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强调主体对受体的反应,而习语翻译过程应注重文化因素在人的头脑中所映射的文化意象的转换。异质同构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说明文化意象的可转换性,而概念空缺使其存在局限性。在些理论基础上,本文分析习语翻译过程中文化意象处理策略。
论文关键词:习语,文化意象,异质同构,概念空缺
1.引言
习语有固定语言结构,其意义不等于每个构成单词意义相加,而且也不能拆分。习语的形成与语言所属的民族文化是紧密相连,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产生习语的温床(骆世平,2006:25)。习语是人们在漫长的社会历史中所累积下来的文化沉淀在语言层面上的表现,有很强的文化内涵。习语非常的简练,生动,而且具有很强的形象性。从认知心理角度来看,人们在理解习语时,不仅是领会其语义含义,同时还会激活贮存在记忆中的成语所反应的文化事实的原型。确切的说,“形象化”是语言反映外部世界以及表达思维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借助的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具体的的形象的基本特征,因此形象化语言的特点就是它的具象性或描绘性,它的功能不是唤起人的理性思维,而是为人的思维抚今提供一个有形、有色、有声的映象(image)(刘宓庆,1999:47),而文化意象(cultural image)指的是文化因素在人的思维中提供的映象。在习语的翻译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应该注意概念意义的转换,在目标语中准确表达语义内涵,做到“达意”的要求;另一方面,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人的头脑中所影射的文化意象,即习语的形象意义的转换。
2.文化意象的可转换性探讨
奈达在1964年首次提出“动态对等”论,要求使译文读者对信息反应基本上等同于原文读者对信息的反应。这一理论的提出,在西方及国内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中国翻译界之所以看得奈达理论,也正是因为这一理论在处理语言转换问题上具有抛开形式看内容,撇开语言差异看读者反应的特点(王东风,2000:314)。然而,不同学者对功能对等理论提出不同的看法。尽管这个理论还不能够解释所有的翻译问题,但是它强调是主体对受体的反应,从而扬弃了把翻译重心放在词汇及语法层面上的主张,使我们可以从主观反应上来研究习语的文化因素在头脑中形成了意象。
2.1. 异质同构现象
语言是人们用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经验包括内心感受,描述周围所发生的事情或情形(Thompson,2000:28)。人们使用语言,首先从客观世界获取经验,然后经过大脑处理过程,最后用声音或文字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由概念加上声像来表示客观存在的物体,如图1:
刘宓庆(1999:99)提出,尽管操不同语言的人对客观事物或物质实体的认识可能各有其不同的认识特征,但是他们的认识依据,即物质基础是同一的。正是由于这种所指的
图1 (根据Bell 2001:85)
一致,才使语际之间有转换的基本条件。因此,某一概念或意义在一语言中用形式A来表达,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则会用形式B来表达,这就是语言之间存在的同构现象(isomporhs)(王东风,2000:314)。对于习语的翻译,可以借助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系统来解释,如图2:
图2 习语翻译时符号,概念以及文化意象
如图2所,尽管两种语言用不同的文字表达了两个习语“火上加油”和“add fuel to the flames”,但所表达的概念意义是一样的。同时,使用这个习语时,人们头脑中产生的文化意象(中间的图形)是完全相同的。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异质的表达方式与原文不同质的表达方式在一定语境中表达同样的语义概念,从而执行相同或相似的交际功能。
2.2. 不同文化相互影响作用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文化间互动为习语意象的转换提供客观现实的条件。显然,中西文化的差异给翻译文化特色极强的习语带来了重重的困难,但随着人类不断的发展,不同文化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小。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表现方式之一,文化的交流会使不同语言间的接触增多,而产生语言间的相互“借词”现象。一百年前,西方人对中国的功夫还不了解,现在一提到Chinese Kungfu,西方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一种象征着力量和技巧的映象。
2.3. 文化因素导致的概念空缺
无论是英语习语还是汉语习语,在期慢慢的形成过程中,受到了本土人文,民族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不断影响及修正。所以,习语里经常含有一些对方文化里所没有的东西,很难在目标语里找到等值的对应词语(骆世平,2006;257)。在翻译的过程中,必然用表达不同概念意义的词传达其语义意义,从而导致不同的文化意象的产生。这种文化词语概念空缺,使习语翻译的时候要么完全放弃源语中的文化因素以及在源语读者中脑中产生的文化意象,要么翻译时采取直译加注的方法,让目标语读者接触一种新的文化词语。但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翻译策略下的文化意象也不完全一致,因为正如王东风指出的一样(2000;319),源语读者有生活的原形可以恢复,因此其认知反应自然而亲切;而目标语读者由于没有相关的原型可以恢复,而只能重新建立,因此其反应而陌生而新奇。此外,文化意象是从读者主观上来阐释文化因素,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以及不同的教育程度等都可能影响文化意象形成及转换。不同文化中的读者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与文化有着独特的敏感性,读者的这一独特的文化敏感性正是作者在创作语言作品的语用前提(王东风,2000;319)。习语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源语读者对文化及社会感受的反应用固定的言语形式的表达,在不同的文化领域目标语读者要完全领会并产生同样的文化意象有一定的局限性。
