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艺术论文

通过赛博格理论探索新媒体艺术实践中的新思路

2022-11-23  本文已影响 499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要:现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基因改造技术、生物技术等前端科技研究领域已经取得很多成就,二十年前我们幻想的美好的百年后的未来,现如今已经实现了大半。而在媒体传播领域,新媒体技术也在产生巅峰性的影响而人与技术的关系再次更加值得被讨论,主客体的模糊关系,身体与媒介,我们无法再以传统的二元对立观看待这个世界,如果去定义这个模糊的边界?如何处理现实与虚拟的纠缠?如何面对我们信息化的身体?新媒体的研究如何才能能够实时的描绘出未来的新图景,帮助人们迅速的调整视野,发展出一套科学新思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显得尤为紧迫...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赛博格理论;二元论;人机共生


  一、关于赛博格理论的概念和新媒体的定义


  (一)新媒体艺术的定义


  新媒体艺术在利用技术的同时对现实生存感受进行感性的描述和表达,立足于现实对未来进行虚设和想象,走在新科技实证思维的前面,在现实意义上它们警示和指导着人类的发展科技的方式和反思人类自身的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方式。


  当代艺术逐步发展到今日,分类越来越多,而新媒体占据社会主要的地位,西方学术界将其进行定义为Newmediaart:利用了现代科技技术手段和新型的媒体表现形式,去表达艺术家理念的艺术作品。


  (二)赛博格理论


  赛博格(cyborg)是美国学者柯林斯和克兰给一种在1960年能够从地球上生存下来的新人类起的名字。英语“cyborg”是合成词,字面意思为“受控机器”。是指混合了生物体与机器体的人类。如何解除肉体限制,拓展心灵空间,人类是否正在逐步成为身体与精神的混血儿——赛博格。这种思想被称为赛博格理论。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唐娜·哈拉维(DonnaHaraway)教授作为这一理论的先驱,唐娜·拉维提出赛博格的深层次文化和社会隐喻:模糊两者边界。赛博格不仅代表了人机共生体,她还将赛博格用来反对一切二元对立关系:身体的意义不再存在,男女之间的区别不再必要,积极地结束了恐惧,女人的焦虑和孤独。她在技术层面上的半机器人概念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技术文化、政治和哲学多重视角的开创性概念,从而形成了她独创的女性主义观。


  (三)赛博格理论与新媒体艺术作品的结合


  如今我们正处于不同于传统艺术文化领域的图像媒介时代,如今的艺术结构早已产生巨大的变化,电影电视,网络多媒体等新型媒介使得观众被带来全新的感官體验,新媒体艺术带来的虚拟与现实的交互,多元的感官沉浸体验,多元的碎片化的信息传达方式等,都是传统文本形式无法比拟的。新媒体的审美特征和实践机制是超然于其他传统艺术领域的,它以一种广泛而模糊的形式存在和发展起来:技术与艺术相融合多元跨界,在现实和自我之间取得微妙平衡。这种广泛与模糊,也应证了哈拉维思想中的一种边界的模糊,反对传统的二元对立。


  二、新媒体艺术中呈现的塞博格理论观


  (一)后现代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认为:科学如同性别一样,是社会文化建构的产物,并未纯粹的认知活动。后性别的赛博格象征着逾越二元对立的界限,融合不同的物种,性别的定义被模糊。性别不应该是由生殖器官界定的两种身份,这其中应该存在着无数的中间值,即一个广阔的区域,让每个人可以自由的选择一个合适值。20世纪的酷儿运动,LGBT运动,女性主义运动,都在逐步证明人们也更希望对自己的性别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二)人机共生


  说到“改造人类”,凯文·沃里克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控制论教授在1998年成为这个世界上第一位半机械人,他将一个国家无线电系统频率进行识别技术芯片植入到左臂。他也为自己的妻子Arena植入了同样的芯片,两片芯片会使得夫妻二人相互连接。意思就是如果有一方产生了移动,另一位就会感觉到一股脉冲。再到后来,更多人希望可以搭建一个基于机器人神话的现实。他们称自己为半机器人艺术家或定义他们的作品为半机器人。机器人的能力受限永远只是暂时的,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我们跟着赛博格迈出的步伐,最终会实现“脑的突破”,这是人类的全部层面也会达到革命性的演进。


  三、新媒体艺术中运用赛博格理论的几种形式


  (一)影像艺术


  著名影像艺术家林恩·赫舍曼,她作为第一批前卫艺术家,由于当时创作主题较为超前,林恩的作品和她本人沉寂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人们对科技与身份认同的重视发展程度不断加深,她的作品逐渐受到大范围的广泛认可。1973年到1978年,她完成了她的代表作《罗贝塔·布雷特莫》,罗贝塔是一个虚构的女性身份,她的现实社会中任何可以被证明其身份的东西都是虚构的。与其说林恩制造了一个虚拟身份,不如说她精心设计了一个仿生人类角色。罗贝塔的形象被刻意的设计过,标准制式的连衣裙,金色大波发卷发,鲜红色的披肩外套加上圆点裙,好似画报模特一般,是可以被任意复制的生命体。


  (二)生物艺术


  在哈拉维赛博格理论中,喀迈拉是避不开讨论的一个重要角色,她说希腊神话中的吐火女怪,狮头羊身蛇尾,是一种怪异的组合体。这是被认为体现了赛博格生物的最初意象。埃德瓦多的荧光兔也正体现了赛博格理论中的“杂种”含义。作为生物艺术的开创者。2000年,在各行各业人士和科学家的帮助下,他的第一只荧光兔KAC诞生。KAC的绿色荧光兔子中含有绿色荧光蛋白。日光下,Abla不过是一个一只再正常不过的普通家养兔子,而在蓝灯照射下,Alba马上焕发出明亮的绿光,让人惊讶于科技改造生命的力量。


  四、赛博格理论在新媒体艺术发展中的未来走向


  新媒体艺术的展示过程,也是一种将各种类型的艺术与各种类型的传播途径进行融合的过程。特别是多种艺术语言与理念的综合融入,不仅带给我们更加丰富的体验,同时也呈现了更为独立的艺术张力。在传统审美活动中,更多是一种单一、二维的审美体验,而在当前新媒体艺术成熟应用之后,需要受众调动所有感官来体验和品读其中所展示的美学内涵,特别是其能够让新媒体艺术形式不再受局限,往往呈现出丰富、立体的表达形式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在美术教育科学发展中的认识(对美术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