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化论文

新时期辨风正俗与民俗文化研究

2021-11-12  本文已影响 255人 

  【提要】民俗文化是民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积累并不断传承、延续的风俗习惯,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2021年,中国进入“十四五”发展新时期,中国不仅面临着国内与国际形势剧烈变动,同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在坚守民俗文化原真的前提下,明晰民俗文化传承的两面性,辨风正俗,端正导向,发挥民俗文化的作用,提高人民精神凝聚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推进。

  【关键词】辨风正俗;民俗文化;十四五时期

  一、民俗文化传承的两面性

  民俗文化是在人类历史出现时,伴随着人类劳动的演变,随之形成的文化活动与生活习惯,早在文字出现前,人类便通过壁画的形式,保留了部分民俗文化传承的证明,包括日常生活、节日庆典、祭祀祷告、表演艺术等。文字被创造后,传承民俗文化的载体被进一步丰富。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被不断融入到生活习惯之中,并在日常劳动中产生出新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传承至今,早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难以割舍。但是,民俗文化本身具有两面性,一是规范道德风尚,稳定社会秩序的正面作用,二是民俗文化发展中存在的商品化、庸俗化及少数民族民俗汉化等,使得民俗文化本身被不断消耗;与民俗相关的社会问题仍存在,如封建迷信活动,对现代化发展有不利影响。

  (一)民俗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

  中华民族绵延至今,在不断的融合、创造、改变之下,呈现出多民族、多方面、多维度的繁荣景象,这些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在千年来滋养着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更是创造了中华文化独有的精神支柱,带领中华儿女不断战胜困难,在一次次的磨难中愈发光彩夺目。民俗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中华特色的一笔色彩,已经内化为各地区人民的一种文化标志。日常生活中有各种组织主导的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及家庭的认同,葬礼时也需要一定的仪式,如藏族的“天葬”“火葬”“水葬”,以此帮助去世的人与家人、朋友告别;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中,民俗也在影响着生活,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着家族民俗文化,在空间上,它往往可以从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散布——过年时见面问好,小辈向长辈拜年问候便是如此。民俗文化是根植于基层社会中的最“朴实”的文化,它融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对人民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也展现了最基层人民的生活状态,精神形态,相似的民族文化带来的民族认同感是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力的来源之一。当前的大部分民俗文化都是具有引导人们积极向上、不忘初心、感恩知礼、敬畏自然等积极作用,其中礼教文化的部分对于社会民众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软性规束作用,潜移默化民众向积极奋斗的方向前进。

  (二)民俗文化传承中被“消耗”

  民俗文化的传承并不都是正向的,多民族融合的背景下,民俗文化的传承也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民俗文化中带有一定的封建、落后文化,在一些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仍有生病后将希望寄予神婆、灵媒等,将自身机遇发展归结于算命先生的批语,将“传宗接代”且一定要生出男孩子为女性本职工作等落后思想,这种落后民俗文化的传承无疑是对社会发展起阻滞作用的。民俗文化在传承中不断被融合、改变,这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趋势愈发明显。中国商品经济发展致使民俗文化成为拉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一大助力,但这过程中,民俗文化被不断“消耗”。以云南省民俗文化发展为例,云南省少数民族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在长期发展中,民族节日文化崩坏,为迎合游客,打破在特定时间举行节日庆典与表演的特性,随时随地搬上舞台。手工制品业在大众审美的裹挟下失去其人文气息与艺术价值,商品化、庸俗化的工业制品代替原本的民俗文化制品。在多民族文化交流中,汉族文化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少数民族建筑、服饰、饮食等,在现代化的推动下组件消失,失去其原有特色,被更“时髦”的新型产品取代。

