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视觉图像时代和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信息量逐步加大,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在这种现代化的物质条件下,传统的语言文化和文字文化,已经不能满足社会联系和交往的需要。一种形式不能满足需要,必定会有另一种形式的兴起。视觉图像传播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它把那些本身非视觉性的事物予以“视觉化”,图文并茂地展示出来,成为最直观、最便捷、最形象的信息传播方式之一。视觉图像时代开始之初,得益于印刷技术的进步和印刷成本的低廉,使得图像有了大批量印刷、普及和宣传的可能。而今天,互联网技术、数码技术等新的传播技术和制图技术的广泛运用,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丰富的视觉世界。无论是大街上的海报、枕边的画册,还是大屏幕里的广告,都让我们感受到视觉图像时代已然来临。
《辞海中》将“多元”定义为三个以上的整体或实体。其实多元化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经济多元化的简称。正所谓经济决定上层建筑,各类艺术的多元化,从本质上来说正是文化不断发展的结果。换言之,各种新的艺术现象的出现,本身就是经济繁荣发展的表现。而且当这种多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会形成一种多元共存、求同存异的局面,同时也标志着这门艺术发展到了一个高级阶段。
二、视觉图像下中国水彩画多元化发展的必然性
中国水彩画从无到有,从贫瘠到丰富,成为我国艺术门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大多数艺术门类一样,水彩画在中国也正处于一个视觉图像下,文化多元化的时代,面对视觉图像的发展态势和文化多元化的需求,我们有困惑、有机遇,也有挑战。因此,了解中国水彩画多元化发展的必然性成了首要研究的问题。
1.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必然使中国水彩画多元化发展
任何艺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时代、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水彩画传入中国之后,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却是天翻地覆的,而这种环境的变化对于水彩来说,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时期,世界各国的艺术交流普遍更加密切和频繁,各种国际性的展览、国家文化周等活动层出不穷,这就从客观上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向外界学习和交流的渠道,并在这种学习和交流中形成新的想法和感悟,进而获得更加精彩的艺术表现。特别是近年来,国家艺术部门始终鼓励艺术家们要推陈出新,再次迎来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更是大大激发了艺术家们的热情和主动性,也随之诞生了一大批新的佳作;另一方面,艺术创作是一种个性化的审美活动,外界环境的变化,将直接作用于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并充分表现在具体的作品中。比如当代一些年轻的水彩画家,就十分善于将自己对人生、社会的品读和感悟,充分融入作品中,与上一代水彩画家着重在作品中表现一种历史和社会责任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者之间并没有是非优劣之分,反而是水彩画进步和发展的体现。所以说,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水彩画必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2.水彩画复杂的本体属性必然使中国水彩画呈多元化发展
水彩由西方传入中国,有着自身的本体属性。早在西班牙史前的洞窟壁画中,就有了水彩画的雏形,他们用泥土来表示土黄色、用朱砂类的矿物来表示红色、用木炭来表示黑色,等等。15世纪的时候,画家丢勒开始了动物和植物的水彩写生,带领着水彩画走进了一个新的阶段。18世纪,保罗桑德比对水彩色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用水彩直接对大自然进行描绘,又为水彩画的发展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后来又经过诸多画家的丰富和完善,水彩画以其独特的本体属性,成为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独立的美术品种。然而在中国,有一个画种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这就是中国的山水画,特别是以宋代的米芾为代表的“米家山水”,水色朦胧,烟雨迷蒙,有时用色块,有时有笔触和墨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符合水彩画的特征。所以说中国的水彩画本身就是一种中西方的融合,这种融合不是刻意的,而是艺术发展的自然结果,中国的山水画本身就是水彩画,西方水彩画的引入使之有了新的名称,或者是表现形式。在倡导中西融合的今天,中国水彩画本身所具有的这种融合属性,也决定了中国水彩画必然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3.艺术家审美经验决定中国水彩画多元化发展
