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试论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占据较大的比例,但是民族音乐的教学方式以及民族音乐的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的问题,音乐教师所掌握的民族音乐知识较为有限,对于民族音乐的理解以及民族音乐的认知较为浅层次,这导致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无法最大限度地展示民族音乐的魅力以及民族音乐的特色,无法将民族音乐的精神以及民族音乐的意义传承给小学生。该种情况会使得小学生的民族音乐意识逐渐浅薄化,对于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较为不利,对于社会未来凝聚力的提升造成负面的影响,由此可见,建立完整的民族音乐传承发展教学体系是迫在眉睫的。
一、民族音乐浅析
民族音乐范围较广,包括民间歌曲,民间戏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等,民族音乐是民众热爱生活的一种体现,凝聚着人民的智慧以及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自我情感的释放,以及民族的热爱情怀展示的渠道。民族音乐的特点包括内容丰富性,体裁丰富性,形式丰富性。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习俗不同,生活千姿百态,造就每个时期所形成的音乐特点多姿多样,民族音乐的种类以及内容也极为繁多;民族音乐的灵活性,民族音乐一般都是民众即兴创作的,采取口头的方式传承,在传承过程中会出现偏差,因此,存在不确定性,正是这一不确定,使得民族音乐能够跟随时代发生变化,融入到时代中,却又保留其精髓,这也正是民族音乐的特点以及民族音乐的魅力,民族音乐还具备通俗性、写实性等特点。
二、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教学很有必要性,民族音乐是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音乐的升华以及音乐发展的基础和本源,同时民族音乐又容纳着深厚的本民族特色文化,清晰而立体的展示出各个时期的社会状况,人们的精神世界以及人们的期望,是各民族极为宝贵的文化财富。民族音乐的教学能够实际的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能够实际的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保证学生的音乐底蕴雄厚,这对于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我国音乐领域的进一步壮大有实际的推动意义。下面就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
(一)民族音乐教学场景化
在小学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完善民族音乐的教学素材,保证民族音乐的教学完整性,同时教师需要不断的提升自我的音乐素养,以及民族音樂知识储备,对于民族音乐的理解深度,切实的保证能够推动民族音乐教学的发展。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不仅仅需要依靠教师,还需要提升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认知以及对于民族音乐的学习主动性,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操作就是民族音乐教学场景化,教师与学生共同布置民族音乐所展示的场景,采取小剧场的表演形式,来让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所蕴含的强大情感以及丰富精神,并且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北京喜讯到边寨》为例进行分析,教师与学生共同布置边寨的场景,学生借助各种彩带,配合上音乐与人们欢庆的声音,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四人帮”粉碎之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喜悦,让学生实际的感受到当时人们对“四人帮”的憎恨,以及对之后美好生活的憧憬,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当时的社会场景以及社会状态。
(二)完善民族音乐教学配置
民族音乐的形成与各色各样的乐器关系密切,推动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基础就是让小学生接触以及聆听各种乐器所展示的音色,以及音乐特色美感,同时还能够通过乐器的感受进而逐步的把握节奏感,提升音乐敏感度。具体采取的方式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所涉及的乐器,教师准备好多种乐器,在民族音乐教授之前让学生亲身感受,再进行民族音乐的教授,在教授之后,让学生探讨辨别所应用的乐器。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感受到民族的力量强大性,以及艺术丰富性,教师在教授过程中着重阐述各种乐器的首创民族,让学生对于民族的特色以及对于民族的认知更为丰富,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较为直接的民族自豪感,对于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有促进作用,同时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表现,带领学生学习一种特色的民族乐器,这样能够实现民族乐器的传承,进而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
以小学音乐民族音乐中的《铃铛舞》为例进行分析,首先教师展示大鼓、笛子、口笛、二胡、唢呐乐器,并且引导学生一一辨认,聆听,让学生了解乐器的起源,乐器的故事,增加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量,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提升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后教师让学生欣赏《铃铛舞》,在三次欣赏之后,教师简述摆手舞属苗族,让学生能够更为清晰的辨别所使用的乐器,教师在学生分辨完成之后,进行答案公布,让学生想象这一曲目的创作环境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带领尝试口笛的演奏方式,让学生能够直接感受民族乐器所触发的震感。
三、结束语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入,能够实现学生在没有接触复杂的音乐环境情况下,接触经典、有价值、内涵的音乐,这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道路有扩宽的效果,能够实际的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以及学生的鉴赏能力。
作者:张炜婷
第2篇: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是指由中国音乐家所创作的音乐和具有中国五声色彩的音乐,我国的民族音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作为著名的文化古国,在遥远的古代就有了音乐的出现,并且在历史长河的进步中音乐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主要有民歌、民间歌舞音乐、戏曲音乐以及说唱音乐等。中华民族的传统五声色彩音乐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弘扬新时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在小学音乐学习中加强民族音乐的学习,激发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
一、提升小学音乐师资力量培育
