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话剧舞台包括灯光、舞美、色彩等多个元素,空间构成元素包括空间中点、面、线,通过空间色彩的搭配与分割,加以运用蒙太奇等表现手法,可以增加话剧舞台的空间感与美感。话剧舞台的美术设计是形式美学的一种。本文基于话剧舞台空间构成分析,运用视觉美学以及空间美学加以丰富、创造,实现对空间的科学构成,继而实现增加观众观感的目标。
关键词:话剧舞台;美术设计;空间构成;视觉美学;色彩渐变
话剧舞台将文字剧本以视觉方式展现给观众,话剧演员的站位、舞台的灯光、音乐、色彩等构建成完整、有深度的话剧表演。舞台的美术设计是一种视觉表达,是构成舞台空间的重要内容,舞台空间影响着演员的站位与移动方向,在对空间色彩以及空间面积进行合理分割以及搭配的基础上,构建立体的空间,从而达到增加观众视觉舒适感以及视觉美感的目标。
一、舞台空间构成概述
舞台空间构成是指通过平面作用以及构图方式,将演出在三维空间内进行,空间中的人物处于时刻变化的状态,观众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解读出不同的空间内容。舞台空间的构成大致包括人物、色彩、光线等,是设计人员有目的地进行空间安排以及规划,为观众展示别样的视觉效果。空间设计包括舞台平面、演出支点与视觉支点的组合,景观布置以及管线布置等,在平面设计的基础上,搭建以人为主体的具有高度、宽度、深度的立体舞台。舞台空间构成大致以比例关系为主,在调整的过程中,确定平面以及立面。舞台空间具有限制性,表演具有现场性。舞台空间的拓展无法超出观众的眼线,虽然舞台空间是有限的,但艺术的表现力是无限的,舞台设计通过表现无限的生活空间,引导观众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对艺术的升华。具体而言,从空间构成的角度分析舞台空间,可以将其分为实体空间、限定空间、虚空部分三种,实际上,在进行舞台空间设计时,更加着重的是对虚空的处理,通过包围实体的虚实结合表现手法,增强舞台的表现力。
二、舞台空间设计手法
(一)平面分割
舞台空间设计是一种有目的性剧本表现活动。编剧以及导演在深入了解到剧本内容、剧本张力以及中心思想之后,对舞台进行有序的区域划分以及功能划分,按照文本内容重点进行空间划分,表达不同的艺术理念。著名舞台艺术家胡妙胜所表达的那样,舞台设计根据动作特征以及其所需要使用的空间,将舞台分为若干个部分。统筹安排若干部分进行合理的调度,使得舞台空间在平面上布局完整、错落有致、美观大气。因此,平面分割是舞台空间设计的表现手法之一。本文研究所涉及的舞台区域按照标准化进行划分,根据建筑结构以及剧场结构,将其平面划分为前、后、左、右、中、左前、右前、左后、右后九个部分。设计师根据上述区域进行布景、灯光,安排人员、道具等,并将指定的空间预留给演员设计动作,展示人物特性。舞台设置的景观灯均是为了展示演员情节以及动作,更好地支撑剧本的完成,并不是一味地胡乱堆砌。因此,平面布局与舞台调度关系十分紧密。例如,在老舍先生的《茶馆》话剧表演中,将整个舞台分为前表演区、后表演区、主表演区、次表演区等。主表演区在舞台的中心位置靠近台口处,居中三个老人在主表演区内洽谈着人生的辛酸,表现力十足。《茶馆》是比较老的话剧,当初的表演均采用绘画布景的方式,按照舞台的纵深、方向等进行舞台分割,继而实现增强舞台美感与舞台空间结构感的目标[1]。
(二)空间形式
舞台空间设计基于平面分割设计的基础上,也要重视舞台的形式表达,考虑空间的视觉构图,在立面上赋予画面美感。具体而言,空间形式设计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演员在舞台中表演的空间以及台下观众所观看的空间共同体,是实际建筑内所占据的物理空间。另一种是指在话剧表演过程中,由于不同的舞台空间形式给予演员表达与观众观看的心理空间,是多个观众对整体空间的共同感知,也就是空间艺术的表达。通常情况下,为了实现舞台空间形式与空间构图的统一,常常在表现中采用多种不同的手法,继而打破空间限制,创造出更加适合表演的空间。为了增加空间的无限性以及灵活性,赋予作品更加适宜的表现形式,一般比较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在实体空间内搭建出展示环境以及空间的多个动作区域,采用平面布景吊悬的方式营造出多个空间,进而增加舞台的立体感。在舞台美术设计中,将其称之为空间装置,该装置可以增加舞台表演空间的数量。例如,在《上海屋檐下》的话剧表演中,舞台空间设计采用木骨架作为主结构,并采用写实的表演手法将老上海房子经历过风雨的破烂、低矮、拥挤的阁楼等展现出来。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普通人家的生活环境,展示资产阶级以及小市民的生活形象。除此空间表现形式之外,新时期的舞台表演也可以利用科技进行空间转化,利用电子投影进行空间变化,并以一种新奇、独特的表现形式,完成舞台空间的设计以及转化。舞台空间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灵活运用空间置换、空间转换等方式,既在传统的舞台风格上进行创新,也增加了舞台表演的多样性。
(三)空间造型
