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美术不是单一的学科了,而成为了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已经进入了语言康复的课堂。新课程改革提倡"以美术的形式来带动语言的发展,并将所学语言用于实际生活之中"的教学模式,并不断地影响着聋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和学习状况。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帮助聋生解决在听力语言康复中的问题,将有利于聋生的学习、发展、沟通、交流。那么,如何运用美术教学对聋生的语言进行康复呢?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作者:钱虹
关键词:美术;康复;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24-02
1.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
由于听障儿童缺乏自然丰富的语言刺激,所以在语言发展方面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
1.1词语概念理解不清,使用不当。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当你指着"灯"或"门"问孩子"这是什么?"很多听障儿童会回答为"开灯"或"关门"。
1.2句子不完整,以单词堆积的形式来表达。听障儿童在表述一句话时经常会漏掉介词、助词、连词等成分使得一句话听起来不通顺。如,"我和妈妈吃饭"说成"我妈妈吃饭";"苹果在桌子上面"说成"苹果桌子上"。
1.3经常出现语法错误,语序颠倒。这种现象在听障儿童当中也是非常普遍的。他们会把"小白兔怕老虎"说成"小白兔老虎怕";把"我家有"说成"我有家"。
1.4对语言的掌握死板、不灵活。听障儿童在复述故事时经常只会一字不差地背诵,不会使用自己的语言。
1.5词汇贫乏。很多听障儿童进入小学后,往往在造句和作文上出现问题。除了以上提到的句子不完整、语序颠倒外,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词汇贫乏"。例如,只知道"高兴",而不会使用"愉快、兴奋、开心"等同义词语。
2.在美术活动中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2.1观察中发展语言。有一位名人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聋生的美术活动内容大部分源于日常生活,教师可以帮助聋生通过观察这一渠道去感知丰富多彩的世界,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中的闪光点,捕捉美的每一瞬间,并采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记录。让他们从更真实的角度,更小的细节去观察事物,无疑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看话能力,促进手、眼、脑并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生活里的圆形物》一课中,这是介于美术与语言的整合课,我准备了钟、灯笼、苹果、罐子等圆形物,首先我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来感知这些圆形物,其次在观察这些圆形物的特点中发展语言。句式:这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你最喜欢哪个圆形物?为什么?"苹果"、"杯子"、"钟"、"红色的"、"我最喜欢苹果",让他们边说边观察,锻炼聋生语言的同时,使他们的观察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培养了聋生完整表达句子的良好习惯。
2.2动手中发展语言。美术那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有利于促进聋生手、眼、脑并用和思维的同步发展。聋生通过不断感知、探索中发展语言,培养了聋生的学习兴趣及观察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小就对听力障碍的儿童进行美的熏陶,这是培养聋生美感的重要途径。重视聋生的课堂参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掌握知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使聋生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中得到培养与提高。在绘画时,我们经常让聋童说说所画的内容以及自己添画了什么,如:小桥下面有什么?小河里有什么?天空中画了什么?聋童对于这些兴致很高,在活动中既动手动脑动口,同时也掌握了语言,可谓一举多得。美术活动本身就具有美感,在活动中,聋童美感的激发使他们得到一些愉快学习的情感体会,通过互相之间的交流,有助于聋生学习兴趣和语言的形成。
2.2.1心理策略。在绘画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包括着一定的思想性,加上中、高年级的聋生的情感发展很快,教师要努力拨响学生学习后的"琴弦"。学生动了情,继而有了情趣,有了与教师、作品共频共振的情趣。如在四年级第七课《创作画――我的家》时,由于我们学校的聋生只放旬假,对家有一种特别依恋的感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情景交融,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教学氛围,使聋生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互相交流关于家的情况:你的家在哪里?家里有几口人?他们的外貌特点?他们都做什么工作?让他们根据互相之间的交流结果进行绘画创作《我的家》,进一步激发了聋生的动手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2.2.2环境策略。在传统美术教学中,师讲生听,这种"填鸭式"课堂教学中学生沉闷、压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发挥不说,甚至感到讨厌上美术课。心理研究成果早已提示: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情绪积极,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要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走向讲台,参与教学。在做的同时,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更重要的是,面对同学,聋生都敢于大胆争论,没有怕说错的顾虑,使学习的参与度得到提高,可以说既培养了聋生的动手参与能力,也训练了他们的语言。
2.3欣赏中发展语言。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多媒体电脑教学已经走入我们的课堂,电教媒体以其自身的绝对优势,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借助电脑使语言康复课更加生动、鲜活,真正实现了直观形象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美丽的彩虹》一课时,学生总是不明白,彩虹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时,多媒体教学就起到关键作用,大屏幕上播放雨后彩虹的场景。下雨啦、雨停啦、出现彩虹啦!以及彩虹那漂亮的颜色,吸引了全部聋生孩子们的目光,这节课的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并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语言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给孩子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不仅提高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聋生的语言表达。
3.美术对听力语言康复的意义
培养聋生的语言能力,是聋生美术课堂中不容忽视的任务,因为美术是视觉艺术,所以美术课程中在训练人的语言知觉方面是卓有成效的。它使学生对视觉现象产生广泛而强烈的兴趣,使学生的视觉得以激活,变得灵敏,由此可以快捷、有效地形成语言交流,使学生可以分辨的音节变得丰富,从而使学生从具象中获取语言的能力得到增强。但是,聋生的语言康复是一项长期的、科学的、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特教工作者认真思考,聋生的教育教学能否回归主流,能否有效地促进聋生回归社会,聋生语言康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经过长期的探索发现,美术与语言的结合对聋生的语言康复有着积极地作用,充分表达了聋生眼中和心中的世界。通过这样的教学资源优化整合,使聋生对语言的学习更具有灵动性和直观性,语言康复教育也全面的进入科学、规范的专业化发展轨道,有助于聋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本文来自《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