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疗卫生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如何辨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的治疗措施)

2022-11-05  本文已影响 640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目的 中医药防治流行性腮腺炎。方法 患者局部涂敷中药膏剂、内服中药。结果 防治率达100%。结论 中药外敷、内服防治流行性腮腺炎其安全便捷、显效迅速、值得推广。

关键词:腮腺炎暴发流行 中药防治 临床体会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属于中医学中“痄腮”范畴,俗称“猴耳包”。以冬春季常见,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亦偶见于成人,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并可侵犯各腺体组织,如睾丸、卵巢,严重的可累及各脏器等。临床上以起病急、有发热、腮腺非化脓性肿肿胀疼痛、轻度不适,食欲减退,偶见头痛、呕吐等症状为主要特征。平时均有散在病例,我用中药膏剂外敷患处,伴发热在38.5℃以上者加服中药汤剂,效果显著。2011年11月底,一所小学腮腺炎病例暴发流行,我应用中药外敷、内服其病例全部治愈,其余未患病学生口服中药汤剂预防后,未发现新增病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次暴发流行其患病人数27人,高危易感人数237人。患病者中,男19人,女8人;年龄最大16岁,最小5岁,发病时间最长24天,最短1天,均有一侧或两侧腮腺肿痛,有不同程度发热等,未发现睾丸肿胀和其他并发症。有部分患者静脉或口服过抗炎、抗病毒等西药或中成药,药物不详,但效果都不佳。
  2、治疗方法
  膏剂药物组成:青黛30g、独角莲(蚤 休)粉15g、冰片10g。三药混合加净水适量调均,涂敷患处,每日2次,连用3日。
  汤剂药物组成:金银花10g,莲翘10g,防风10g,板蓝根20g,大青叶10g,黄芩10g,黄芪10g,桑叶10g,甘草10g。
  治疗组:每日服1剂,日服3次,连服3日;8岁以下患者两日1剂,日服3次,连服3日。预防组:两日1剂,同样8岁以下减半,一日3次,连服两日。
  3、疗效标准与防治结果
  3.1疗效标准判断
  1)、腮腺肿胀全部消失,无疼痛、发热为治愈。
  2)、腮腺肿胀存在或稍缩小,但无疼痛、发热为有效。
  3)、临床症状无改变并进一步发展或伴有并发症者为无效。
  3.2结果
   27例患者,经一疗程治疗,全部治愈。治愈率达100%。237人服用一疗程药物预防后追踪一月未出现新增病例,预防率达100%。
  4、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属中医“痄腮”范畴,俗称“猴耳包”、“蛤蟆瘟等。祖国医学认为“痄腮”是外感风温毒邪,从口鼻而入,夹痰化火,遏阻少阳经脉,郁而不散,失于疏泄,结于腮部所致;又因少阳受邪,毒热循经上攻腮颊,与气血相搏,气滞血郁,运行不畅,凝滞腮颊,故局部漫肿、痛痛。热甚化火,出现高热不退,烦燥头痛、经脉失和,机关不利,故张口咀嚼困难。又因少阳与厥阴互为表里,足厥阴之脉循少腹络阴器,邪毒内传,引睾窜腹,则可伴睾肿胀,疼痛、或少腹疼痛(女性青春期后可并发卵巢炎等),此病预后较好,痊愈后形成抗体并获得终身免疫。外用方中,青黛性咸、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斑之功;独角莲性苦、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止痛的功能;冰片辛散苦泄、芳香走窜、寒凉清热、通诸窍、散郁火,并能透骨热。三药合用,既清热解毒,通经活络,又能软坚散结、止痛,膏药涂敷患处,可直达病灶,从病源上有效阻止和杀死感染病灶,从而消除“腮肿”之痛。内服方中,金银花、连翘、大青叶,取用其清热解毒,宣散风热又能消肿散结的作用;加之板蓝根具有解毒、散结、利咽之功;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桑叶发散风热,润肺止咳,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现代医学认为黄芪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加强清热解毒之功效。内服清热解毒,宣散风热,扶正固本,全面提高机体免疫力,抵御病邪入侵,因此口服此方起到预防的效果。此种方法,显效迅速,值得推广。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
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糖尿病的关系)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