舞台空间设计基于不同的布局形成舞台结构,并形成最终的风格。具体可以采用雕塑、绘画以及工艺美术,增加现代装置等方式进行空间造型,展现动作空间以及舞台支点。舞台空间造型要求既要满足演员的动作表现需要,也要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从而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逼真的写实背景以及抽象的非写实布景相结合,可以表现出舞台的空间层次以及形式美感。空间造型在舞台设计中发挥人体骨骼的作用,形成直接感受的空间形态,根据具体的排列次序以及空间层次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介入。胡妙胜教授提出,利用舞台中平台、斜坡、台阶等结构形成不同的高差区域,创造出多层次的舞台[2]。在舞台空间造型过程中,可以采用意象、具象、抽象等不同的表现手法,在《雷雨》《北京人》等话剧舞台空间设计中,均采用的具象性舞台空间造型手法。采用与客观显示生活具体相像的设计形式,再现课题,营造舞台氛围。除此之外,选择意象的舞台空间形式,通过赋予空间结构符合意义,按照非生活逻辑的方式,呈现出与客观不相对应的认知,话剧《伽利略传》《蔡文姬》均采用此种空间造型形式。抽象的舞台空间设计基于对现实的提炼,采用抽象的表达手法展现作品的意义。舞台设计具有空间性特征,承载着舞台独特的魅力。对于舞台空间设计而言,需要不断突破空间的限制,实现个体与空间的交流,这样才能无限的衍生舞台的生命。
三、话剧舞台构成的视觉美学
(一)思想意识视觉美学
在话剧舞台表演中,不同的空间构成展现出不同的视觉美学。采用以上几种手法设计舞台空间,需要注重不同历史时期与社会发展对艺术所带来的影响。美学理论在确定舞台空间样式、构成上具有重要影响。话剧自西方文艺复兴之后,成为特定条件下的美学思潮集合体,现在仍有很多剧场保留着大量的舞台布景图以及剧场装饰物。从讴歌历史的角度研究、分析剧场舞台的空间布局具有多种可能性,但最初的两种形式就是话剧建筑空间以及舞台空间,两者所呈现的舞台装饰以及舞台设置,对于了解话剧舞台所呈现的空间构成与空间视觉美学具有重要价值[3]。基于思想意识角度考虑话剧舞台的空间构成,可以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视觉美学。英国著名的话剧舞台设计师在为《错误喜剧》进行舞台设计过程中,采用复杂的木结构、金属结构以及梯子、斜坡等作为基础,在观众心中敞开。舞台的两侧可以移动到中区域,聚焦场景并提供演出。此种舞台空间设计以一种狂欢的方式,将观众纳入到舞台表演之中,展现特定时期丰富多彩的生活。苏联的话剧《苏维埃宫廷大赛》通过对空间的模拟设计,将数字与感性结合,对帝国文化仪式进行再现。此种建构主义的叙事方法,是思想意识视觉美学的新型展现。
(二)融入技术的视觉美学
话剧舞台的空间设计基于传统的表现方式,融入很多现代化元素。2008年北京蜂巢剧场上演的话剧《恋爱的犀牛》,是现代技术的进入。导演对空间舞台构成做出了调整,在中央位置堆砌了一个可蓄水的水池,在与舞台后面区域相作用下,形成了一个可以反射的多重空间。这种舞台空间设计形式,开启了中国现代话剧的先河,这个话剧不仅仅是简单的爱情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寓言。舞台中的角色“马路”与“明明”在喷涌的水池周围对话,喷涌的水池是一种象征,增加了话剧表演的仪式感、神圣感,这种对于空间设计的实践是一种新的尝试。目前,在舞台空间设计中,可以利用多元的数字技术、信息技术、VR技术等重构以及再现很多建筑物,根据特有的内容以及主题,投射出不同的影像,实现有形空间与无形空间的融合。基于话剧舞台的空间构成分析,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态势,“现场舞台”并不是唯一的表现形式,尤其是未来虚拟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的发展,话剧舞台的空间构成将会更加多元,造型更加多样,并对“现场话剧表演”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结论
总而言之,话剧舞台空间设计中包含很多元素,其空间构成设计应坚持多样化、多元化的适应性原则,并尽可能发挥信息媒体技术的效益,拓展舞台空间构成。此外,舞台空间构成应注重空间点、面、线的结合,通过制造运动与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增强话剧的表现力。目前,信息技术的进步为话剧舞台空间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应不停地探索、应用,为其注入更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胡佐.展演空间设计实验室:舞台美术教学成果综合展示新途径[J].戏剧艺术,2020(06):114-122+162.
[2]袁颖捷.电影银幕式的舞台时空营造——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例[J].中国文艺家,2020(12):9-10+54.
[3]胡德才.充满符号的诗化舞台空间的建构——论王延松新解读版《原野》的美学追求[J].广东社会科学,2020(06):160-166.
作者:张浩彦
返回设计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