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存在于渝东南土家文化和当地人生活模式中,是极具艺术和文化特征的不可多得的中国艺术。但随着当前外来文化的冲击,其独有的文化身份正在逐渐被消解、吞噬。艺术教育曾经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民间传统艺术课程的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文章针对此,对我国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考察与分析,对如何构建美育视域下的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课程体系提出一些想法和见解。
关键词:美育;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课程体系;构建
渝东南地区孕育了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美育资源,其民间传统艺术作为新时代美育发展的一部分,对于培育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为此,应深入挖掘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的价值内涵,将优秀的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凝练为当代的美育资源,并将这些美育资源列入教育体系,使整个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教育跃上一个新台阶,开创一个新局面。因此,构建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课程体系,将通过在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中寻找契合点,来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区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
一、美育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我国高校美育是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是为培养学生的精神美和行为美服务的。通过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它能改善学生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它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它能改善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它能激励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创造劳动成果。
二、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课程体系性质及构建过程
美育是构建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课程体系的主干和基础,是教育学生保护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传承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的重要桥梁,更是整个课程体系顺利高效进行下去的动力源泉。美育视域下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要先明确教育的目的与目标,即建立学生自主接受与学习的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课程体系是课程体系建立的首要任务和目标。一般课程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典型倾向表现为两种:理论知识教学和动手操作教学。而厚此薄彼,偏向任何一种孤立地发展是不可取的,应在寻求学生接受传统民间艺术和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民间艺术之间的平衡的同时,采用更开放、更有意义的教学形式,那就是美育教学形式。传统的教育视域下,学生会觉得传统民间艺术课程枯燥无味、难以接受,只能被迫接受。而在美育视域下,学生认识到了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的美,并且接受了这种美,这样才能推动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课程体系的渐进。美育视域下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也是设计的过程,应体现和应用美育的优点。
三、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课程体系内容与构建要求
源,形成规范的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课程教材体系成
为当务之急。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课程教材体系的构建是实施和规范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课程教育教学的前提和保障。首先,审视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规范、统一的指导思想;教材编制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大部分渝东南传统民间艺术书籍内容陈旧,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发展;教材编写意见出现分歧;教师专业水平的差异使得教材编写和使用存在较大的差异。其次,必须建立以美育为主导,多元素教材并存的教材体系。艺术课程教材必须显现出美育的功能,以让学生发现和接受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的美为核心,向多元化教材倾斜。同时教材必须注重渝东南民间艺术的传统性、特色性、历史性、文化性等,并与当下时代审美相融合,增加艺术教育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鉴赏和接受能力。最后,需注重教材的更新与可持续发展。鉴于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特征,教材必须保证更新的速度。教材更新慢,美育视域下的教育方法体系就落后,所以注重教材的更新与可持续发展,是美育视域下课程体系快速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实现美育视域下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课程教学的多元互动化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民间艺术课程教学的多元互动化成为必然趋势。1.铜梁版画的互动教学铜梁版画,是渝东南地区一种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技法融合了当地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技法,体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俗风情,在明清时期更是具有浪漫夸张的艺术效果。作品古朴,艺术价值高。通过采用“民间工匠进课堂”的形式让学生跟随版画大师学习并创作自己的版画,使学生发现版画的美与版画背后的美,这样的互动形式巧妙地使学生在美育视域下接受了这项渝东南传统民间艺术。2.传统雕刻艺术的互动教学渝东南传统雕刻艺术是一项自古流传下来的艺术形式,具有诡谲率真、虚实相生、乐观豁达、形必有意的特点。渝东南土家竹木石雕历经千年风雨,在独特的历史人文背景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也是渝东南土家文化和土家人生活模式的重要构成。通过“民间工匠进课堂”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雕刻大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学习,在注重学生个性差异、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实行多元互动,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从而在美育视域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构建科学发展的美育视域下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艺术教育评价体系通常是单一的评价方式,过分强调对成绩的评估,忽视了发展和个体差异。因此,建立学生对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美的发现、感受、认知程度的评价体系,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审美观、发现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是美育视域下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关键,也是检验教育成果的主要手段。首先,构建科学发展的美育视域下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必须明确教学评价的思想,形成科学发展的评价观。观念制约着行为,所以教学评价的改革首先要进行评价观念的更新变革。评价体系应体现以发现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的美为主体的思想,关注个体的差异发展和需要,体现发展性、科学性的原则,应该用动态、积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艺术教师、艺术课程管理者。同时评价必须符合美育规律,体现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的特点,积极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审美的教育规律,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客观、准确、公正。其次,课程评价体系应提倡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法和手段灵活多样,并强调日常工作的评估,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应进行明确、详细的记录,促使双方加强理解和沟通,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励,更应积极倡导发展性评价理念。美育是一个动态过程,提倡发展性评价,要求教师从发展性的角度看待每一个学生,以学生为中心,重视评价的过程,积极观察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对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的美的态度转变,从而促进课程评价体系的持续发展。
四、结语
美育视域下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最终还是以多样的教育形式为载体,在美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逐步形成健全的民间传统艺术课程体系。美育的广泛性、融通性等,体现了美育在渝东南民间传统艺术课程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充分发挥出了其他形式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勇.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200.
[2]王英钰,李禹.对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J].美术大观,2008(9):165.
[3]经松,陈月容.关于合理构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才智,2020(9):198-199.
作者:陈桦 刘大龙
返回文教卫生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