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活性炭技术在化学制药中的应用
1、活性炭的相关知识概述
活性炭是一种非常出色的吸附剂,因其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吸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在化学制药过程中。实践研究发现,活性炭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分别为吸附性和脱色性,具体如下:活性炭的吸附性包含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特性。活性炭的内部构造是由石墨晶粒通过不规则的排列组合而成,这也是活性炭吸附作用的最根本元婴。在石墨晶粒排列过程中产生了主动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数量不同的孔隙。而活性炭的大部分都依附在这些孔隙之中,从而对大分子物质起到天然的阻隔作用。气态和液体则可以轻易的进入从而被有力的吸附,这也就是在工业和生活中应用活性炭的基本原理。化学制药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借助活性炭对气态和液体的吸附作用,达到洁净和净化的作用。
活性炭的脱色性是其化学特性的重要表现。活性炭借助物质的化学分子的跃迁现象从而起到脱色的作用。能量变化与脱色行为的发生是同步的,能量的大小与化学物质散发的波长不同,而不同波长又会呈现出不同的色泽。活性炭在自身吸附特性的帮助下,将存在能量发生变化的物质吸附到自身孔隙内,从而起到良好的脱色效果。在化学制药过程中,脱色性也被广泛的应用,如活性炭对乙二醛的脱色处理。
2.活性炭技术在化学制药中的应用
2.1活性炭技术可以有效处理化学制药产生的废水就目前的技术发展和应用而言,化学制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废水,如果被随意排放,则对于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危害。在化学制药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六价的水溶性络离子,这种物质具有很强的毒性,能够对动植物产生致命的危害,尤其是是迫害人类肠道。而在这些废水中,有机化合物的含量非常的高,造成生物降解无法发挥作用,降解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出现。生物降解处理废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时,活性炭作为一种有效的处理物质而被推广应用。活性炭技术处理废水主要是通过铁屑-活性炭微电解法对废水中的络离子进行稀释处理。活性炭中的羰基成分和铁屑在微电解的情况下,能够形成电机的阴极和阳极,从而在废水中形成铁离子,而铁离子与络离子能够发生还原反应,与此同时,氢元素被大量消耗,氢氧根离子不断的生产,最终形成氢氧化铁等絮状沉淀物。絮状沉淀物同样能够起到化学吸附的作用,最终与活性炭一起将六价络离子吸附,并沉淀,经过人工过滤后,达到废水处理的效果,避免因废水的排放造成对人体和动植物的损害。
2.2活性炭技术在化学制药中去除热原活性炭技术能够对制药过程中的热原进行去除,主要是借助活性炭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毛细孔隙的巨大面积,以及其稳定性和吸附性。在化学制药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较大的热原,影响到化学制药的质量和效率。作为化学制药去除热原的重要方法,活性炭技术被更多的受到重视,并不断的被丰富改进。活性炭技术在去除热原过程中能够很好的保护化学药品的生物活性及其质量,借助其强大的吸附能力和结构的稳定,将化学制药过程中产生和释放的热原进行有效的吸附传递。而活性炭之所以能够在去除热原的同时保护化学药品的生物活性和质量是,是由于活性炭的内部拥有巨大的毛细孔隙结构,活性炭稳定的物理特性以及高效的催化作用,帮助化学制药过程中能够有效、敏捷的去除热原。例如,在人参皂苷制造过程中,因人参皂苷R在制造过程中温度会逐渐的升高,导致热原的膨胀。而在人参茎叶提取液中参加1%含量的活性炭,同时回流加热半个小时后,活性炭能够有效的对人参茎叶提取液进行脱色,同时消除因人参皂苷R引起的热原,起到保护药品生物活性和质量的作用。
2.3活性炭技术被应用于化学制药用水的净化过程化学制药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清洁水,同时制药用水又是化学制药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为此,保证制药用水的质量和洁净程度成为化学制药成功的关键。生物活性炭净水技术是将制药用水中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吸附,将其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同时达到后期消毒净化的作用。在化学制药过程中,生物活性炭技术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高效、可靠且安全的净化技术,其能够迅速高效的吸附并溶解制药用水中的有机物,并且保留和富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阻止微生物与有机物在制药用水中的化学反应,改善制药用水的感官指标。在净化制药用水过程中,活性炭将有机物吸附在体内,而有机物又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养料,从而促使微生物在活性炭附近富集,在经过人工过滤处理以后,达到净化制药用水的目的。活性炭吸附着大量的微生物的同时,微生物对自身的内源呼吸功能进行抑制,并抵制难以降解的有机物的再生,促进生物活性炭的在制药用水中的再生,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活活性炭在制药用水中的净化能力。
3.结论
总而言之,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活性炭技术在化学制药过程中具有非常广阔且重要的应用价值。活性炭通过自身的物理特点和化学特性,形成了其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吸附能力,从而在化学制药过程中用以去除热原、脱色和净化制药用水的目的。因此,在化学制药过程中值得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丁军囤
第2篇:化学制药技术的实验教学内容革新
基础化学实验是化学制药技术专业的职业素质课程,内容涵盖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是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学生步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实验课程,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习得基础实验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态度与习惯,并为后续的药物分析、药物合成等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直以来,化学制药技术专业的基础化学实验的评价考核中都是作为相应的理论课程学业考评的一部分进行,考核的形式以试卷书面为主,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实验的现象与数据的处理与运算。但基础化学实验作为实践课程,仅仅依靠对学生试卷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为此,笔者探索在化学制药技术专业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业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以使考核的结果更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高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1.引入形成性评价体系在化学制药技术专业的基础
化学实验考评中引入形成性评价体系代替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引入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师生共同监控、反思与调节教学的全过程,开发学生的潜力,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形成性评价可以动态反映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体系,持续性地从知识、能力、素质等三个方面动态评价,既重视学生基础化学实验最基本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的情况,又体现以人为本,关注不同学生的接受程度,使学生的培养不拘泥于单一死板的考核指标,全面科学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2.实验教学内容革新基础
