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疗卫生

正常新生儿黄疸值参照图,新生儿黄疸值对应治疗方案

2024-03-26  本文已影响 237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症状,严重者出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它既可以是生理现象,又可以是多种疾病的重要表现,少数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而危及生命或留有严重的后遗症[1]。为探讨新生儿黄疸与各种围产期因素的关系,找出新生儿黄疸干预时机,以减少不必要的治疗措施和住院天数,降低高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现就我院257为例足月新生儿做一个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围产因素

  中图分类号:R722.1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79-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257为例,胎龄37~42周;出生体重2500~4000g单胎;无新生儿ABO溶血病、窒息、胎儿宫内窘迫、感染、G6PD缺乏、各种畸形;母亲无糖尿病、肝炎及产科并发症。

  1.2方法

  新生儿自生后24h内开始直至生后1周检测黄疸指数(经皮胆红素测定法TCD),使用的NJ33(智能型)婴幼儿型经皮黄疸测试仪,由专人操作,测量部位为前额正中、左面颊正中、胸骨上端,紧贴皮肤取平均值。以生后24h内、48h内、48h后TCB读数分别大于13、16、18U(分别相当于血清胆红素102.6、153.9、220.6μmol/L)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的新生儿均取股静脉血2ml做血清胆红素测定,同时记录母亲年龄、孕次、催产素使用时间、分娩方式、出生体重、生后前3d体重变化情况、喂养情况以及母乳喂养相关参数。在257例被检测的新生儿中,符合观察组条件的共91例,经血清胆红素测定,全部符合高胆诊断标准,即生后24h内、48h内、48h后血清胆红素均分别大102.6、153.9、220.6μmol/L[2],其中,血清胆红素24h内超过102.6μmol/L共2例,48h内超过153.9μmol/L共59例,48h以上超过220.6μmol/L30例。全部接受黄疸治疗。从余下的166例新生儿中随机选择9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间各种围生因素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1.3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59.1%(54/91)为纯母乳喂养,而对照组为33.0%(30/91)(P<0.01)。

  2.22组之间各种围生因素的比较,见表1。表12组各种围产因素的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讨论

  围产因素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文献报道不尽相同。丁国芳等[3]指出,母乳喂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出生体重下降和生后红细胞压积增高对正常新生儿早期血清胆红素水平有显著影响,是正常新生儿出生后胆红素水平上升时期影响血清胆红素水平的重要潜在因素。本研究中,2组不同黄疸水平的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母乳喂养的相关参数(第一次排胎便时间、生后前3d每天哺乳次数、排便次数)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提示喂养相关参数差异可能是母乳喂养早期黄疸水平增高的原因之一。在实施母乳喂养中,有些母亲由于产后疲劳或还不习惯与新生儿接触,加之一些传统观念上的误区,对早接触、早哺乳、按需喂奶认识不足,增加了执行上的难度。因此,加强母乳喂养以增加摄入量、促进胎便的排泄、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是减少母乳喂养新生儿早期高胆发生率的关键。有文献报道[4],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非感染因素为主,其中母乳性黄疸最多,占64%,母乳性黄疸又以早发型为主。近年认为其原因:早发性母乳性黄疸是由于孕产妇营养摄入过量,或因剖宫产引起产妇疼痛不适使乳汁分泌少,未开奶或开奶延迟,使新生儿热量摄入不足,肠蠕动较慢,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增加所致。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则因母乳中含有较多的B葡萄醛酸苷酶,其分解结合胆红素产生未结合胆红素增加肝肠循环所致[2]。母乳喂养的优越性,远远胜过对黄疸儿的影响,母乳喂养新生儿早期血胆红素增高的新生儿一般不需要特别的干预,但应谨慎除外病理性黄疸[4]。在母乳性黄疸的诊治工作中,应定期监测其胆红素浓度,特别应加强生后1周内母乳性黄疸的认识,因为日龄越小,血脑屏障的发育不成熟,胆红素较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内,引起胆红素脑病。本文对257为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24、48、72h分别进行胆红素浓度的监测,发现新生儿观察红素血症91例占35.4%,经蓝光治疗后降至正常。故认为对早发性母乳性黄疸达高胆红素血症水平应给予适当的干预,尽可能避免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本文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生后1~3d内体重丢失的百分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何燕艳[5]强调,健康新生儿黄疸与母乳喂养有关,其次也与生后体重丢失的百分比(主要是热卡、液量不足所致)、早产因素有密切关系。所以,生后早期喂养,保证热卡和液量的摄入,对降低新生儿黄疸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围产因素对新生儿生理黄疸的影响报道不同,但如果存在一个或更多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注意检测胆红素水平,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处理,既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又要警惕可能出现的胆红素所致的不可逆的脑损害。本文来自《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
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临床医学5+3一体化培养是啥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