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鼻腔混合瘤的CT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活检证实的鼻腔混合瘤,对其CT征象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膨胀性改变、多发钙化是鼻腔混合瘤重要的影像学表现。结论:CT扫描是鼻腔混合瘤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多发钙化是特征性表现。
关键词:鼻腔混合瘤;CT;钙化
混合瘤(Mixde tumor)又称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一般多发于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内的腮腺、颌下腺及腭部的小涎腺,其中腮腺约占90%,颌下腺约占9%,在耳鼻咽喉科范围尤其是发生于鼻腔者少见[1]。笔者通过收集经活检或病理证实的鼻腔混合瘤的CT资料及临床资料,总结鼻腔混合瘤CT表现的主要征象,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4年~2009年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混合瘤病例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15~58岁,中位年龄27岁;病程2~5年不等,其中4例有长期慢性鼻阻,2例鼻外形严重畸形改变,1例嗅觉减退。
1.2 CT检查方法:扫描设备为Siemens somatom16层螺旋CT和Phillips16层螺旋CT。扫描条件:70~90 mA,120 kV,扫描时间约2 s,层厚为2 mm的容积扫描。增强者经肘前静脉注射碘必乐、优维显80~100 ml。扫描范围:眶下-口咽水平。
1.3 图像重建与观察:对原始容积数据行常规冠状位、矢状位重建,观察肿块位置、径线以及周围组织结构的变化。
2 结果
2.1 形态改变:5例患者均为单侧鼻腔发病,4例位于右鼻腔,1例位于左鼻腔,呈类圆形膨胀性改变并长轴与鼻腔走形一致(最大1例大小约69 mm×44 mm×52 mm)团块状占位性病变,3例病变边界不清,周围鼻甲、鼻中隔、眼眶内侧壁及邻近上颌窦壁明显受压移位,邻近骨质不同程度吸收改变,2例病变体积较小,周围结果受压不明显,边界尚清。
2.2 实质内部表现:实质呈等或略低密度表现,CT值等或者略低于周围肌肉组织,有3例病变内见明显斑片、片状甚至辐射状钙化影,1例轻度钙化,见图1、2、4。1例无钙化,增强不均匀明显强化,见图3。
2.3 图像重建技术:常规矢状位、冠状位重建图像更有利于观察邻近结果受压情况,见图2(矢状位)、图4(冠状位)。可以清晰、直观显示病变上下及前后缘与周围受压结构的解剖形态,从而更利于诊断描述及临床医师对病变的了解。
3 讨论
3.1 鼻腔混合瘤CT征象分析:本组病例男性多见,为男:女=4:1;本组病变4例见不同程度斑片、条状高密度改变,无钙化仅1例,当然,也搜集到骨化性鼻腔混合瘤的报道,大范围钙化在鼻腔混合瘤诊断中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增强病变不均匀较明显强化也是一定的价值[2]。但最后诊断需依靠病理。本组病例均集中于青、中年,与相关文献所述无明显年龄优势略有出入[3]。病变多呈原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分叶,包膜较完整(肿块较大或继发周围炎性反应时可边界模糊),生长缓慢,直径大小不一。本组病例中最长病史约5年,最短病史也有约2年时间,通常患者会在病变占位继发影响呼吸或阻塞副鼻窦出口甚至明显鼻外形改变时前来就诊。
3.2 组织学来源:混合瘤早年认为其来源于多种组织,近年多主张其为腺上皮来源,包含有外胚层及内胚层成分,内含软骨组织、半透明的粘液样组织以及小米粒大的黄色角化物。Bataskis描述混合瘤是由腺上皮和肌上皮共同参与肿瘤生长,且向多方向分化[4]。瘤细胞形态、排列方式及结构组合等颇多变异,即使在同一肿瘤中常各处不一。常见上皮细胞形成腺管状,也可呈团块状、条索状排列,周围由肌上皮细胞包绕,无明显基底膜;腺管内充满嗜酸性物质,偶见上皮细胞鳞状化生。混合瘤的组织病理分型甚为复杂,近年来,由于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发展以及临床生物学行为认识的深化,新的组织病理类型不断被提出。
4 参考文献
[1] 蔡昌枰.耳鼻咽部混合瘤11例临床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0,20(1):65.
[2] 何 茜,胡茂清,刘晓明,等.鼻腔骨化混合瘤1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7):650.
[3] 凌 玲,汪审清,周水洪,等.喉多形性腺瘤(附2例报告)[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1998,4(3):177.
[4] Bataskis of the Head and Neck: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onsideration[M].2nd ore/London:Williams and Wilkins,1979:8.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