集、保存、展示。从而形成一个了解、重视、珍惜地方传统民间手工技艺的氛围。对民族民间刺绣文化的研究及刺绣产业的发展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各地文化馆、站可成立研究机构,开发项目和设立保护工程,带动民间艺术的发展,多开展民间艺术展览、论坛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在政策和经济资金上给予刺绣产业一定的支持,为当地刺绣产业发展拓宽道路。
  (二)抓好北方地区民间刺绣工艺传人的培养。
  各地文化馆、站应加强和民间刺绣艺人的沟通与联系,成立民间刺绣协会。从生活和艺术创作上给予艺人充分的支持,让他们有一个稳定的创作空间。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地位,提高社会的认同感。让全社会都认可手工艺品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在保护与开发之中增加它们的有效性,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作用。由相关部门,如县、乡的文化、妇联组织、旅游等部门以及旅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单位,组织妇女特别是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妇女进行刺绣工艺培训,由民间艺人对初学者和对刺绣有一定基础的新人进行传、帮、带,促其尽快成长为传承民族民间刺绣工艺的新传人和艺人。将民间艺术教育纳入中小学的知识教育范畴。学校教育是最具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民间文化传承方式。文化和教育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教师编写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民间文化教材,邀请民间艺人进入讲堂,让中小学生从小就能接受民间文化保护方面的教育,在少年儿童中加强民族传统艺术、传统文化教育,养成民间文化保护方面的自觉意识。
  (三)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精品、塑造品牌的产业发展策略
  以塑造精品为核心的品牌化经营战略。要想让北方地区的民间刺绣有品位、上档次,在刺绣设计和创作中就必须从思想上跳出现在的程式化、单一化、雷同化的框架,走精品化、品牌化的道路,这是刺绣工艺文化开发的理性选择。对能形成一定产业优势的民间刺绣品牌,例如京绣、汴绣等,要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市场化运作、商品化经营。把民间手工艺术、现代艺术、商品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开发性再创作。从而使北方地区的民间刺绣工艺做大、做强。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北方地区民间刺绣产业,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发与之相应的产品。立足本地本土人文底蕴,结合当地的民风、民俗,把本土派与学院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刺绣作为一个专业门选修课程,纳入到服装院校和美术院校的教学中,这样,首先丰富了其它学科的内容,其次,其他学科的技术以及设计理念也可以很好的融合到刺绣中,为刺绣增添新的血液。同时,也能够产生一些对民间刺绣有兴趣,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年轻人继续研究和发展民间刺绣,这样可以在保护和传承好民间刺绣技艺传统的基础上,使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研究设计出有当地特色的精品。
  (四)进行多层面的宣传,让保护、传承与开发民间刺绣工艺文化成为人民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
  加大对民放民间刺绣工艺的宣传,培育北方民族民间刺绣工艺品市场。发展民族民间刺绣工艺品要与文化产业建设相结合,保留其传统的区域性和本土性;与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相结合,通过开发民间刺绣工艺品,完善旅游购物要素,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加强对外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宣传平台全方位互动宣传,以城乡为展示中心,搭建外宣平台,在旅游发达地方建立民族民间刺绣工艺品宣传展示窗口,依托大、中城市以及成熟旅游景区的优势,逐步开辟国内外市场,促进民族民间刺绣工艺品尽快进入商品市场。
  面对当今强烈的“全球化”、“现代化”的冲击,对北方地区民间刺绣文化进行保护、传承与开发,实际上是对民族精神之根的呼唤、认同和养护,也是一个民族沿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可以唤醒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保护与传承。另外从文化角度来看,对民间刺绣工艺文化进行保护、传承与开发,有利于对人类文化生态的保护,在西方工业文明席卷全球之际,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生态日益遭到冲击与破坏,因此,对刺绣工艺文化保护与传承,也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精神与文化的多样性、创造性,促使人类文化健康的发展。再从经济角度来看,对北方地区民间刺绣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可以丰富旅游商品市场,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脱贫致富,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蕾著《中国刺绣》.福建美术出版社,2007年9月.
[2]田顺著《民间刺绣》.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年4月
[3]李友友著《民间刺绣》 出版社: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01月
注:天津市艺术科学立项规划(2010年度)课题《中国北方地区民间绣文化的研究》
项目编号:B10065
作者简介:
许晓慧 女 36岁 1975年出生 籍贯辽宁沈阳 大学本科 讲师 就职于天津科技大学
研究方向:服装设计
地址:天津科技大学(泰达校区)艺术设计学院
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三大街(天津科技大学泰达校区) 129信箱
邮政编码: 300457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
现代美术发展(对现代美术的认识和理解)上一篇: 动态雕塑的特点及其影响(动态雕塑设计考量要素有哪些)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