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艺术论文

动态雕塑设计考量要素包括(动态雕塑设计考量要素有哪些)

2022-11-26  本文已影响 497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运用心理学和审美学的原理,通过对动态雕塑的研究和分析,归纳出考量动态雕塑设计的两个要素,提出动态雕塑设计既应该充分体现运动构成的基本原理,又应该充分满足艺术审美的心理需求,并陈述了关于艺术审美方面的六点要求。

关键词:动态雕塑;运动构成;设计要素
  雕塑作品是具有一定空间的可看、可触的艺术形象,是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物质生活的富裕使人们不只满足于雕塑作品静态的审美功能,人们越来越关注在使用过程中与雕塑的互动交流,对雕塑艺术形象的感受和富有个性化的重新创造。通过雕塑结构和要素的动态化,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这一审美需求。
1 充分体现运动构成的基本原理
  动态雕塑是利用运动学原理、悬索受力原理、流体力学等原理构成的运动系统。但动态雕塑不同于一般的运动物体或机械,它的运动形式不但要符合物理学原理,更应满足人们的感知心理特性和审美情趣,它的运动特点更应和所处的环境取得高度的协调或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设计动态雕塑时,要充分体现运动构成的基本原理。
1.1 实现动态的平衡
  当整个雕塑的汇交力系合力为零时就构成了动态雕塑的平衡。雕塑的平衡的形式分为对称的平衡和非对称的平衡,对称的平衡方式具有庄重、严肃的特征,处理不好时会使雕塑显得凝滞而呆板,因而使参观者在感知和审美时缺乏兴奋点。非对称的平衡方式具有动势,给人以轻松活泼的感受。容易获得丰富的审美感知与强烈的审美体验。由国际著名的动态雕塑艺术家拉尔方索为北京奥运会创作的《风中之舞》就是一件完美的非对称的平衡式作品。该作品依托于自然风作为动力,简单和纯粹的设计,强化了作品背后的文化观念,即雕塑与自然的融合,进而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语境下探讨东方人“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五组一连串的由杠杆原理构成的不对称平衡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人们在惊叹的同时不由自主地怀疑它是否真的平衡。当然,这种复杂、非对称、动感的平衡方式除了靠巧妙运用力学原理,形成动态平衡来创造外,还可以通过尺度、造型、色彩、质感和视幻觉等多种手法获得,因不属于运动构成的范畴,所以不去赘述。
1.2 实现运动的和谐
  动态平衡是和谐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我们知道,简单的运动形式只能造成一种乏味的、毫无生趣的机械运动,在设计动态雕塑时应力求避免。如果我们能善于遵循力学和美学原理,将单一的运动形式巧妙地组合成较为复杂的、非对称的运动,构建以动态平衡为特征的和谐运动形式,才能创造出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不同运动形式的动态雕塑,设计时需要考量的方面是不同的:设计那些做直线运动的动态雕塑,应从位移量、速度值和加速度值等方面去研究,来确定雕塑的运动状态;而对于做旋转运动的雕塑,确定雕塑的运动状态则应从角位移量、角速度值和角加速度值等方面去探寻,以取得复杂的运动形式和良好的视觉效果。坐落在德国慕尼黑的宝马博物馆里的动态雕塑,它是由714个金属球组成,每个金属球由一一对应的金属杆牵动,在马达的驱动下,每个金属球都在计算机程序控制器的控制下有序地运动,时而如车壳,时而如浮云。悬浮于空中的变幻的点云效果给人以极具前卫的如科幻梦想的视觉体验,非常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2 充分满足艺术审美上的心理需求
  动态雕塑这种艺术形式具有活动性、经验与期待感等审美方面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更加符合人类感知心理的需求,从而提高人类的精神生活质量,所以才得到了人们的认同与接纳。因此,我们在设计动态雕塑时,除了要体现动态雕塑特定的功能性和知识性外,还要注意满足人们在艺术审美上的需求。
2.1 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审美
