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使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腹股沟疝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 观察组使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针对两组治疗过程和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恢复时间较观察组长, 手术过程中切口较观察组大,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与传统疝囊结扎相比, 造成的伤口更小, 愈合时间更短, 术后疼痛的患儿极少, 操作简单, 并发症的情况很少出现, 临床治疗效果更好,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高位结扎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by laparoscopic hernial sac high lig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inguinal hernia. Methods A total of 68 children with inguinal hern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hernial sac high lig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laparoscopic hernial sac high ligation. 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reatment proces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relapse case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ontrol group had longer operation time and recovery time, and larger incision during operation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relapse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hernial sac high ligation, laparoscopic hernial sac high ligation has smaller incision, shorter healing time and less postoperative pain. This method is easily operational with few complications and good clinical effect, and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Laparoscope; Pediatric inguinal hernia; High ligation
目前临床公认的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是对小儿疝囊进行高位结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方法确实能够起到比较有效的治疗作用, 但需要破坏体内生理结构, 手术结束后很容易感到疼痛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1]。近期临床上出现了利用腹腔镜进行手术的方法, 为了能够细致的对利用腹腔镜进行手术所用的治疗时间、手术操作过程、术后患儿的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患儿复发情况有所了解[2], 由本院参加阳江市人民医院承办的市科技推广项目, 就针对使用腹腔镜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本院参加阳江市人民医院《腹腔镜下疝襄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疝》市科技项目中, 诊断为腹股沟疝的患儿68例作为观察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对照组34例, 均为男性, 年龄1~12岁, 平均年龄(3.42±3.95)岁, 其中右侧斜疝25例, 左侧斜疝6例, 双侧疝3例。观察组34例, 均为男性, 年龄1~12岁, 平均年龄(3.56±4.03)岁, 其中右侧斜疝26例, 左侧斜疝6例, 双侧疝2例, 单侧疝中发现隐性疝3例。两组小儿年龄、患病部位基本相同,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需要经过腹股沟管依次切开腹壁各层组织, 分离精索, 找到疝囊对其进行高位结扎。观察组在腹腔镜的显示引导下, 找到内环口, 在内环口的体表投影处做切口, 刺入带线穿刺针。使用操作钳操作线在内环周围潜行, 固定丝线后将线针带回患儿体外。将两条丝线环绕疝环口后带出体外进行结扎, 将打结线埋藏在皮下。封闭疝环, 气腹解除处理伤口, 结束手术。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切口平均长度及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和切口平均长度对比 观察组比对照组所用手术时间短, 治疗后患儿恢复时间比观察组快、切口小,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状况比较 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病率2.94%远低于对照组20.59%, 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出现, 对照组复发率较高,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小儿腹股沟疝在小儿外科疾病中属于常见多发疾病, 它与老年人腹股沟疝的病因不同, 成人是因腹腔壁肌肉张力减小, 腹股沟缺损薄弱导致的器官移位, 而小儿腹股沟疝的成因可能是发育过程中出现病变或者先天因素[3]。
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手术, 对体内疝囊位置判断不准确, 需要解剖腹壁中的各层组织, 找到疝囊进行手术[4]。整个操作过程中, 对人体生理组织操作频繁, 容易对患儿的生理结构造成破坏, 患儿很容易感到疼痛或易发生一些并发症状。症状一旦复发, 病变部位二次手术操作, 手术难度加大, 恢复时间也会加长。小儿的发育机制还不完善, 肌肉组织不能及时恢复到正常位置, 很容易让体内器官组织溢出, 缝合过程中不注意也会导致腹痛的发生[5]。腹腔镜下手术仅是切一小口将腹腔镜放入, 就可观察到病变投影位置, 不必进行生理结构的解剖, 睾丸、提睾肌等几乎不会游离挪动, 不会破坏小儿的身体结构。在腹腔镜下, 各种血管、神经、输精管显示清晰, 只需将针线送入体内, 配合工具操作丝线即可完成环绕结扎。无论送入腹腔镜的切口还是丝线进入的切口, 皆在1 cm以内, 伤口短小, 在手术结束后完全不需要缝合, 恢复时间很快。手术的切口小除恢复快外, 还不会产生瘢痕, 与传统术后痊愈的患儿相比, 体表的瘢痕几乎不存在, 这种结果患儿会更加满意。在腹腔镜作用下, 发现疝囊的准确率很高, 整个高位结扎的操作简单易行, 对隐性疝也有较高的诊断率。
腹腔镜下的手术操作简单, 成功率很高, 但也应注意一些问题, 患儿较为脆弱, 麻醉和气腹过程要时刻谨慎, 整个操作过程也要避免扎破血管、精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丝线的结扎缝合点尽量接近, 以免结扎封闭内环口不彻底, 产生病症复发
综上所述, 腹腔镜下手术, 手术过程更为简单易行, 手术结束后导致的并发症也大幅度减少, 复发率更低, 手术切口小, 带给患儿的痛感削弱, 更符合现在的微创治疗理念, 可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延辉.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日间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4):51-52.
[2]刘翰林, 朱雄文. 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体会.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4(6):546-548.
[3]王育生, 郭献庭.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156 例.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8, 14(5):85.
[4]姚干, 杨庆堂, 张庆峰, 等. 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6100 例报告.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1, 16(1):18-2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