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学教育有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作能力、引导学生体验审美愉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的作用。审美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化的文学作品朗读、思想性的文学经典研读、示范性的教师文学修养都是实现中职文学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究文学教育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意义与途径,可以推进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文学教育;意义与途径;语文教育
2020年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对该课程的性质做出了明确规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还在课程模块中设置了中外文学作品选读、古代诗文选读等专题,在课程目标中也提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运用联想和想象,欣赏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初步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的要求,这表明中职文学教育已成为语文课程中不可抽离的一部分。文学教育能完成对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持续升华,一定程度上承载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中职学校对于文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够深刻,导致中职文学教育一度步履维艰。中职学校应将文学教育养分蕴含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并整合课内课外的文学教育资源,摸索出适合中职学生的有效学习方式。
一、中等职业学校文学教育的内涵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形象地反映外部客观事实,且表现作家独特心灵世界。文学包括童话、寓言、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多种体裁,这些都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1]文学属于人文学科类别,它包含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并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文学也是一种能够用语言文字去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因而还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广义上的文学教育,泛指人们在从事文学阅读活动中所受到的教育;狭义的文学教育,是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或作品中的文学要素,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丰富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2]文学教育是语文学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没有文学教育的语文教育是枯燥、没有活力的;而离开了语文教育这一阵地,文学教育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3]以下具体析中等职业学校文学教育的意义。
二、中等职业学校文学教育的意义
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不同,自然科学强调的是“是什么”的客观陈述,而人文学科则注重于“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内涵,二者没有明显的可比性,每一学科领域都有其各自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能把文学教育纯粹当成认识与实践的工具,它无法快速产生经济社会效益,但它却是为人的一生打底子的。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更多关注的是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学习,很少关注到学生作为一个完整且独特的人在文化和情感方面的熏陶。文学教育以其优美的文字、丰盈的情感、鲜明的人物特征、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浓厚的人文关怀来震撼人和感染人,这将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4]1.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作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中职学校学生必备的基本文化素质,要让学生懂得巧妙运用语言艺术,语言表达准确、规范、得体,而文学教育无疑是学习语言表达的最佳途径。中国有句古话“诗无达诂”,思维方式和情感经历的不同,会使每个个体对同一文学作品的解读有差异,而这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阅读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可以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独立思考与创作的能力。文学可使人的生命意义得到延伸,在文学这个浩瀚无边的世界里,人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抒发内心的情感,运用文学手段虚构故事,独立创作,拥有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不论其创作是否符合标准,只要能针对某些文学作品或现象进行独立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就是难能可贵的。2.引导学生体验审美愉悦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5]其中的“诗”不仅被提升到哲学的层次,更蕴含着文学审美意义。文学所创造的艺术美来自它本身所蕴含的审美愉悦功能,而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是自然美与社会美的集中和升华,通过描写把美的构想以一种具体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让读者阅读品味。《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的学科核心素养就包含着审美发现与鉴赏:“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发现美,提升审美境界,在生活、工作情境中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表现美,创造美。”而实现这一教学目的的有效手段就是文学教育。法国作家雨果说,现实中的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种不同要素的对比形式:美就在丑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语文课程中的文学教育正是通过学习一系列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佳作,引导学生去体会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矛盾,从而产生或高尚或卑贱、或美好或丑恶的感受,达到去丑向美、去恶求善的精神转向。3.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一切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认识自我为核心的,而文学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从某种意义来说,文学就是一面镜子,不仅是作家用来投射现实生活的艺术,更是让人读懂人性、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早已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这些学生又大多是在中考中被各类学校淘汰下来的,导致其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在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当中,鲜明的主体意识会把作者追求自我、渴望解放的心理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如李白《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些文学作品表现出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职生迈向成功的动力源泉,这是文学教育给予我们最珍贵的馈赠,是一种精神上的财富。