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疗卫生

高级创伤专家培训,高级创伤

2024-03-26  本文已影响 625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 要:目的:探讨高级创伤护理模式,提高院内创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级护理组50例和常规护理组50例。高级创伤护理的流程:接诊时开始评估,然后通气、止血、包扎、固定、转运,过程中应注意评估神经缺损、彻底暴露伤者检查背部及全身、AMPLE病史采集,最后做详细记录。常规护理顺序:分诊登记、检查抢救、转入专科或手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钱就成功率、有效抢救时间。结果:高级创伤护理组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有效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高级创伤护理在创伤患者急救中,能够缩短有效的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创伤;高级创伤护理;常规护理

创伤就是由于机械因素而造成的人体组织或器官的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创伤已经成为人群的第一死因,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如何提高创伤护理的治愈成功率和救治水平,是我们面对的艰巨任务。下面就我院2011年9月~2012年4月的创伤急救科所接受高级创伤护理和常规护理的100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1年9月~2012年4月的创伤急救科所接受高级创伤护理和常规护理的10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级护理组50例和常规护理组50例[1]。1.2 高级护理组 对这50例患者接诊后进行首次评估即“ABCDE”。

www.shengxueli.com

首次评估分类中应该注意特殊人群的优先处理,儿童:所需输血量、输液量、药物剂量小,相对表面积大;孕妇:存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改变;老人:生理功能的储备减少,存在DM、CHF、CAD、限制性或阻塞性肺病、肝病、出凝血疾病、周围血管疾病及合并用药史。(A、维持气道和颈椎保护:判断气道是否通畅,查明呼吸道有无阻塞;假设骨复合、昏迷患者、锁骨以上钝器伤患者存在颈椎损伤。B、呼吸与通气支持:通过视、触、叩、听发现,张力性气胸、连枷胸、肺挫伤、大量血胸、开放性气胸。C、循环与止血:失血是创伤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应该注意患者的意识形态、皮肤颜色、脉搏,对于活动性外出血采用局部加压包扎止血,不用止血带、止血钳等。D、功能残疾:观察瞳孔大小、观光反射、肢体有无瘫痪,神经系统的功能评价可以用A、V、P、U或GCS。E、暴露与保温:彻底暴露有利于对患者的全面检查,环境、输血、输液是导致患者低体温的常见因素,低温也能导致创伤病死,所以应该采取措施保温。) 在首次评估结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第二次评估。先进行局部检查并详细记录:注意局部形态改变、解剖差异、机能丧失等情况,确定损伤部位、性质程度和范围;对闭合伤要查明深部重要组织器官有无损伤;对开放伤要了解伤口形状、大小、深度、出血情况、污染程度、有无异物存留以及深层重要组织器官损伤情况。1.3 常规护理组 对50例急诊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病例分析,发现医护人员都是首先对患者进行检查,再根据他们的症状进行诊断分类:钝性创伤、穿通伤、烧伤和低温、环境因素的创伤机制;头部,颈部与颈椎,胸部,腹部,会阴、直肠、阴道,骨骼、肌肉,神经系统部位的创伤。最后根据症状分送到各个科室进行手术治疗。2 结果  高级创伤护理组的有效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均显著优先于常规护理组,见表1。

3 结论 通过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创伤患者应该及早护理,创伤后死亡一般有三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创伤后数秒至数分钟内,主要见于脑、脑干、高位脊髓、心脏、主动脉和大血管损伤;第二个高峰期:创伤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多见于硬膜外、硬膜下血肿、血气胸、肝脾破裂、骨盆骨折、大量失血;第三个高峰期:创伤后数天至数周,死亡原因是创伤后感染、器官功能衰竭、MDDS等严重并发症[2]。总结出创伤手的抢救黄金时间是创伤后的数分钟至数小时内,与第二个死亡高峰期重合。这就强调了急诊治疗的重要性,在创伤后的数小时内成功处理患者,可以使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降至最低。 在治疗过程中同样应该注意,如首次评估时,气道治疗抬起下颌清除呼吸道异物时,手法固定颈椎与一个合适的位置是十分必要的;呼吸和通气时,胸导管需要经常检查,应该让患者进行胸部X光片检查;循环和出血控制时对于出现的低血压,必须在得到其他方面的证明后才能被认为是原发性低血容量;功能残疾检查时,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情况不稳定的时候禁忌CT检查,并且因首先排出低氧血症和低血容量;应该完全脱掉患者的衣服并防止体温过低。同样还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这种高级创伤护理的流程强调了时间性、有序性、特殊性,还要求护士在缩短就诊时间、简化就诊程序的同时,将人性的关怀细化扩展,并与患者的心理护理相结合[3]。在为患者抢救、治疗、陪检的过程中与医生、患者及患者家属多询问、多交流,注意病史的采集和对患者心理状况的掌握,积极主动地获取患者潜在的服务需求信息,做到多方信息互得,资源共享,以便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个体差异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支援和预见性护理。是患者在进入急诊科的第一时间起,既感受到预期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以及与医生信息资源的掌握,并将时间计算在基础抢救时间段内,充分体现流程的优势。 缩短创伤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急救护理新模式已经慢慢成为国内综合性医院的一个迫切的任务。【参考文献】[1] 方惠霞;朱宁;潘燕珍;656例交通事故伤的特点与急救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4年08期[2] 冯玉萍;尚虹;苗毓才;703例昏迷病人的急诊观察及护理[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3] 王晓萍;内科急诊昏迷159例分析[A];华东地区第二次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3年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
三甲医院线上系统开发,乡镇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工作计划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