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思想政治论文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哲学基础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哲学基础是什么)

2022-11-23  本文已影响 204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过程中,高校应成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主阵地。本文以哲学的角度为切入点,阐述了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的本源及马克思生态文明理论,提出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必须超越主客二分哲学的束缚,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

关键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哲学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对生态文明的要求,要把生态建设提升到文明的高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也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总态势是:我国是资源总量大国,但人均资源短缺,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生态恶化范围不断扩大,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以上问题有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加强高等学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来解决。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转型的阶段。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式,是人类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尊重及维护生态为主旨,以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
   在当前国内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现状方面,王康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中曾经指出:虽然我国的环境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起步了,但是一直就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其中的原因是,社会对大学的生态文明教育至今没有提出明确要求,没有把环境保护作为21世纪大学生必备素质列入培养目标,这是主要原因。所以,目前在高校推出面向各科类、各层次的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力度显得尤为迫切。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的本源
   我国传统文化中包括了诸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其中儒家和道家思想它们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两者在对待自然的态度方面既有一致性,又各有特点。
   1、道家思想中的自然价值观
   第一,庄子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有依照自己本性生存的权利,它与人一样,任何人都无权干涉和践踏,人只是大自然有机体中的一员,并不是主宰天地万物的主人。庄子在《庄子·秋水》中说:“人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道家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应当遵循自然之道,而不是以满足人类私利,任意破坏自然界的原生态。
   第二,老子觉得人的本性是无欲无求的,但随着人的智力和欲望逐渐增加,人们慢慢丧失了他们原来纯真的自然本性,接着出现了社会上的一切丑恶现象。因此庄子主张:“洗心去欲”,道家主张“去欲”,他们觉得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状态;老子也曾经说过:“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2、儒家思想的生态观
   儒家思想中包含的生态思想主要体现在 “天地合一”、 “取物以顺时”、 “仁爱万物”等主张中。
   第一,“天地合一”的思想明确提出了人与天地万物之间是统一的。孟子认为天是“莫之为而为”的客观必然性,他认为天地是万物的源泉,是万物的养育者,他的思想肯定了人与自然各自独立的存在价值。孔子也论述了人与天的关系是“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儒家认为天地是生生不息地创造万物的过程,万物由“和”而生,我们必须遵从“和合”哲学,才能使世界万物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生命整体。
   第二,儒家最重要的思想是“仁”,不仅体现在“爱人”,还进一步把“仁”的思想扩展到自然界,“仁爱万物”触发了人类对自然界万物的关怀。
   《周易》把“生生”作为人之“大德”,“天地之大德曰生”。 孟子则依照动植物按“时”的变化而生长的规律发表观点:“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孔子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主张要注重动物的永续利用。荀子则更加系统地阐述了依“时”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
   三、马克思生态文明理论
   近代哲学主客二分的机械论自然观,它一方面揭开了笼罩于自然之上的迷雾,另外,它也导致了事实与价值的对立,科学与道德的疏离。它认为运动是这样一种机械移动,它因外部作用而引起物体在空间上的运动,其否认事物是由内部质变、发展的飞跃性以及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论它从本体论的角度揭示了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它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互利互惠的统一体。马克思指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恩格斯也提出:“这种事情发生的愈多,人们愈会重新地不仅感觉到,而且也会意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与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马克思主义指出自然界是一切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自然与人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是反映与被反映的统一。
   四、结语
   生态文明观的提出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追求,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重大进步,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伟大的建设性构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于晓霞,孙伟平.生态文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6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思想政治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系五行(五行属于什么哲学观点)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