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疗卫生

医生专业培养目标(临床医学专业的认识及规划)

2022-11-05  本文已影响 544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相关合集:临床医学论文

相关热搜: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专业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依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特点,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和标准。高等教育按专业培养人才,相应的培养目标体现为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上接教育目的(aim)下接专业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obe_ties)在整个专业培养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专业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指导和支配着整个培养活动。

  

  临床医学专业是以培养临床医师为目标的专业培养活动,国际医学教育界历来非常重视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研究、制定和修订。许多国家都日益关心医生的任务和职能,对21世纪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或以项目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或以专家论证的方式,提出了各种培养目标。与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相比,我国由于受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及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往往由国家统一制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学校只是接受者和执行者,甚少关于培养目标的研究和思考。本文尝试以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现状为出发点,从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现存的若干现象出发,探讨专业培养目标背后的若干理论问题,比如培养目标的内涵、决策机制、价值取向等,为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收集为了解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现状,从我国部分医学院校网站上收集其临床医学专业(包括五年制、七年制和八年制赌养目标,这些医学院校包括试办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的院校和一般的院校。

  

  1.2咨询访谈为了解医学教育工作者对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理解情况,将收集到的培养目标汇集后,请医学教育工作者分辨目标是属于哪所学校的,分辨某个目标是五年制、七年制还是八年制的。咨询访谈的过程分两轮进行,第一轮个别访谈,分别访谈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1名院领导、3名行政管理人员和3名教师;第二轮集体咨询,在海峡两岸医学教育研讨会上进行,向参会的我国海峡两岸各医学院校的领导、教育管理人员、医学教育研究人员以及部分医学教师进行咨询,分辨各自院校的培养目标,和不同目标分属哪些院校,分辨某个目标是五年制、七年制还是八年制。

  

  2.结果

  

  2.1各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趋于雷同,缺乏学校个性从下面列举的我国部分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中可以看出这种雷同,单看培养目标本身我们很难看出哪个目标是哪所学校的。如:①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专业技能、掌握现代医学科学理论和技术、能从事临床实际工作的通用型高级医学人才;②科学基础宽厚、专业技能扎实、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综合素质高、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临床医学人才;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较为全面,具有一定科研发展潜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④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宽厚扎实理论知识基础,有熟练临床工作能力和独立临床科研工作能九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较强的发展潜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临床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⑤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较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较强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临床能力、科研能力、沟通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较好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并具有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潜能的医学人才;⑥具有宽厚扎实医学理论知识基础、有熟练临床工作能力和独立临床科研能力、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较好的发展潜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临床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上列举的培养目标中,有关功能定位的有“医学人才”“应用性人才”并没有体现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特性。

  


  2.3专业培养目标形同虚设,难以切实指导课程和教学专业培养目标没有与教学实际结合,学校师生对目标不了解。

  

  2.4目标定位过高,缺乏对合格标准的关注目标大都较为理想,追求“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3.讨论

  

  以上调查显示,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存在诸多问题。现就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内涵、决策机制、定位导向等问题提出我们的一些思考。

  

  3.1培养目标的涵义从以上列举的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来看,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普遍比较抽象和一般,培养目标的专业特性和学校个性不明显。实际上,专业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所要培养人的质量规格和标准的规定,它包括对所培养人才的社会功能和素质结构两方面的要求。不同学校制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既要体现总的教育目的的共性,又要体现该专业的特性,还要体现该学校的个性。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对临床医学专业而非其它专业所要培养人才的规定。尽管许多医学院校将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功能定位于临床医师,但也有一些院校将其定位于“医学人才”,忽视了临床医学专业的特性。而专业培养目标功能定位的不确切会导致素质结构的模糊。

  

  3.2培养目标的制定我国培养目标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决策机制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决策,一般由专家(主要是医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专业培养目标的建议,教育行政部门采纳,然后推广给学校,学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目标设置课程方案,教师根据学校的课程方案进行教学。学校、教师和学生并没有参与目标的决策,在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缺乏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因此,目标就会成为于教育过程之外的东西。

  

  而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培养目标决策机制则是课程相关人士参与的民主决策,目标的确定是集体审议的过程,这个集体包括学科专家、课程专家、社会问题专家、学生、教师、社区人士的代表。着名的课程专家拉尔夫?泰勒将课程目标(培养目标)的确定过程来自三个来源,即学生、学科和社会、两个筛子及教育哲学和学习心理学,这对我们如何确定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无启发。

  

  3.3培养目标的定位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都定位于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医学人才,追求培养目标的高标准、高要求,许多院校的培养目标更多地着眼于优秀标准的好学生,而不是基本标准的合格学生。实际上,专业培养目标作为对该专业培养人才的规定,应该定位于每一个学生经过努力都可以达到的基本标准、合格标准,而不是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的理想标准、优秀标准。当然,强调合格标准并不意味着排除优秀,让所有人平均发展,不是说不要培养优秀学生,只培养合格的学生,而是强调所有学生必须达到合格标准,合格标准是起码标准,最低标准,至于在合格标准之上如何优秀,更多地属于学生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培养目标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
学科渗透式教学模式(临床医学教学中比较独特的一种教学方法)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