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86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86例药品不良发应引起的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53例(占62%),女性33例(38%)。静脉滴注占81.6%;口服给药占30.3%;静脉注射脉注射占1.3%;肌肉注射占1.3%。抗菌药物引起的占总数的64.7%,中药制剂引起的占总数的32.4%。ADR最常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占38.2%,其次是神经系统。【结论】加强医院临床药学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能够防止和避免ADR的发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合理用药
随着新药不断涌现,临床药物使用品种不断增多,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健康造成影响。监测和收集ADR报告有助于加强医务人员对ADR认识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本文主要探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提供药品安全性信息资料,汇总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药剂科收集的2010年1月—2011年12月ADR报告,共86例,经分析、评价后,上报至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平台。
1.2方法
以回顾性研究方法对86例药品不良发应引起的ADR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发生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
在86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53例(占62%),女性33例(38%)。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84岁,具体年龄分布见表1。
2.2 不同给药途径发生ADR情况
在86例ADR报告中,给药途径有三种:静脉滴注、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口服给药,其中静脉滴注有62例,占81.6%;静脉注射有1例,占1.3%;肌肉注射有1例,占1.3%;口服给药有23例,占30.3%。(备注:某些ADR报告中同时怀疑两种给药途径)
2.3 ADR程度统计
ADR程度统计,见表2。
2.4 引起ADR的相关品种类及构成比
76例ADR共涉及到27个品种,其中抗菌药物有12种,占品种数的44.4%,发生ADR例数为22例,占总数的64.7%,发生率很高。其次为中药制剂,涉及6个品种,发生ADR例数为11例。各类药品及构成比见表3。
2.5 ADR累及系统及临床表现
按累及系统分类,ADR最常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占38.2%,其次是神经系统。ADR累及系统及临床表现分布详见表4。
3 讨论
3.1 ADR发生与年龄分布
由表1 可知,ADR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人群中,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血浆与药物结合能力、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不同,致使ADR的概率、严重程度及结果不同。其中50岁以上年龄段有25例,占29.07%。这是由于从药效学角度,老年患者对有些药物如中枢神经系统用药、非甾体抗炎药、抗M胆碱药反应特别敏感;从药动学角度,老年患者器官功能萎缩退化,造成药物代谢减慢〔1〕,往往有多种疾病,合并用药普遍,ADR发生率高。因此医务工作者应权衡药物的利弊,加强对老年人的用药监测,促进老年患者用药更合理、安全、有效。
3.2 ADR发生与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的不同,ADR的发生率不同。静脉滴注的ADR发生率最高,达81.6%。这是因为静脉给药时药物直接、大量进入人体,易产生不良反应,且注射剂为保持其稳定性加有缓冲液、增溶剂或其他添加剂,这些也有可能使患者发生不良反应〔2〕。临床给药途径应以口服给药为首选,能口服的就不用注射剂,能肌内注射的就不用静脉注射。另外我院对门诊患者用药监测重视不够,造成静脉给药ADR比率高。静脉给药产生的ADR一般较为迅速、危险,应引起医务人员足够重视,作为ADR重点监测的给药途径。
3.3 ADR的发生与药品种类
由表3可知,在86例ADR中涉及最多的药物为抗菌药物和中药制剂,分别占64.7%和32.4%。抗菌药物品种繁多,使用频率高、范围广,发生ADR也较多,另外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和滥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也增加了ADR的发生〔3〕。临床不合理使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联合用药;单次使用剂量过大;使用频次不当;疗程过长;配制浓度、溶媒及滴速未按说明书操作等。
中药制剂在临床上使用广泛,由于其成分复杂,并且有效成分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大分子物质,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容易引起变态反应。有些中药制剂工艺不够合理,质量控制标准不严,这些都成为引起ADR的危险因素。另外临床上不合理使用也是一个因素,表现为:超剂量使用或常规大剂量使用。提示临床医生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应用原则,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体质和用药史,慎重选择静脉用药,对有药物过敏史及过敏体质的患者、年老体弱患者、婴幼儿、妊娠期妇女应慎用。尽量减少联合用药,并注意滴注速度、溶媒选择、以降低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4 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临床表现,重视ADR的收集工作
由表4可知,ADR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临床表现为各种药疹和皮肤瘙痒,属于变态反应。主要原因是临床常用的一些药物具有较强的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引发病理性免疫反应。皮肤损害是临床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较易发现,而其他系统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较隐匿,不易被发现,再者住院患者往往合并用药较多,出现不良反应不易分析,临床更关注对症处理,造成ADR漏报、不报比例高,这就需要我们密切观察患者用药情况,客观分析ADR发生原因。
4 结论
医院ADR 的防治要注意:(1)医生应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药品,规范用药。(2)联合用药时,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3)对老弱妇幼、过敏体质人群用药应谨慎:(4)对已发生的不良反应,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不良反应的损害降到最低。(5)继续加强医院临床药学管理,使医药护理各方面有机配合,防止和避免ADR的发生。我们还需要提高不良反应报告的质量,也即使不良反应报告的填写更完整、准确,使统计更有实际意义,以指导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李 端.药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0.
〔2〕张晓坚.我院39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5):390.
〔3〕刘骏鸿,陈苏伟,徐俊燕.148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天津药学,2006,18(1):37.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