教师是学生学习开展的引导者,也是小学生开展人生学习的重要陪伴者。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承担了民族音乐教育的主要参与传播任务,对于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授课水平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族音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要注重民族音乐力量的培育,打造出一支专业的音乐授课教师队伍。教师也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教师要具有丰富的民族音乐知识,还要具备演唱、创作民族音乐的能力,在教学的同时,对民族音乐进行不断的再思考。
另外,教师还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比如可以采用审听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问题并及时弥补。笔者认为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是提高和完善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要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教学的经验与教训,注重自我强化,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一般笔者都是通过听优秀授课教师授课,然后再结合一下自己的授课方式,提升完善自己,在听他人授课时,发现自己的课程缺乏趣味性,然后就立即进行改进,切实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突出小学音乐民族音乐特色
我国的民族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拥有庞大的分支体系,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我国的民族特色,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民族音乐的民族特色。在讲授民族乐器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自己的发明和创造来自己动手制作乐器,自己制作的乐器虽然粗糙,但是却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还可以讲授民族乐器的由来和发展情况,介绍民族乐器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比如马头琴的由来,传说在古时候的蒙古一带,有一位年轻的牧人巴特尔,他的家族家世代为王爷牧马。在寒冷的冬季,巴特尔一个人来到百里之外的地方,在他找回走失的马群后就准备回去。其中路过淖尔边上时候他看到了一匹悲鸣的白色小马驹,小白马朝着河道上的一个冰窟窿不停的嘶鸣。巴特尔看到了小白马流泪,再看下冰窟窿,他明白了小白马是孤儿了,他就把小白马也带回去了。以后,无论巴特尔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睡觉的时候,它就站在毡房外守候。后来人们就把类似于马的乐器称为马头琴。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的乐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和牧民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人民粗犷、豪放、放荡不羁的性格特点。
另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学校的当地特色,在选择教材上选择那些不失本地特色,又能具有丰富的音乐知识、积极向上的音乐素材,使得学生在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的同时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写教材时,认真负责,结合本地特色编制系统的音乐教材。
三、创新小学音乐民族音乐授课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教学过程一般是由教师、学生、家长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现在,随着新教改的实施,学生越来越占据教学的主导地位。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摈弃以往“填鸭式”的教育,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比如:教师在教授民族音乐时,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方法,根据乐曲所蕴含的感情,设置不同的情境,方便学生对乐曲中情感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借助最新的媒介投影仪等新媒介进行情境设置,教师在设置情境时要注重融入真实的情感,情境的设置有利于让学生融情于景,在景物中体会乐曲中所蕴含的情感。
另外,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进行自己的思索,不同的听过同一首音乐的感受或许会有不同,同学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学会与教师、同学交流。同时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之间还可以采取分组竞赛的模式,在学习新的民族音乐时,教师可以就新的知识进行提问,可以考察同学们的音乐素养,同时,可以提高学生课下时间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是一个民族情感的寄托,不仅真实记录了一个中华民族的欢乐与痛苦,更是寄托了我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民族音乐蕴含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音乐教育作为民族音乐继承和发扬的主要方式,对于传播民族音乐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从小学音乐教育开始,要转变教学模式,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教材,有效的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
作者简介:钟文怡
第3篇: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元素的渗透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小学音乐专职教师如何在完成音乐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接受、欣赏并且喜爱上民族音乐,是目前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重点,对此我做了几点探析。
一、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音乐教学不仅是对音乐知识的学习,而且是对音乐文化修养的渗透,音乐和文化密切联系,才使得丰富的文化孕育出经典美妙的音乐作品。学校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阵地,小学音乐教育缺乏引导,专职音乐教师不够“专业”,掌握的民族音乐文化知识不够“厚度”,把民族音乐教学当做一般音乐知识对待,一带而过,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很多孩子不知道本民族的经典音乐,不会唱本民族的优秀歌曲。音乐课少,家长对孩子的音乐教育太过功利等,这些对孩子在音乐方面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将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那么,如何让学生弘扬民族文化,了解并喜欢民族音乐,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呢?
