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文运用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通过以吴劳、海观、余光中等男性译者的译本为参照,对张爱玲《老人与海》译本中的女性主义进行探讨。张通过采用温和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试图在译文中彰显女性主义思想,凸显女性主义意识。
关键词:张爱玲;《老人与海》;翻译策略;女性主义
张爱玲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其作品囊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等多种文体。同时,她也是一位译作硕果累累的翻译家,其翻译涵盖了语际翻译、语内翻译,此外,她还自译了自己创作的小说。《老人与海》是1952年张爱玲在香港应“美国新闻处”之邀,着手翻译的一部译作,同时也是该著作在国内的第一个中文版本。当时,既没有现成的中译本可供参考借鉴,又无相应翻译理论的指导,可以说,这部译作无疑具有相当的开创性意义。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和翻译家,张的译文在很多处都体现出了女性语言风格以及女性情感的不自觉流露。文章以张爱玲所译的《老人与海》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海观、吴劳、余光中等人的译本作为参照,通过对这几个译本进行译文对比与分析,对张爱玲译本中的女性主义进行探讨。
1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简介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源自西方翻译界,是在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理论经历了文化转向后,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相结合的产物。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对传统译论的“忠实”原则提出了质疑,试图结构作者与译者及原作与译作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突出女性意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主要代表有路易丝·冯·弗洛图(LuisevonFlotow)、雪莉·西蒙(SherrySimon)、罗莉·张伯伦(LoriChamberlain)、芭芭拉·戈达尔德(BarbaraGodard)以及苏珊妮·德·罗特宾尼尔·哈伍德等人。葛校琴指出,“女性主义呼吁用女性主义话语来言说女性的特殊性、差异性,让这个话语构建的世界拥有女性自己的声音并努力使女性获得与男人精神上平等的地位。[1]”因此,女性主义译者通常会对文本进行干涉。弗洛图将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归纳为三点,即:加写前言和脚注、增补和劫持[2]。
2张爱玲《老人与海》译本中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
“张爱玲的翻译与西方译论有重合之处,她在翻译中的增补、删改与注释的运用很能说明问题。但承袭了文学传统的张氏翻译并不故意突出二元对立,对原文的干涉较为温和。[3]”
2.1加写前言和脚注
在译作中加写前言和脚注是女性主义译者介入文本的一种方式,她们以此来表达自己翻译的初衷和生活背景,让读者了解译者在处理文本时所使用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突出女性译者的意志。张爱玲在《老人与海》中译本的序言中这样写道:“所以我自己也觉得诧异,我会这样喜欢《老人与海》。这是我所看到的外国书籍里最挚爱的一本。……同时也担忧我的译笔不能达出原著的淡远的幽默与悲哀,与文字的迷人的韵节。[4]”短短几句话,传达张爱玲对原作的喜爱之情以及她对此书深刻的理解。传统观念中,我们总是倾向于将“超人”定义为男性,而张爱玲则将这种具有男性气概的英雄形象扩展到整个人类,这其中自然包括了女性。张爱玲在《谈女人》中曾说过,“‘超人’这名词,自经尼采提出,常常有人引用……说也奇怪,我们想象中的超人永远是个男人。为什么呢?大约是因为超人的文明是较我们的文明更进一步的造就,而我们的文明是男子的文明……在任何文化阶段中,女人还是女人”[5]。作为一名女性译者,这些无一不体现了她较强烈的性别意识,展现了其女性主义思想。
2.2增补
女性译者经常会采用增补的策略对原文本进行干预,以弥补原文在性别表达方面的不足,同时将自己的性别立场置入译文当中,以彰显女性的声音和身份。下面将从词汇和句式两个方面对《老人与海》几个中译本进行例证分析,探讨张爱玲译本中的女性主义意识。2.2.1词汇方面请看下面几个例子:例1.“Thenlivealongtimeandtakecareofyourself.”[6]张译:“那么你活得长长的,好好当心你自己,”老人说。[4]余译:“那么就祝你长寿,自己保重,”老人说。[7]海译:“那么,祝你长命百岁,保重你自己吧,”老头说。[8]吴译:“这么说,祝你长寿,多保重自己吧,”老人说。[9]在上述例子中,张译使用了“长长”和“好好”两个叠词,有一种日常轻松对话的既视感,也非常像一位母亲在和自己孩子对话时使用的那种孩童语言,两个叠词的使用体现出老人和孩子之间那种超越了血缘关系的亲密之情,同时也精妙地传达出老人对孙辈的关爱,体现了张爱玲女性主义在作品中的流露。反观三位男性译者,则分别使用了“长寿”“长命百岁”“长寿”,在对原文的意思传达上并无差错,但显得过于正式,语气略显生硬,在传达老人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方面,则不如张译那样自然。此外,张爱玲在译文中多次使用叠词,达200余次,例如:轻轻、硬硬、揉揉、闪闪等,此处不一一赘述。例2.Thebrownblotches张译:棕色的肿起的一块块海译:褐色的疙瘩吴译:褐斑例3.Benevolentskincancer张译:一种无害的瘤海译:肉瘤吴译:良性皮肤病变通过对例2和例3进行分析,发现在例2中,张译采用了叠词“一块块”,较之海译和吴译的“疙瘩”和“褐斑”,更能引起读者心理上的舒适感。