3.文化意象的处理方法
翻译习语是在目标语中保留语义意义和处理文化因子相结合的过程。习语翻译过程当中,概念意义的转换是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因为翻译基本性质就是一种信息在语际之间的转换,但也同样应该注意和重视其文化因素及文化意象的处理。
3.1. 直接转换文化意象
当今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两者必定有重合的地方,这种现象称之为文化重合(cultural overlap)(许文胜,2000:332)。这种重合现象使得不同的两种文化之间的文化意象直接转换成为了可能。正如前文所谈到的,人类在某种基本生活经验方面是相同的,这些元素通过不同语言符合表现出来,但所指对象是同一个物质。这一类习语就落到了文化重合区内,它们之间无论是概念意义,还是文化意象,都可以直接对等的转换,如:汉语习语“丢面子”译成lose face,“火上加油”可译成toadd fuel to the flames,英语习语如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可译成“趁热打铁”,而to head a wolf into the house译为“引狼入室”等。
3.2. 改变或放弃文化意象
翻译出来的成果是要受到检验标准的制约,具体说,任何翻译成果都要受到社会接受力(social acceptability)的检验(刘宓庆,1999:53)。这一客观制约性,决定了习语翻译时,文化意象必须要符合目标语文化的社会接受力。如果文化意象在目标语中不能被读者所接受或者与社会的约定俗成机制相冲突,要必须要放弃或改变文化意象。例如,They can't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s译成“他们不能做无米之炊”更加恰当,而汉语的成语“笑掉大牙”得译成laugh off one’s head。
有一些习语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有非常独特的意义,如一些寓言故意或典故派生出来的习语。这类习语一般较难直接进入目标语,翻译时只有放弃文化意象,保持它的概念意义,执行翻译的基本功能。例如:Lieut. Jackson showed the white feather inbattle by skulking in the rear译为:“杰克逊少尉打仗时躲在后方,露出了他的胆怯”,放弃了文化意象。如汉语“粗枝大叶”和“初出茅庐”分别译成to be crude and careless和at the beginning of one's career也是同样道理。
3.3. 增加文化意象
翻译习语的过程是一个受客观性制约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当中,译者可以根据源文的文本类型,语境等因素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翻译过程同样也是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为了修辞达意,文体着色的效果,在不改变习语所指意义的条件下,可以增加或增添文化意象。例如:Finally she found out the real state of thecase. 这个句子可以增加文化意象,译为:“她终于把这件事情弄得水落石出了”,Truth will com to the light可译为“纸包不住火”,而汉语成语如“分辨良莠”翻译过程当中增加文化意象,译为:"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goats"。
4.结束语
虽然文化间存在差异,但由于语言间存在异质同构现象,以及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文化意象在不同文化间转换是有可行的,但概念空缺也使其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不同的情况,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直接转换,增加或放弃文化意象。翻译习语时,即要重视所指意义在语际转换时的准确,也要重视文化意象的处理。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够在“达意”的基础上,做到“传情”的效果,方是翻译中的上乘之作。
[参考文献]
[1]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王东风.“评Nida的读者同等反应论”[A]. 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C].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Thompson, Geoff. Introduction toFunctional Grammar[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 2000.
[5]Bell, Roger. Translation and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Research Press, 2001.
[6]许文胜,朱章华.英语比喻性词语中文化内涵及翻译[A]. 郭建中主编. 文化与翻译[C].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