二、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促进民族音乐教学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会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民族音乐教学。
1.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这种方法适合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因为他们喜欢音乐、语言、图像、律动、舞蹈综合的艺术行为,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充分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形式也可以给音乐教育带来价值,它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在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利用歌谣、语言结合游戏性的活动,发展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能力,如感知音乐情绪;发展倾听及记忆能力;变换节拍、节奏训练等。
例如《苗家儿童庆丰收》,这是一首由芦笙曲改编的苗族儿童歌曲。把《山谷回声真好听》作为发声练习曲,通过回声游戏活动,用拍拍手的节奏训练,掌握苗族儿童歌曲中的铜鼓节奏。这就将组织教学、音乐韵律感、节奏训练的培养有机渗透其中,形成全体参与行动起来的局面,为深入理解《苗家儿童庆丰收》的内涵做铺垫。
又如,在教授《茉莉花》时,可以欣赏广东、河北、东北、通俗等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还可以观看歌剧《图兰朵》、各种器乐版本及有关上海世博宣传片和雅典奥运会闭幕式的片段,再让孩子们欣赏新创编的《又见茉莉花》,使学生通过不同版本的鉴赏,体会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感受到民族音乐离我们不遥远,也不土气,而是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并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2.对比教学法,加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音乐由于不同的民族、地区、体裁、品种、流派而各具特色。在教学中可运用对比方式,引领学生感受不同地区和各民族的音乐风格。如中国西部的音乐具有高亢明亮的特征,东部的音乐则具有柔和抒情的特点,南方水乡的音乐则婉转细腻。除此之外,中国的新疆、西藏、内蒙古、云南、台湾等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也各具风格。通过引领和对比,学生感受到全国各地民族音乐的异同,了解并循序渐进地掌握各地区的音乐风格特点,将来在演绎歌曲时得心应手。
3.在律动、舞蹈中,提高民族音乐教学的时效性
好动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利用律动、舞蹈,让学生学习、理解民族音乐是一种途径。教授时,我就采用舞蹈的形式来教学。如歌曲《幸福花儿开心上》,第一课时,教唱歌曲,让学生初步掌握音乐的曲调。第二课时,边唱边跳,在舞蹈中体会新疆地区音乐和其他地区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这样就少了空洞的说教,使教学丰富、有趣,符合学生的特点。
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拓展民族音乐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主题发散出去的创作与活动,是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新亮点”。为了弥补教材的不足,尝试开展音乐综合实践活动,丰富课堂教学。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立主题,让学生观察生活,自主收集素材,深入民族音乐的学习与探究;其次,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欣赏民族音乐后谈感受,尝试给音乐取名,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音乐;最后,有效组织,高效参与,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结合表演创作、歌词创编、节奏创作、进行旋律再创编,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民族音乐。
例如:“分组了解各地方言特色,学唱一首不同地区或少数民族的歌曲,进行全校性参赛评比。”接到主题通知,孩子们兴趣浓厚。各班各组分工明确,认真收集整理素材,经过组内推选—各组之间评比—代表班级参赛。整个实践活动的开展都是孩子们自主进行的。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到民族音乐蕴含着我国广阔厚重的文明历史文化,有助于开启学生探索民族音乐的心灵之门。
四、利用现代化手段,丰富民族音乐课堂教学
大部分学生不太喜欢民族音乐,要消除这种偏见,除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之外,还要解决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小学高段教材中涉及民歌教学,如直接讲述,民歌分为三种类型:山歌、小调、劳动号子,或者直接听各类民歌,会让学生感到厌烦。民歌教学更多地承载着关于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知识,通过民歌的讲解,让学生树立民族意识。因此,要让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刻地认知民族音乐。例如:Flash动画、剪裁电视、电影情节和场景为民族音乐插入背景等,使传统、民俗的音乐生动、形象、具体,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进一步理解。
小学音乐课涉及的民族音乐教学内容逐渐增多,需教师及时充电,加强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使民族音乐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中。
作者:杨松花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