例3中,海译的“肉瘤”容易引起读者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感,而吴译的“良性皮肤病变”又显得过于正式、客观。相比之下,张译的“一种无害的瘤”既传达了原作的意思,又不会引起读者的不适,不失为一种好的处理方法。例4.“Imustgivehimsomethingmorethanthebellymeatthen.Heisverythoughtfulforus.”[6]张译:那我除了肚肉一定还要多给他一点。他对我们非常体贴。[4]海译:那么我要送他比鱼肚子上的肉更好的东西。他对我们真关心。[8]吴译:这样的话,我该在鱼肚子肉以外,再送他一些东西。他对我们真关心。[9]例4中,在对“thoughtful”一词的处理上,张译为了颇具女性色彩的“体贴”,而海和吴均处理为“关心”。此处,张爱玲将自己的女性身份融入了译文中,“这种女性化的遣词也不经意地表现出老人柔和温情的一面。”[10]根据以上4例,可以看出,女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善于使用叠词以及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词,在处理文本时也体现出了女性心思细腻的一面,容易使读者产生美的感受。2.2.2句式方面试看下面这个例子:例1.Justsmellthem,Aren’ttheylovely?[6]张译:你闻闻看。这沙丁鱼可爱不可爱?[4]海译:闻一闻它们看。那些小鱼儿不是很美吗?[8]吴译:闻闻这些鱼饵。它们不是挺鲜美的吗?[9]上述例子中,张译将“Aren’ttheylovely?”处理成了反义疑问句“这沙丁鱼可爱不可爱?”非常像一位母亲逗弄自己小孩的样子。而海观采取了直译,吴劳则选取了其引申义。相较之下,张爱玲的处理方式更委婉,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不仅彰显了老汉的铁骨柔情,同时也是张爱玲女性译者身份的表达。此外,张爱玲译本中还有多处类似的句式,如“好不好”“行不行”“你乐意不乐意”等,此处不再一一展开说明。
2.3劫持
与前两种策略相比,劫持策略最大胆,最激进,对原文的干预也最严重。女性主义译者通过对原文的操控,凸显原文本的女性痕迹。但中国的女性主义译者由于受到特殊的历史、文化以及政治背景的影响,她们通常会采用比较温和、含蓄的翻译策略来凸显女性意识。多数女性译者会采用无标记的词汇来中和原文本中的男性话语。下面举两个例子:例1.Itiswhatamanmustdo.[6]张译:活总是要干的。[4]海译:男子汉就应该这样。[8]吴译:男子汉就该这么干。[9]例2.Andpaindoesnotmattertoaman.[6]张译:疼痛是不碍事的,并不伤人。[4]海译:痛苦在一个男子汉不算一回事。[8]吴译:疼痛对一条汉子来说,算不上什么。[9]以上两个例子是学者们在进行《老人与海》译本中张爱玲的女性意识研究时最经常引用的两个经典例子。两个例子中,两位男性译者均将“man”一词译为了“男子汉”或“汉子”这种具有明显性别意识的词,借以凸显老渔夫的硬汉形象和坚毅果敢的品格。而张爱玲在例1中将其处理为“活”,例2中处理为“人”。无论是例1中的模糊化处理,还是例2中将其扩展为包括男性和女性在内的“人”,无一不凸显出张爱玲试图打破男性垄断的话语权、彰显女性主义的意图。
3结束语
通过以海观、吴劳、余光中等人的译本作为参照,对张爱玲《老人与海》中译本中的女性主义进行了探讨。可以发现,张爱玲在翻译《老人与海》这样一部充满男性荷尔蒙气息及男性话语权的著作时,采用了女性主义翻译策略来凸显女性的“在场”,彰显女性意识。但与西方激进的女性翻译不同的是,张爱玲采用温和的增补策略来补偿原文和译文在社会及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与几位男性译者相比,张爱玲为读者呈现了一位拥有侠骨柔情的硬汉形象,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可以说,张译本不失为一个好译本。
参考文献:
[1]葛校琴.女性主义翻译之本质[J].外语研究,2003(6):35-38.
[2]Flotow,Luise.TranslationandGender[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5.
[3]陈吉荣,张小朋.论张爱玲女性主义翻译诗学的本土化策略[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30(6):50-56.
[4][美]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M].王仁才,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
[5]张爱玲著,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6]ErnestHemingway.THEOLDMANANDTHESEA[M].Bei⁃jing:BeijingKnowledgepublishingfirm,2019.
[7]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M].余光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8]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9]海明威(ErnestHemingway).老人与海[M].吴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10]张韬.张爱玲译《老人与海》的特色研究——以海观、吴劳译本为参照[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作者:韩明珠 史耕山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返回思想政治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