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信贷论文

疫情对中小银行绿色信贷的影响

2021-06-28  本文已影响 673人 

  一、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1.绿色信贷的概念界定。绿色信贷是金融机构利用金融杠杆来使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优化产业结构,从而达到绿色发展目的的信贷工具。其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商业银行通过信贷优惠来加大对节能环保行业的资金支持,进而提升企业绿色环保观念、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意识;二是商业银行通过信贷惩罚措施来限制“两高一剩”企业的资金注入,进而利用金融杠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多点爆发态势。在急剧扩散的疫情对人民生活和国家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的同时,也揭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共享发展的科学性和重要性。绿色信贷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核心推动力,在我国受到重点关注。我国在2007年7月,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后,陆续推出了《绿色信贷指引》、《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等一系列文件鼓励商业银行将更多资金注入绿色行业,从而促进绿色发展。所以,对于地方中小银行而言,如何在面对疫情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的同时,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成为后疫情时代绿色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关键。本文就疫情对中小银行开展绿色信贷的影响展开讨论,并从四个层面(政策、地方、信息以及产品)来探讨我国中小银行在疫情冲击之下绿色信贷所面临的的挑战及相关对策。达到污染事前治理,而非事后治理的目的。2.文献综述。①中小银行与绿色信贷。近年来在绿色发展背景下,绿色信贷受到了我国的高度重视。绿色信贷不仅给中小银行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为其发展转型指明了方向(董晖,2019)。郑维丹(2019)认为对于中小银行开展绿色信贷,应抓住符合区域经济特点的重点产业和发展方向,促使地方银行的发挥其核心优势,同时建立绿色信贷发展路径,明确绿色产品、服务、制度以及架构来引导绿色经济发展,使更多信贷资金转向绿色行业。②疫情与中小银行。目前,学者普遍认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银行造成巨大危机。许振慧等(2020)认为,在遭受疫情冲击后,中小银行面临各项风险大幅上升,并且在特殊时期较容易引发大范围的系统性风险。陆岷峰(2020)认为,在疫情大考下,中小微企业的不良资产比例不断上升,无论是对处于买方市场的中小商业银行,还是对其所定位服务的小微企业都陷入了史无前例的困境之中。综上所述,一方面,我国中小银行在发展绿色信贷过程中本身就面临着机遇及挑战;另一方面,在突发的疫情影响下,中小银行及其客户群体遭受巨大冲击,在面临巨大经济压力的同时又迎来了新的困难。为此,本文重点探讨本次疫情对中小银行绿色信贷的影响以及所造成的挑战。  

  二、疫情对中小银行绿色信贷影响

  国内绿色信贷业务自2006年兴业银行试验以来日益受到重视,据统计,到2019年底,九江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90.02亿元,新增59.99亿元,增幅高达199.77%;2018年11月份,湖州银行公开披露其绿色信贷占比高达35.58%。综上所述,在疫情之前,我国中小银行绿色信贷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并且发展趋势十分良好。但是,疫情的突然袭击无疑对中国经济造成重创,同时也对中小银行信贷业务造成巨大冲击。根据统计局初步核算,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GDP为20.65万亿元,与19年相比,出现6.8%的缩减。何诚颖等(2020)预测,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第一二季度,但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工作日益完善,第三四季度经济情况将有所好转,全年GDP增长速度维持在5%左右。对于中小银行信贷业务而言,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中小银行所定位服务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出现巨大困境,导致作为资金供应方的中小银行不良贷款率急剧上升,并同时对其整体金融业务造成长期、连续的不利影响,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中小银行自身风险。

