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思想政治论文

中国哲学培养方案(中国哲学史学史)

2022-11-23  本文已影响 687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牟宗三指出,西方哲学是智的系统,关注的是知识,体现了科学精神,成就了科学;中国哲学是仁的系统,关注的是生命、人格,体现的是人文精神,成就的是哲学。笔者在中国哲学史的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对人生方向、人生意义的思考和阐发,是中国哲学最精彩的领域;对个人理想人格的塑造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是中国哲学最主要的功能。从培养和谐人格的角度来解读中国哲学史,可以发现,中国哲学史对于培养大学生认知、情感与理性协调统一,身心的和谐;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实现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和谐;恰当处理天人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都能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一、塑造和谐人格的逻辑前提——转识成智

  

  价值观是决定大学生行为选择的前提。当前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实用主义、拜金主义倾向严重,这是导致学生行为浮躁、精神空虚的主要原因。中国哲学的精髓就在于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儒释道三家讲的“智”,主要是对社会人生和道德本体的体认,很少是以自然界为对象的知性和理性。

  

  儒家讲的“智”,主要是指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孔子主张“知者利仁”(《论语•里仁》)。他讲“知”,多是指“知人”“知言”“知礼”“知命”。樊迟两次问“知”,孔子一次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另一次说:“知人。”(《论语•颜渊》)孟子明确指出:“是非之心,智也”,“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盂子•告子上》)这就是说,“智”就是对于是非善恶的辨别力,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人们在世俗生活中日渐丧失的仁心善性。道家区分为道与为学,提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四十八章》);认为在实用性的属于“学”范畴的知识之外,还有更根本的、决定人生方向与价值的属于“道”范畴的知识。佛家讲转识成智,认为人们对现象世界的感性认识都是“识”的范畴,这些都是随因缘和合而生灭的、虚假不实的认识,是俗谛。只有通过超越感性认识的般若之知,也就是“智”,认识到法界的空性,才是真谙。惠能指出:“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坛经•因缘品第七》)这就是说,普通世人沉溺在对世俗世界的贪恋中,自开众生知见;而一个觉悟者就是能开佛知见,洞见宇宙人生真相的人。一个人是处于众生的层次还是处于佛的层次,仅仅取决于自身能否由迷入悟,转识成智。^

  

  儒释道三家的这一洞见,为每一个渴望实现自我的人指明了方向。

  

  二、个人自身的和谐——欲性、知性、灵性的统一

  

  中国哲学大体上把人性分为欲性、知性、灵性三个层面,其中欲性大致相当于(并非完全等同)西方哲学的感性,知性大致(并非完全等同)相当于西方哲学的知性和理性,中国哲学最特殊的是在欲性和知性之上还有一个特殊的层面灵性,这在儒家被称为仁性,在道家被称为虚静之心,在佛家被称为佛性,究其实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情感本体、价值本体。

  

  孔子的一贯之道就是忠恕之道,也就是仁道。鲁哀公问孔子学生中哪个好学,孔子答道:“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孔子认为颜渊好学的内容就是事当怒则怒,事情过后丝毫不迁延;有了错误马上改,一刻也不犹豫。可见,仁道的核心是理性化的情感,简单说

  

  就是一种好性情。孟子P明确提出修养身心的原则和方法是“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公孙丑上》),也就是要用仁性统率欲望。老子看到放纵欲望会伤害自身,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十二章》)他提出修养的原则是“致虚极,守静笃”。虚是去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成见;静是不为物欲感情所扰动。虚静是道家工夫的总持。可以说,儒家和道家的核心就是以仁性、虚静之心来统率、转化生命中的欲性和知性,以减少物质欲望,实现心理健康。

  

  三、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一重义轻利

  

  当前大学生群体中个人主义、道德虚无主义比较盛行。有些学生为了考试过关或者拿奖学金等利益而考试作弊,被发现了也不以为耻。

  

  儒道佛三家都是主张重义轻利的。老子认为个人要舍弃私利而兴天下之大利,佛家讲要破除贪、嗔、痴三毒以发现自身的清净佛性,都是提倡重义轻利的。儒家认为,如何处理好义与利、道德与利益的关系是人格修养的头等大事。孔子主张“成人”,也就是成就人格的首要标准是要“见利思义”。子夏为苣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孟子明确主张要先义后利。《孟子》一书的开头,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当头棒喝道:“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接着论证了先利后义会导致臣弑其君的后果。《礼记•大学》反复指出:“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国家如此,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董仲舒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许多人认为这是排斥一切功利,表现了儒学的迂腐性。其实规范行为的标准要么是义、要么是利,两者必居其一,既然以利为标准最终会受其害,我们就只能选择以义为标准。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121儒家主张重义轻利,其实质并非空谈道德而不要利益,而是指出人应当在义的指导下去求利,不能为了谋求个人小利而置大义于不顾。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提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义忘利为耻”,所谓“诚实守信”,就是重义轻利,这与儒家的义利观是一脉相承的。

  

  四、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

  

  生态危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根本的危机之一。大学生作为先进文化的体现者,树立与自然和谐共居的理念,也是构建和谐人格的主要内容。中国的儒道佛三家都讲“天人合一”,这里的“天”的含义有两层:自然界和道德法则;“人”是指有觉解的个人;所谓“合一”是说有别而统一。所谓“天人合一”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二是指人的道德行为与作为道德发生根据的“天”的儒家的天人关系问题是以“性与天道”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是对天人关系的经典概括。宋、明理学家们发挥这一观念以建立各自的心性形上学。他们的共识是:“生生之谓易”,天以生为基本原则,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此生道生理就是人的仁心仁性,从而使个人的仁心仁性具有了超越个人生死并与天道、天理同在的绝对性、普遍性和本体宇宙论的意义。可以说,儒家的天人合一主要指的是道德意义上的天人合一,不过这种天人合一又是以自然意义上的天人合一为前提的。比如,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这里讲的是仁爱之心的扩充,其中也包含着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保护的观念。道家提倡的主要是自然性的天人合一。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里的“自然”是指宇宙过程中没有人力介人状态下的自然事物的运行方式,也就是“道”“天道自然”。老子认为,“道”与“德”对于万物的重要意义使得它们自然地、同时也是必然地获得尊崇的地位,进而言之,人类的行为也要依道而行,让万物自然而然地运行发展。庄子可以说是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视“自然之天”的哲学家,荀子就认为他是“蔽于天而不知人”。庄子的天人合一主要是人的精神与自然界的合一,不过这里的自然界不仅是一个客观世界,它主要是一个审美观下生成的美的世界。禅宗讲“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也是这个意思。

  

  五、和谐人格的培养途径——知行合一


中国哲学史上的儒道佛三家都是一种实践的哲学,都是讲究知行合一的。其原由很简单,若非身体力行的话,再高妙玄虚,也无益于人格的养成。

  

  现代人在追求名利、满足欲望的泥潭里正越陷越深。中国哲学史中儒道佛三家的智慧犹如炎炎夏日下的一片绿荫、一潭清水,可以满足人们心灵的需求。所以,中国哲学史教学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帮助学生反省自己的生活,审视自己的灵魂,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从而让学生找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达成知德与行德的协调统一,构建和谐人格。


(作者:许昌学院法政学院讲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哲学教学及研究 河南许昌46100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思想政治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宋明理学对中国哲学的启示是什么(关于宋明理学的论述)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