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4-0026-02
“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在《论语》中仅“仁”一个字就出现百次,从数量上而言就可见其重要性;从内容上看,孔子更是对“仁”做出了相当丰富的阐释。也正是基于这点,孔子所讲的“仁”不仅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包含有静态概念在内的动态意向性的人的生命历程,就是使人能够从潜能走向实现,再抵达完美。本文试图从“人之性”、“人之道”以及“人之成”三个方面入手,以《论语》为中心,说明孔子的仁学思想。
一、人之性
在中国传统哲学之中关于人性的探讨主要有三种观点,即孟子的人性善说、荀子的人性恶说和子的人性无善恶说。无论这三种观点如何其最终的指向却是一致的,也就是人性应该向“善”的一面发展,使得“善”得到高扬并始终保持这一“善”性。在《论语》中,孔子虽未对人性问题进行明确的阐释,但他的最终归宿仍然是指向“善”的。
1.人之初,孝为本
“人之初,性本善”,而人性善的根基则首先在于孝。《论语·学而》中“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孝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先能事父兄,然后仁道可大成。”儒家的仁爱原则总是以血缘关系为出发点而后推之於众。因此,孝悌也必然从父母兄弟出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作为一个子女应该拥有的孝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对于父母的年龄作为子女一方面应该感到高兴,是因为父母长寿。另一方面又感到忧虑,是因为父母年龄越大离死亡也就越近。“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孝悌是人的本性所具有的,也是人作为人应该具有的品德。同时,也只有以孝悌为出发点,仁爱原则才能得到更好地扩充。《吕氏春秋·孝行》篇说,“务本莫贵于孝……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为孝也。故论人必先以所亲,而后及所疏;必先所重,而后及所轻。”可见,孝是作为一个人的根基所存在的,更是仁道得到弘扬的起始。
2.立于诚,至于仁
在价值评价体系之中,真、善、美是重要的价值评价标准。真作为善的前提条件,其实现的前提更是需要“诚”的支持。如果“诚能志於仁,则其余终无恶”。诚作为实现仁道的重要条件之一,以诚相交更是孔子言论当中应有的含义。
“诚”作为每一个个体应有的品德,是人立足于社会的重要因素。“仁”从其字面意义而言“仁”内在的包含着是两个人的关系。在处理这两个人的关系当中,“诚”便是其前提,如没有诚作为其前提那么两个人的关系也就建立在一种空无的基础上,更无法做到“仁”。“观过,斯知仁矣”,之所以能够从他人的过错当中看到“仁”之所在,是因为“仁者以恻隐为诚”。因此,在孔子的言论中,人只有立足于诚,从心而走,仁爱才能得到实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内容相当丰富,孔子以“仁”为基础所提出的“孝”、“诚”等思想作为人性的基本组成部分,不仅为后期各家学说探讨人性问题奠定了基础,更为弘扬仁道思想开了方便之门,使得实现仁爱有了内在的道德依据。但在中国哲学的发展之中,无论是人性善、人性恶或人性无善无恶,人之性总是“向善”的,如何“择善”而从也内在的包含在孔子所讲的“仁”之中。
二、人之道
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和终极价值都落实在“仁”上,“仁”是孔子学说体系之中最高的道。“道”是“儒家君子所向往与追求的理想目标,或者,道只是仁的换一种说法……在思想本质上,道、仁一体不二,道即是仁,仁即是道,而不是仁外有道,道外有仁。”[1]320这种“道”落实到人的生命历程之中便是要人择善而从,以彰显仁道。
1.忠恕之道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忠”、“恕”作为孔子全部思想的重要内容,不仅起着核心作用,更起着贯穿引领作用。“忠恕之道”更是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所必不可少的原则。“忠者,中也”,忠首先是忠于己,也就是不能自欺欺人,尽己之性,然后才能尽人之性,进而能进物之性。《说文解字》解释“恕”为“仁”,有人也将“恕”解释为“以己量人谓之恕”,即做人处世首先应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考虑,以心换心,以诚换诚,从而使得人们之间的距离能够得到缩小,打破血缘关系的限制,将仁爱思想推之於众。从古至今,圣贤的至德要道都不外乎忠恕二字。如果能够将忠恕落实到人的生命历程当中,便是仁圣,因此孔子也讲“忠恕违道不远也”。孔子也曾明确地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但无论是“忠”道还是“恕”道对于每个人而言都应使忠、恕、我能够合为一体,达到圆融自得而使人性善的一面得到彰显,择善而从。
2.安贫乐道