  三、疫情下中小银行绿色信贷的现实挑战

  1.政策层面。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宏观调控政策以强化金融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地方整体经济压力,但是由于中小银行区域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较为笼统的宏观性经济支持政策对于绿色行业并不具备较强的针对性,此外,在绿色信贷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激励和惩罚机制,导致地方中小银行以及监管部门无法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加以约束,进而阻碍绿色信贷业务发展。2.地方层面。中小银行减少对地方“两高一剩”企业的贷款,长期而言有助于提升银行自身盈利能力,但从短期来看,由于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往往收益情况较好,降低对该类企业的信贷额度会导致短期内银行盈利水平下降(张雪,2019)。此外,中小银行发展模式与地方经济结构紧密相关,地方政府往往会让地方银行将大部分信贷资金提供给“两高一剩”企业(郑维丹,2019)。就受本次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湖北而言,采矿业、纺织业、天然气开采业等工业产业一方面是省内主要的产业支柱,规模占三大产业总值约49.4%;另一方面也是工业污染最主要的源头之一。据湖北省统计局公开数据表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省工业增长值同比下降45.8%。所以对于湖北政府而言,加强对工业的资金支持是快速恢复经济的不二之选。因此,地方中小银行发展绿色信贷除了要面临新行业所带来的盈利风险外,还要受地方政府和产业结构影响。3.信息层面。在疫情的发生、蔓延以及防控过程中,再次验证了及时、有效的信息披露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信息不对称总是客观存在的,在疫情中,政府和公众、医疗单位和患者之间都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在绿色信贷发展中,银行、企业以及环境监管部门也存在着相同问题。对于上市公司,环境披露还是以自愿的方式执行,并且由于违约成本低、社会监督不足等特点,导致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充分的问题仍无法得到较好的解决。此外,银行和环境监测部门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平台,造成银行方面不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到企业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的信息。非对称信息极大程度上限制了绿色信贷发展。4.产品层面。绿色信贷产品存在周期长、见效慢的特征,同时又缺乏一定的刺激手段,导致金融机构在该类产品的创新上缺乏动力,产品缺乏多样化。同时,虽然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受本次疫情影响都陆续开通绿色信贷通道,但主要还是针对抗疫相关领域,并未改善产品单一化的问题。此外,中小银行相较于大型商业银行有着地域性强、信贷资金量小的特点。因此,主流信贷产品在中小银行发展缺乏针对性,并不利于中小银行在区域内绿色信贷业务的开展。

  四、对策及建议

  1.政策层面。地方政府以及监察机构应根据区域特点以及各行业受疫情影响情况,在国务院发布的相关疫情防控以及信贷政策文件基础上,建立具体信贷实施指南,强化信贷资金高效节约使用。此外,政府应完善信贷激励补偿机制,对实行绿色信贷的银行给予专项贷款补贴、税收优惠政策等一系列优惠,从而在缓解疫情造成的中小银行信贷成本压力,的同时鼓励中小银行将更多信贷资金投入绿色产业,以此逐步实现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2.地方层面。对于地方政府复产复工后的信贷投放上,在帮助地方核心产业恢复经济的同时,也应推动区域内部经济绿色转型,利用地方中小银行绿色信贷推动地区行业向绿色方向发展,同时应利用疫情影响加速“两高一剩”出清。积极建设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此外,在疫情冲击下,绿色经济内涵再次深化,中小银行应见风使舵,加强对绿色信贷产品的宣传力度,在提高群众认可度的同时拓宽绿色市场规模。同时,上级政府也应给予支持,通过绿色发展指标以及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来促使绿色信贷结构升级、加快产业转型的速度。从而在帮助中小微企业恢复经济的同时,助推地方中小银行绿色信贷项目。3.信息层面。第一,媒体对企业环境信息的报道以及地方政府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监督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水平(沈洪涛,2012)。因此,地方政府一方面应加强自身对区域内企业监督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应联合公众媒体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进行横向监督。第二,我国政府应加大对信息披露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以此来提升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第三,我国在健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应当推进银行与环境监测部门之间以及银行之间应建立并完善信息交流平台,帮助银行开拓环境信息来源途径、提升银行对企业环境信息的获取能,进而提升中小银行绿色信贷实施效率。4.产品层面。中小银行可将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市场特色结合疫情防控,着重加强对地方政府重点扶持的绿色行业的产品研发工作,集中优质资源有针对性的开展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和差异化经营活动,并同时为新产品开拓新客户、新营销和新市场。如九江银行近年来举全行之力重点发展绿色金融,推出全国首个“绿色票据”支持绿色小微企业,以及全国首款“拉手理财”、“家园贷”支持绿色环卫,同时启动全国首个绿色融资平台——“绿色银赁通”帮助企业绿色转型。

  作者:戴维 罗韵轩

返回信贷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原因及对策上一篇: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问题和挑战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