  人们的视觉特点具有往复性。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眼在观察物体时.总是往复不停地运动着。观察线路是先总体,后中心,再到总体。每一次往复过程大致呈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人在观察静止的平面或立体物体是这样,而在观察运动着的立体物体时更是如此,表现出很高的视觉感知的兴奋度。动态雕塑的运动形式以最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更符合上述人类观察事物的心理特点,因而更容易引起人们的观察兴趣。如果动态雕塑只停留在引起人们视觉审美上,未免显得有些单一,这样的作品给人的审美体验也相对较少。如果我们在设计动态雕塑时,考虑调动人的其他感知觉器官,如听觉、触觉、味觉器官等,这样,人们在欣赏动态雕塑作品时,获得的审美感受、体验是立体的,多元的。如某地公园里设置了各种乐器雕塑,当人们脚踏在琴键或手触碰到琴弦上时,雕塑就会发出相对应的乐器的动听的乐声。
2.2 把握要素间的动静搭配
  物体的运动会带来视觉的幻变。由于原物体运动速度的不同,会造成人眼所看到的物体形状的模糊、融合,这样就形成了各种超越于原型的形态,得到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视觉效果。利用这一原理,在设计动态雕塑时,使组成雕塑的一个或几个要素处于运动状态,就可以大大丰富雕塑的形态,赋予无生命的雕塑以蓬勃的生命活力,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或缓解紧张枯燥的环境氛围。就如前文所提到的宝马博物馆里的动态雕塑作品,在运动中给人以震撼力,在静止中整体结构具有一种优雅的均衡状态,并能够统治着整个大厅的空间。动静之间的协调转换如此细致入微、瞬息万变,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观赏者审美心理的需求。
2.3 运用科技知识提升水平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动态雕塑设计者要不断学习和借鉴,根据实际需要,恰当地将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于创作实践。如果我们的动态雕塑能从科学领域吸收有益的观念和形式,就能使动态雕塑作品真正地“动”起来。那样,蕴含在作品中的运动绝不是再现的运动,而是巧妙地利用运动本身所产生的各种视幻觉效果。如日本的伊藤隆道巧妙地运用各种不规则的圆形、方形等几何线雕图案,在机械力的推动下,通过各种曲线的旋转,在光、影、色方面给予观赏者丰富的联想空间。作品造型简洁清纯,线条飘逸轻盈,精致而又巧妙地将艺术、自然与科学有机整合起来,凸显了一切皆变化、一切皆流动的现代节奏感,给人耳目一新的审美感受,伊藤隆道的动态雕塑作品《光·在空中飞舞》。
  另外,还可将游戏精神引入动态雕塑创作,多维时空语汇可以使动态雕塑作品具有多方位的视觉体验,能使观赏者在精神世界里感受到生命的乐趣。
2.4 创造物境人合一的格局
  我们在设计动态雕塑时,不仅要考虑将运动因素渗透在物体本身的受力状态之中,更要让环境和观赏者参与其中,成为动态雕塑作品中的“ 运动”表现形式。形成“物—境—人”合一的格局。如考尔德的有些作品通过观众和作品双方互动,提供给观众全方位的感知体验。作品融入环境,环境贯穿在作品之中,给人一种亲切的“物我两忘”感觉。
  “没有生命,即没有艺术。”是著名雕塑大师罗丹的名言。在动态雕塑设计中,充分体现运动构成上的基本原理,充分满足“艺术审美”上的心理需求,可以赋予动态雕塑生命的活力,这样,不仅能打破单调与沉闷,而且还能增加轻松愉快的活泼气氛,使欣赏者产生丰富的、强烈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彭婵.试谈考尔德的艺术.[A].北京:社科纵横,2007.
(2)粟多壮.拉尔方索的动态雕塑探索.[A].北京:雕塑,2006.
(3)那成爱.论艺术形象的“动态美”极其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A]湖南:美与时代,2006.
(4)郭保宁.活动雕塑泛论.[A].湖南:建筑学报.1995.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谈谈你所了解的儿童美术教育(完整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观内涵)上一篇: 儒家生态自然观(道家生态美学思想体现了生态美学的哪些特点)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