对于中职生来说,文学可以指引着他们遵循自己的内心,认识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使其重塑自信,照亮未来的人生道路。4.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尝试着用语言来构建一个现实世界的桥梁以表达人们内心深处对于人性的思考和体悟。总体而言,文学的最终指向还是建立在真善美三位一体的理想人性之上的,因此,文学也能够促使人们不断地优化人性,达到美好的人生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和道德情感是统一的。中职生正处于心智发展尚未成熟的年龄,生活经验不足且缺乏人生阅历,但他们又充满了好奇心,渴望积累更多的人生经验,这就需要文学的启迪和帮助。中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作品都饱含人文情怀,有众多古圣先贤、仁人志士的典范事迹都折射着人文精神的光芒。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人文精神,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促使其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中等职业学校文学教育的路径选择
文学教育有育人意义,是必要的,但是文学教育还有一个可行性的问题,即文学教育的路径选择的问题。以下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析文学教育的实施路径。1.审美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学教育主要体现在语文学科教学上,而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就是课堂教学。文学教育在呼唤审美化的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通过科学、巧妙的设计,达到文学教育的最佳效果。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从语言到神态都能够让学生如沐春风,感受到语文课堂独特的文学审美体验。此外,教师还可以用微笑、点头、抚摸等非语言行为向学生表达情感,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传达文学的魅力。课堂教学也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应尽可能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开放式的课堂,以多种课堂组织形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从而促使学生人格全面发展。2.情境化的文学作品朗读诵读即吟诵、朗读,是经千百年教学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和读书方法,能帮助学生快速投入情境,理解、表现与传达想法,是视觉、听觉、情感与思维的综合运用。它能促使学生在语言音韵的变化中进入角色,沉浸于作品的艺术氛围之中,形成对文学作品内容的深刻领悟。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作用可以通过朗诵的方式来实现。中职学校学生动手能力很强,但对于理论知识缺乏耐心,也很难静下心来阅读文学作品,因此朗读成为一个好方法。诵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如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跟着朗读或轻声默读,或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和表演。“读”是学生融入文学世界,感悟文学作品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3.思想性的文学经典研读中职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处于自发盲目的状态,尤其是随着现代网络科技和电子产品的发展,读经典的学生屈指可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深入浅出的文学读物,并鼓励学生阅读经典。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他的《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说,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6]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向学生传递读书不是功利的,而是一种快乐的体验的理念,阅读是享受的过程。文学教育本身是一种人文性的教育,是无法用尺度衡量其价值的,当学生的阅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自然而然就会提高,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学教育。4.示范性的教师文学修养教师文学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中职文学教育的质量。中职语文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教学知识,有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懂得利用空闲时间阅读充电。身正为师,德高为范,给学生树立一个优秀的学习榜样也同等重要,教师应认真学习文史知识和文学理论,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师的文学素养包括多元化的文化知识结构、丰富的人生阅历、活跃的想象力、充沛的思想情感、深入的感觉领悟、高雅的文化品位等。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学修养,才能深刻把握文学作品的意蕴,更好地指导中职生进行文学鉴赏。研究表明,学生更欣赏和喜爱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所授的课程充满热情和积极性,乐意学好这门课程。
四、结语
近几年,我国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代社会评判人才的标准已不仅仅是知识渊博,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道德情操。现代职业教育也重点强调了人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然而,文学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却备受冷落,很少有人提及。朱光潜曾说,我深深感觉到职业教育应该有宽大自由(Liberaleducation)做根底。倘若没有多方面的宽大自由教育做根底,则职业教育的流弊,在个人方面,常使生活单调乏味,在社会方面,常使文化浮浅褊狭。[7]而“文学教育”想必就是“宽大自由教育”中的点点星光,引导着学生在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里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徐晓颖.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初探[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2]程水金.“文学是什么”与“什么是文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3):51-73.
[3]陈平原.六说文学教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46.
[4]赵炎秋.文学原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176.
[5]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72.
[6]伊他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59.
[7]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135.
作者:李梦婷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
返回文教卫生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