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儿科学临床教学的方法进行探索,目的是通过引入病例讨论式教学和模拟诊疗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儿科教学中,提高儿科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也发生变化,社会对医学卫生事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深化教学改革便成为医学院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儿科学临床教学改革出发点
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而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的以传授具体知识为目的、灌输式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对医学人才的要求,而必须把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来抓。由于医学生将来面对的是病人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然而,生命科学和医学知识更新快,仅靠书本知识远远不够,只有学到获取知识的本领,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才有可能成为合格的现代医生。因此,为培养出较高综合素质的临床医生,我们对儿科学临床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探索,目的是通过教育的主导作用,使课堂教育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儿科学教学中,既保持本科教学系统性、完整性,又能把以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的培养方法转变为以提高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主,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而医学见习课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其目标是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临床工作能力。但目前存在着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增多,临床科室教学负担越来越重,同时随着医学服务模式转变,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病人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临床医生为避免医疗纠纷,对学生不敢放手,导致见习课寻找示教病人困难,同时有些示教患儿家长依从性较差,因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教学改革措施。
2临床教学改革措施
病例讨论式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法关键是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去探索发现新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拓展思维的目的。我们在学生学习了系统疾病理论知识后,在见习课上,给学生一份典型的标准入院病例,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模拟病房查房顺序,首先请学生总结归纳病例特点,提出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入院后诊疗计划,接着再给出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再让学生做出确诊诊断,提出治疗方案,最后给了治疗结果,让学生判断预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逐步启发引导,补充和评价学生发言,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该病例,初步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
模拟诊疗教学。所谓模拟诊疗教学指经过设计,通过模拟病人(SP)对临床实际情况的模拟,能够尽量真实地为学生再现临床情景的教学,SP指经过一特殊训练,能够逼真地模拟临床真实情况的正常人或病人,SP通过对临床情况的逼真模拟,参与教学指导过程,能够同时起到病人、教师和评估者的多重作用。我们的做法是:由临床医师选择较典型病例如小儿腹泻并脱水,营养性贫血等在征得家长同意后对其典型体征进行照相制作多媒体幻灯片并整理病人资料,由带教教师充当模拟病人,将学生8-10人分一组进行病史采集包括主诉、现病史、个人史、既往史、家族史,问诊完毕SP对学生问诊进行现场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予以纠正和补充,再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患儿体征,让学生提出诊断及鉴别诊断,制定治疗计划,最后由学生撰写一份完整病历,既考查模拟诊疗教学效果又考查学生病历书写基本功。
3教学效果
以上两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得到了学生充分肯定。我们对2002级基础本科的56名学生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采用了这两种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理论考试,表明比单纯传统式教学(光碟及复习提问教学方法)取得更好效果。问卷显示87%学生认为该教学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锻炼多,收获大,理论成绩显示: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更加清楚。在病例分析中,其临床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在理论考试病例分析中正确率78%,而单纯传统教学的法其正确率仅42%。反映出新的教学法能够拓宽思维,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学生临床思维、分析能力。
总之,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如何引导学生从书本学习到临床实践,这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点。21世纪的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及时发现、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儿科学教学质量,以培养出高素质医学人才。
作者:何萍,多里坤,阿里娅,朱洪涛(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学教研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