化学实验考核革新作为化学制药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其思路是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以考核的革新推动整个化学制药技术专业课程的全面革新。在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中进一步加强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核,2009—2014年我系每年都组织全系性的大型实验基础技能大赛,以初赛、决赛和总决赛的形式进行层层选拔,对基本技能掌握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表彰,并将优胜者的成绩记入学业考评成绩,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原本单调、枯燥、重复的基本技能训练的兴趣,学生间的相互比拼能让学生发现自身实验技能上存在的不足,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操作技能。
在加强学生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增加综合型与设计型实验所占的考评比例,由于基础化学实验是大一阶段开设的课程,学生开展综合性和探究性实验的经验还比较欠缺,这个阶段一般可以采取PBL教学模式,由教师的设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模式开展探究,由小组设计初步的实验方案,师生共同对方案进行讨论完善,教师提供创新型实验活动的平台,在教师的辅导下学生小组配合共同完成实验的探究。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团队协作和具体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分析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记入学业成绩,督促学生自觉参与到实验探究过程中,增强学生运用自身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放实验室改革基础
化学实验由于其内容局限于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各实验室所配置的仪器基本都是以玻璃仪器为主,辅以少量的检测、合成设备的,不能高精度的测定与大型的综合合成实验。一直以来基础化学实验室的开放仅限于相关课程的使用和少量的学生课外活动,实验室的开放率和设备的利用率都很低。在基础化学实验考核的改革中,要想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灵活开放实验室,切实提高实验室的有效利用率,除保证正常实验课的使用要求外,合理设置实验室值班教师和学生助理,配合完成实验内容的革新的学生自主设计完成实验或者学生个人针对自身实验技能欠缺所进行的针对性训练。
4.改革基础化学实验的日常教学与教材基础
化学实验的考核革新要取得实效,不仅考核的内容与形式要革新,而且日常的实验教学也要革新。目前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由于实验涉及的科目与范围广,实验需要完成的内容繁重,实验指导教师在有限时间内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多采取实验室现场讲解与示范的教学形式。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完成实验,缺乏独立思考与反思,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与示范产生依赖性,懒于预习实验,机械地模仿教师完成实验,看似规范的操作与合理的数据处理,实则缺乏独立自主的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完全流于形式,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应该实验目的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
为了改变这种学习状况,实现基础化学日常教学的革新,首先必须对实验教材进行革新,在实验教材作为实验进行时的指导教材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实验项目所涉及的基本操作和实验项目所必须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编写讲义,在配合实验室开放的前提下,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对于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在实验室进行讲解与示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在实验室操作练习和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在实验正式开始前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实验教师在实验正式开始前对学生以抽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进行记录作为评价成绩的组成部分,督促学生自觉完成相关预习任务。在实验项目正式开始时,实验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实验设备用法、解答学生在课前练习中出现问题的提问、监控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结果的验收和评定上。这样的改变既能照顾学生对于技能掌握的个人差异,实现以人为本,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充分的练习机会,又能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实现基础化学实验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提高实验课堂教学效率。
5.形成性评价比例的构成
为确保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体现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应用型的特征,我们在设计基础化学实验的形成性评价分值构成按照2∶3∶2∶3的比例进行评价。其中20%为课前的预习情况评价,主要对学生对实验项目所必需的技能与知识的预习掌握情况进行评价;30%为实验项目的具体操作的评价,主要是学生实验项目的操作流程的规范性、科学性及实验相关的专业素养的评价;20%为实验报告的评价,主要是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实验数据分析与计算能力,以及科研态度的评价;30%是学生完成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评价,主要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与技能,开展科学探究与团队合作情况的评价。
6.新型考核评价的效果
通过化学制药专业的基础化学实验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的革新,更突出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态度与习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后续的实践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010年基础化学实验作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院级精品课程《基础化学》的实验部分接受有关部门的考核合格。2009—2014年化学制药专业学生的基础化学实验部分成绩稳步提升,在历年的学院教学年度评比中学生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相关教师参加学院各种比赛获得一、二等奖三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化学制药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与完善,在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基础化学实验的考核评价体系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在该专业的其他职业素质课也逐步开始推广,并根据具体的课程特征对本考核评价方案进行调整,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化学制药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作者:赖寒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