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的美术教学是根据游戏化教学的概念迁移而来。游戏化教学是指教师以游戏为手段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目的在于让幼儿通过愉快的游戏,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一、游戏化美术教学的意义
第一,游戏化美术教学的优越性。低龄段幼儿年龄小,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都尚未成熟,小肌肉动作不够精细,缺乏生活经验,不能很快掌握复杂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游戏化的教学形式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让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体验积极的情感,特别是游戏化教学丰富的手段、新颖的形式、创新的内容等,都很好地激发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增强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第二,游戏化美术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在没有精神压力的状态下,幼儿便能更积极地投入活动。游戏化美术教学不再以技能、技巧的学习和作品呈现的效果为评价标准,更注重幼儿情感的表达,挖掘幼儿的无限潜能,满足他们自我创作的愿望,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其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第三,游戏化美术教学还具有品德教育功能,使幼儿潜移默化地进行社会性发展,形成优良品德,寓教于乐。
二、游戏化美术教学与低龄段幼儿美术教学的优化整合
1.教学内容、题材游戏化游戏化
美术教学把美术活动看作一种游戏,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归纳和精选出适合游戏化的美术教学内容、形式、题材,然后进行整理、筛选、加工,使美术教学内容本身成为一种快乐的游戏。以“开汽车”游戏为例。活动中,教师在地上铺上纸,并提供不同大小、不同轮胎印的玩具汽车。幼儿随心所欲地拿着蘸好颜料的汽车在纸上“开动”,惊奇地发现纸上留下的一条条不同纹路的印迹。这时,他们通常会说这些印记是“马路”“迷宫”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开出”不同的线条。
2.教学常规游戏化
游戏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直接刺激他们的多种感官,但是游戏必须在可控范围内执行,否则课堂节奏反而混乱,为下一步教学造成麻烦。低龄段幼儿好动,控制力差,随心所欲,教师要把握好这个“度”。每次画画结束,桌上的水彩笔有的散落桌上,有的笔帽分家,有的同伴间“混搭”,严重影响了下一次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教师可以设计“送水彩笔宝宝回家”的游戏。教师先制作一张12色色卡,幼儿整理时,就按色卡上的颜色对号入座,避免了邻近色的混用。接着,教师用游戏化的语言引导幼儿进行整理:“让我们一起帮水彩笔宝宝戴上帽子,送它们回家吧。”这样就抓住低龄段幼儿形象性的心理特点,把水彩笔拟人化,顺利解决了整理不及时的问题。
3.教学形式游戏化
幼儿美术活动大致可分为绘画、手工、欣赏几大块。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设计和运用多种游戏方式,将美术的技能技巧、讲解示范、操作活动等融入游戏,帮助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和练习,避免枯燥讲解造成难以理解的尴尬。
第一,合理投放和运用创作材料。教师要善于挖掘一些幼儿身边熟悉的物品,根据材料的使用特点演化为可创作的材料。如,提供生活中的物品:石头、树枝、毛线、纸盒等。
第二,选择适合低龄段幼儿的美术表现形式。低龄段幼儿手部肌肉发育不完全,无法完成精细的动作。因此,教师要筛选并安排与低龄段幼儿肌肉发展水平相当的活动。如,选择比较适合低龄段幼儿的“小雪花”“面条”等纸工撕贴活动;“糖葫芦”“甜甜的饼干”等以揉、搓、压为基本动作的泥工活动;运用拓印、印染、吹画、喷画、添画等方式进行表现的绘画活动。
第三,精选不同的背景音乐。以“会跳舞的线条”为例,教师精选出不同风格的音乐,如《西班牙斗牛舞曲》《雨的印记》《溜冰圆舞曲》等,把这些音乐元素作为辅助手段,让幼儿将线条的粗细、长短等变化与音乐的节奏、旋律联系起来,让线条在纸上跳出不同的“舞蹈”,如螺旋舞、点点舞、波浪舞、圆圈舞等。
第四,教学情境游戏化。低龄段幼儿具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特点,记忆、思维都是在直接与事物的接触活动中进行的。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以游戏的情境、语言贯穿整个活动,就会收到化繁为筒、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教学评价游戏化。幼儿的作品充满个性,教师应从多角度用游戏化的语言进行评价,灵活地给予幼儿鼓励,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激发每位幼儿的创作激情,使创作内容和创作过程得以广泛延伸,在评价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幼儿的美术技能水平,提高活动的可持续性。
总之,游戏化教学在低龄段幼儿美术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游戏化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作者:陈雪兰(浙江义乌市绣湖幼儿园)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