在中国传统儒家哲学之中,对于义利的关系一直争论不休。总体而言儒家对于义利的态度是重义轻利的。但利益终究是人们不可回避的,孔子的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但孔子并不反对利,他希望通过弘扬道义而使人们能够获得符合道义的利益。“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刘宝楠在注解关于君子对于利的态度时说道:“君子明於义利,当趋而趋,当避而避。其趋者,利也,即义也;其避者,不利也,即不义也……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系马千驷弗视也,虽有似於利而避之,则以不合乎义,即为不利也。”之所以能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是因为颜回能够安贫乐道,沉浸在寻求道义的乐趣之中。孔子所宣扬的仁道是一种发自于内心而又外化于现实当中与人们的生活精密联系在一起的纯粹道德本体世界。对于处于礼坏乐崩的时代而言孔子所建立的这一道德世界无疑没有实现的现实基础,但对于教化人心仍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3.博学笃志之道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首先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创立了私人教学模式,他以“有教无类”的教学方法使广大平民有了接受教育的权利。在《论语》中学习也自然被列在首位,开篇“学而时习之”点明了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孔子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是因为孔子深知在学习中深藏着仁道。“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2](《论语·子夏》)要有广博的学识立志于求道,对于自己学过的知识还没有领悟的要不耻下问,还要经常思考自己力所能及之事以便更好地践行仁道。博学笃志之中内在的包含着仁道,这是经过长期的学习积累将仁道思想内化于人心之中,从而能够做到为人处世以诚相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若能将学习贯穿与一生之中,则仁道自然也在其中。
在孔子74年的生命历程之中,无论是短暂的政治生涯还是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他都将求仁之道作为毕生最高的追求。“人之道”就是“为仁”之方,也是孔子时时刻刻告诉门人的最高的道。尽管这种“道”在现实生活之中很少见,但是通过“为仁”之方毕竟能够接近,正如孔子所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孔子正是通过这种修行方式使得自身成为圣人,更为民族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人之成
“仁”在孔子的预设之中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本体,但人的生命毕竟又是有限的。人的生命的有限性与道德追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得“仁”又必须有一个较低的标准以便人们能够做到,这一标准就是止于至善,即完成人的使命或实现人的意义。
1.至于仁,无恶矣
仁人在孔子的心目中是仅次于圣人的,在孔门弟子中也很少有人能够堪称仁者,唯有颜回孔夫子称“贤哉,回也”。如果能够成为一个仁者,便能以理性的态度处理人事。孔子曾经说:“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常人处事常以情处之,多出于自己的爱憎之见,对于他人的善或不善不能顺理而论,因此不能好人恶人。仁人首先以明辨慎思的态度对某件事某个人做出整体的评价,也就时刻能够以客观、理性的态度辨别人事,不断地接近仁者的标准而达到仁人。
2.“为仁由己”
“学而优则仕”,这几乎是每一位儒者所追求的。孔子周游列国的目的也在于宣扬自己的学说希望能够被当政者所采纳,使人们重新回到周代的盛世。因此,为实现这一目的,孔子试图抓住每一次可能的机会。“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阳货虽为乱臣得势而居,但其似有为仁之心,作为圣人的孔子依旧想借此机会推广自己的为政思想,教化民众。后也有“佛召,子欲往”的故事,子路不懂孔子之心而问,岂不知“为仁由己”,孔子希望的是能够现实,使人们止于至善。
当然,也并不是要完全进入仕途才能实现仁道。“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里仁》)为政的目的不过在于使得人伦之理明确,孝悌之义昌明,这样为政与不为政都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孔子的目的在于使人们都能够有一颗至善之心,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及其意义。
在儒家看来,仁被设定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可以看作最后的道德归宿。而“‘仁’不仅是社会的道德规范,更是天赋的、终极性的,又是人的道德理性……而在现实的层面,其所凸显出来的是人的道德主体性与自律性原则。”[3]孔子所宣传的仁道要得到推广,必须使得主体的自律性得到提升,使每一个社会个体能够承担起自身应尽的义务与责任而彰显出人生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刘宝楠.论语正义[M].高流水,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
[2]余治平.《论语》中的仁之为道[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
[3]郭齐勇,丁为祥.儒家伦理的特殊性与普遍性[N].长江日报,2005-03-03.
本文由第一论文 网选自《学理论·中》2014年第5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文教卫生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