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营销论文

怎样提升高校数据馆员职业能力

2021-11-12  本文已影响 421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科学研究正在向以数据为驱动的新兴研究模式转型,科学数据管理服务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社会科学数据的保存、共享、再利用等服务,能够增加数据价值,节约科研成本,促进数据间隐性知识的挖掘。高校是科学数据的重要来源,也是科学数据主要使用者。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保持开放、进取的态度,积极进行社会科学数据平台建设,招纳、培养该领域人才,组建专业团队,利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在科研数据管理服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协助师生们提高数据素养,为本校的科研、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社会科学数据管理服务

  社会科学数据的特点

  高校社会科学数据有五大特点。一是体量小。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通常属于小科学研究,往往由个别学者或团队发起,预算投入有限,产出的数据体量较小;二是数据总量大。社会科学的数据虽然体量小,但总量却十分惊人,已有研究表明,小科学研究的数据总量是大型科学研究的2—3倍;三是分散性。社科数据往往掌握在研究团队成员的计算机和服务器中,数据格式复杂多样,没有统一管理;四是更新速度较慢,具有可持续使用价值。同行之间对共享数据的即时性要求不高;五是伦理要求高。由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在数据的处理、共享、再利用中十分注意隐私保护等伦理问题。社会科学数据管理服务内容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结合数据平台实务中的分工,将社科数据管理服务划分为五部分。数据管理:以实现数据收集、保存为目的,包括制定数据管理计划与元数据标准、对社会科学数据进行采集、审核、加工处理、安全存储。数据服务:以实现社会科学数据的共享为目的,即平台为用户提供数据发布、数据分析、检索与获取、导航、咨询等服务。素养教育:以提高用户数据素养为目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向用户提供研究方法、数据分析、数据管理、计算机存储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合作推广:以提高数据利用率,破解数据孤岛困境为目的,利用多媒体营销手段提高平台知名度,促进平台与其他研究机构和个人的合作,丰富扩展外链资源。技术支持:以开发与维护平台功能,优化用户体验为目的,通过技术手段搭建数据平台,管理、开发、维护平台功能,提升平台易用性,提高用户满意度,打破技术壁垒,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到数据共享中来。数据馆员的职业能力根据社科数据的特点及管理发展现状,结合实际的数据服务需求,笔者将数据馆员的职业能力划分为核心技能与基础技能两大类。其中核心技能指的是与业务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包括数据治理知识与学科背景,基础技能是非专业领域的个人能力,如沟通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等。

  数据馆员的核心技能

  根据前文对社科数据管理服务工作内容的划分,通过对国内已有平台招聘信息的梳理,笔者总结出与数据馆员的工作内容对应的核心技能。数据管理:数据采集和组织是数据馆员的首要工作,数据馆员可以使用网页爬虫等工具自主采集获取所需的数据信息,同时也可以接收数据提供者提交的数据。数据馆员首先对数据进行审核,待审核通过后进行数据处理,保证数据质量,最后完成存储工作。这期间数据馆员需要做到数据清洗、处理,以及数据的档案化、标准化、国际化。馆员应熟练掌握数据收集工具DataUp,结构化访谈工具DCPT,数据管理计划工具DMPTool,DMPonline。数据馆员可以通过R语言、Python等工具对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处理与分析;通过DSpace等工具优化数据的存储结构。数据服务:管理保存科研数据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数据的再利用、共享与交流,节省科研成本,因此数据管理机构应为用户提供数据检索、获取、导航、分析、发布、咨询等服务。负责该业务板块的馆员,需要熟练掌握数据分析工具SAS、SPSS、STATA、Nvivo。相关的社会科学学科背景也同样重要,这样在数据的分析与展现上,才能更好地契合学术研究与学科发展的需求。在数据可视化过程中,馆员要能熟练使用工具CiteSpace、Excel、PPT等为科研团队进行数据加工。数据管理储存、开放获取等数据发展的大趋势,对知识产权法的完善与应用也提出了挑战。素养教育:数据管理时代不仅是对数据馆员提出了挑战,同时也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数据素养。在日常工作中,数据馆员需要为用户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体系化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培训课程的方式比较多样化,可根据用户的情况灵活安排,包括开展讲座培训、在线课程等大班授课,或者小组讨论、一对一咨询等深度服务。以复旦大学在用户数据素养教育上做的工作为例,其不仅开办了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法课程,还组织了国际合作的暑期班、研究班和培训班,为社会科学的定量研究提供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以及编程、计算与存储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合作推广:数据馆员应大力开展数据文化推广、共享文化传播工作,积极与其他机构合作,关联知识库,增加平台的外链资源。如此这般,才能破解数据孤岛的困境,扩大数据影响范围,提高科研数据的使用率,避免资源浪费、重复调查。以复旦大学的社科数据管理机构为例,其在国际学术界大力推广复旦大学的社会科学数据资源,推动学术界利用复旦大学的社会科学数据资源开展研究,并与国外知名大学建立数据关联,增加优质的数据资源。同时,数据馆员也应关注本机构用户的产品使用情况,注意挖掘用户需求,定期对用户进行满意度调研,以用户需求为驱动力完善产品。技术支持:网络技术支持是社科科研数据管理得以运行的前提,平台功能的搭建、开发、维护等都需要专业的IT人员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国内社科数据管理使用的是国外已搭建好的开源系统,如哈佛大学的DataverseNetwork系统。对于IT人员来说,核心工作是根据数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网络平台功能开发,并与其他知识库进行关联等。