  二、辨风正俗

  从古至今,一些民俗因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消失,但也有一些民俗与时俱进,几经变化改进后广为流传。尽管民俗文化是具有多样性的文化模式,但其顽强的承接性与一定的守成性是民俗文化发展存在一定问题的根本原因。《汉书·艺文志》中记载:“观风俗,知得失”,正是说要在明晰社会风俗导向,分辨民俗文化中的优美与低劣,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移风易俗,推动民俗文化向前发展。辨风正俗,是社会发展、文化发展,乃至个人发展的需要。首先,在民俗文化两面性的背景下,民俗文化中的落后风俗对现代化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以重男轻女的风俗习惯为例,这种风俗来源于传统观念中对于女性地位的打压与男性地位的太高,在封建社会中,父权是家庭中的绝对主导,重视男性的权利和利益,而把女性定性为男性的附属,并限制她们发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和人身自由。中国上古的卜辞里就视生男为嘉,生女为不嘉。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女性权力的解放十分重视,女性力量被社会认可,但在偏远地区及某些落后思想根深蒂固的家庭之中,重男轻女的风俗仍在迫害着女性,堕女胎,溺死女婴、虐待女性的事例频发,这不仅是对现代人权的践踏,更导致中国生育率下降,生育缺口加大,性别对立加深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因此对于社会发展,辨风正俗是迫在眉睫的。其次,民俗文化的发展需要辨风正俗。在今天看来,那些粗俗、落后民俗的消失不会让人惋惜,但是看到一些健康的民俗,特别是优良精致的民俗文化面临没落境地时,就不能不使人感到痛惜与无奈。落后的民俗文化会侵蚀优秀的民俗文化,将其转变为落后的民俗文化,反之亦然。以婚丧文化为例,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婚俗文化中,有些保留着近亲通婚的习俗,“有女先问舅”等俗语在某些地区依然通用。另外,有的民族习惯早婚,这与边远地区生存环境恶劣,人均寿命较低有关,但在现今社会这种生活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后,仍有十五六岁定亲,先生子后登记结婚的现象存在,且难以控制,这与提倡晚婚晚育,婚姻自由的现代婚俗文化相反。傣族、哈尼族、白族等少数民族至今仍有在节庆日食用生肉的风俗,在疫情常态化的今天,无疑对个人与群体的安全造成一定威胁。这些落后的民俗文化的存在,会阻碍先进文化的传播,在这些群体中消耗现代文明。最后,追求全面发展的个人需要树立辨风正俗的意识。几十年来,中国先后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建设小康社会等巨大变革,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人民的思想也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与国际思想接轨,思想变革明显。多元化的思想活跃,浮躁的社会风气愈发明显。2019年末,中国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由于疫情严重,武汉封锁,各省先后进入一级警戒状态。党和国家积极组织群众,进行抗击疫情行动,但仍有部分思想软弱的民众将希望寄托于鬼神之上,邪教信众蠢蠢欲动,传播、夸大负面消息,鼓动群众进行盲目的自救活动,这对于疫情治理造成很大困难。不信谣,不传谣,是作为社会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辨风正俗不是国家与社会提倡的简单口号,更应该落实到每一个公民的心中,相信科学,相信马列主义,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辨风正俗,在思想上武装自己。

  三、新时期下的民俗文化传承

  同志强调新时期:“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之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趋势是不可逆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优秀文化的支撑,新时期民俗文化的传承需要在坚持本真性的前提下,坚持辨风正俗,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灵活运用现代化技术;坚持人才为本,构建完善的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机制。

  (一)辨风正俗,把握正确导向

  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复兴在精神层面就要抛弃过时思想,扬弃中华传统文化中封建残余部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环境下积极接触国外文化,知悉国际局势变动,国内国外紧密结合,警惕国外消极文化传播。风俗的本质是人民精神,用社会主义和子女价值观来引领民俗文化传承,既是坚守了中华文化立场,展现中华审美文化、审美追求,又是向民众弘扬正向价值观,内教外化,提升民族凝聚力。

  (二)创新传承模式,灵活运用现代化技术

  现代技术发展创新了民俗文化传承的模式。以往口口相传的文化传播模式很容易“三人成虎”,原有意义被改变,造成误解与片面理解,在大数据的支撑下,信息整合能最大程度还原民俗文化的本真。且有些民俗文化保存不易,尤其是艺术表演容易受到场地与环境限制,通过新媒体技术,能再现表演场景,留下相应影像资料。传媒技术的发展能使得民俗文化传播范围更广,通过微博等手机APP等平台进行文化传承。

  (三)人才为本,完善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机制

  民俗文化的传承在民间长期以来就是依赖师徒、家庭、姻亲等关系的,人才是民俗文化传承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这种传承模式很容易导致失传的问题,新时期的民俗文化传承应与学校、社会组织结合,培养具有民俗特长的人才,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地方政府建立行之有效的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机制,构建良好的管理环境与氛围,强调发展中的有效传承。2021年,中国进入“十四五”发展规划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关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要全面总结“十三五”发展经验,准确观察国情,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分清新特点、新要求,紧握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相信群众的力量,广泛听取民声、民意,充分凝聚人民智慧,进一步把加强顶层设计与坚持向人民提问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制定“十四五”规划,顺应人民愿望,满足人民期待。在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要不断推动民俗文化改革出新,辨风正俗,以积极向上的文化导向凝聚国家的强大力量,凝聚民族精神,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

  参考文献

  曲彦斌2004《论“民俗问题”与“辨风正俗”》,《民俗研究》第2期。

  董丽娟2012《论民俗语汇与辨风正俗》,《教育文化论坛》第6期。

  王铮2018《好互联网传承民俗文化》,《人民论坛》第5期。

  安静2018《民俗文化的道德意蕴》,《人民论坛》第7期。

  桂胜、腾跃2019《乡村振兴视野下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承模式》,《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杜耀中2019《乡村民俗文化传承的路径探析》,《人民论坛》第31期。

  作者:朱俊洁

返回文化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受众性上一篇: 传统文化中学物理教学融入策略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