  数据馆员的基础技能

  数据馆员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其基础能力也十分重要。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利用专业技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沟通能力:对服务型团队来说,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每一个从业者所必备的技能。只有与用户进行充分沟通,才能够准确把握用户需求,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为其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对社科数据管理这样一个新型的、尚在探索阶段的科研服务来说,服务团队与用户尚未建立成熟的信任机制,这就要求数据馆员通过沟通,让科研团队意识到数据管理的重要性、安全性,愿意主动上传数据、使用数据服务。解决问题能力:社科数据管理服务是面向科研用户的服务项目,这就需要数据馆员能够解决用户在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方面遇到的问题。首先,数据馆员应能通过有效沟通,准确把握用户的诉求,理解用户想要什么,有哪些顾虑,以及挖掘用户没有表达出的潜在需求;其次,数据馆员利用专业知识,针对用户需求,提出解决方案。数据管理服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数据来自不同的社科专业,用户的数据素养参差不齐,数据服务的需求丰富多样,这就要求数据馆员具备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社科数据管理服务是一项新兴的科研服务产业,在具体工作中,还有很多急需学习、开发、创新的地方。有些用户诉求的解决方案可能没有先例可循,需要数据馆员根据现有情况进行处理,这就对数据馆员的学习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如现在国内高校普遍与国际知名的数据管理系统合作,那如何将其功能汉化,优化交互过程,让国内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数据存储、获取,便需要数据馆员通过不断学习进行创新。

  数据管理服务团队建设

  对高校图书馆来说,社科数据管理服务是一个多人协作的、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团队工作。组建数据团队,嵌入科研生命周期,提供全流程服务,对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来说,是一项庞大的工程,笔者尝试对如何有效地建设一个数据团队进行一些探讨。

  结合学科优势建立服务团队

  发展较早、实力雄厚的海外数据管理服务机构,已能够设立较为完善的管理服务机制,配备充足的专业人员。如UKDA,组建了一个52人的团队,岗位设置涵盖了数据管理、服务、技术支持等方面,每个业务板块也都配备了干事和相应的管理者,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团队结构。我国高校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区差异,其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上并不均衡,受资源和能力影响,很难一下子建立优质的服务团队。因此,各高校图书馆在启动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时候,要把切入点放在本校优势学科上,经过不断探索和发展后再扩展到面向全体科研人员,进而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这种服务模式对人力和资金普遍不足的国内高校图书馆更为合适。

  合理利用图书馆的人力资源

  国内数据馆员这一群体的发展相对滞后,尚未形成边界清晰、工作内容划分明确的新型职业群体。组建一个专业的数据管理服务团队,往往需要大量的经费和专业人才储备,多数单位和机构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高校图书馆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图书馆是提供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最佳机构,因为图书馆专业人员受过信息组织和保存的技能训练,他们的职责就是保存知识。目前,由学科馆员、咨询馆员转行、兼任数据馆员是一个普遍流行的方法。第一,学科馆员的社会科学背景是数据馆员所需要的;第二,内部招聘能够节省招聘成本;第三,学科馆员、咨询馆员本身就具备科研服务经验,可以直接运用于数据管理服务中去。

  建立科学的团队管理制度

  数据管理服务团队的价值主要由数据馆员来创造,因此在团队建设与管理上要以馆员的职业发展诉求为核心。高校图书馆应以数据馆员为本,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其职业定位、分工界限、发展前景,帮助其塑造职业认同感,促进其职业的良性发展。数据馆员作为专业性人才,在工作中应得到尊重与重视,拥有充足的空间发挥所长,而不应受传统的、低效的管理制度所累。社会科学数据管理服务是科研服务发展的大趋势,高校图书馆应顺应时代,把握机遇,积极进行数据团队的建设,聘用、培养优质的数据馆员,在知识时代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作者:路瑶 任晓菲

返回营销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互联网+”下实体经济营销策略分析上一篇: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投标管理应对策略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