所谓审美经验,包含审美经历、审美体验和审美判断三个部分,这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淀的过程。水彩本身是外来的艺术,中国水彩画家想让这种外来的艺术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甚至硕果累累,就要不断进行融合创新,使之能够适应中国观众的审美要求。这种融合和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审美经验不断变化的过程。具体来说,艺术家对于水彩画基本艺术规律的了解,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当他们将这种审美体验倾注于自己的创作中之后,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就是一种经验的积累。随着经历和体验的加深,他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水彩画必须要走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道路,即如何能够得心应手地驾驭这个工具,张扬本民族的艺术个性,充分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他们最大的追求。这个追求,实质上就是自己的审美判断,由审美经历、审美体验和审美判断共同组成的水彩画的审美经验,决定了中国水彩画必然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三、中国水彩画多元化发展的表现形式
1.运用材料工艺多元化发展
材料工艺的多元化发展,说到底,就是要开动脑筋,放开手脚,积极大胆地运用各种新的材料和工艺。拿“水”来说,世界上大多数的绘画都有水的因素在其中,那么别的画种中对于水的运用,完全可以在水彩画中进行尝试,既然有平涂,为什么不能够摇摆涂、分层涂、起伏涂?既然有湿染,为什么不能有干染、浸泡染、半干半湿染?拿颜色来说,所有能产生颜色的手法,都可以拿来运用,不必纠结于这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这个颜色的来源是不是正统,只要艺术效果好,都可以广泛运用。中国画颜料中的石绿、石青、朱砂等,都是外国颜料中所没有的,其艺术效果也是普通水彩颜料所不能达到的,很多外国画家都积极地加以运用,我们本国的画家有什么理由固步自封,对其置之不理?再说画笔,一个善于创新的水彩画家是不会局限在一种画笔上的,很多画家做出了很多匪夷所思的尝试,但是艺术效果却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现代的马克笔、胎毛笔、油漆刷、版画刷等,都成了他们得心应手的工具。不是说哪种方法的尝试都一定会成功,但是只要尝试了,就是一种创作的丰富,而且水彩画的创作没有标准的答案,只要符合个人的审美观,任何尝试都是值得鼓励的。
2.艺术创作题材多元化发展
吴冠中先生对水彩画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水彩,水,彩,其特点就在于‘水’和‘彩色’,不发挥水的长处,它比不上油画和粉画力强;不发挥彩的特点,比之水墨画的神韵又见逊色。但它妙在水与彩的结合。”这是一种限制,也是一种自由的发挥。水彩画因为对干湿程度难以掌握,所以在绘画题材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水彩画多是一些小幅作品,内容多为一些静物和风景,这虽然也是种扬长避短的表现,但是长此以往,水彩画的题材难免单调。在倡导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的水彩画应该走出风景和静物的圈子,大胆地表现一些新的题材。比如人物画,徐悲鸿先生历来主张画人物,认为这是绘画的最高境界,油画、版画都能画人物,我们的水彩为什么不能?诚然,水彩有其自身的特点,可能在表现形式上不如其他画种那样随心自如,但是如果我们不去探索,不去尝试,水彩画中的人物画就永远是一个禁区。水彩画不适合重复地加色,那我们就在颜色上下功夫,寻找最有表现力的颜色,避开加色的环节。水彩画的干湿难以掌握,那我们就从最小幅的开始画起,一点一点扩大,摸索着前进,这些都是一种创新的表现,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也需要我们进行这样的探索。
3.艺术创作风格多元化发展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或艺术团体在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特色、作风、格调和气派。它是艺术家鲜明独特的创作个性的体现,统一于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之中。水彩画因其自身的特点,最适合于画家们对各种艺术风格的尝试,它既可以轻灵飘逸,湿润欲滴,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予以完美地表达;也可以用西方油画中的阴暗、对比,表达出一种凝重和思考;还可以模仿装饰画,甚至漫画。可以说,水彩画是最具有可塑性的画种,也最利于艺术家充分进行各种艺术风格的尝试,这是一片大有所为的天地,如果每一个水彩画画家都能积极进行尝试,对于水彩画的多元化发展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4.艺术创作观念多元化发展
今天的美术界,已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时期,各种新的风格、理念和技法层出不穷,很多新人新作已经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引起了国内外观众的普遍认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文化多元化发展这个大背景之外,归根结底是一个创作观念的问题,这种多元的创作观直接影响到水彩画创作。有的作者喜欢强烈的色彩变化;有的作者喜欢追求山水的水墨情怀;有的作者意在表达一种抽象的意味;有的作者喜欢凝重厚实的浓郁。虽然这些艺术创作观念看起来与传统的水彩画创作中的轻快、灵动、润泽的特点相违背,但是作为一门艺术的研究和审美的多元化发展来看,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一个发展的趋势,只有观念的不断更新,才能摆脱旧的固定的模式,扩展水彩画的外延和空间,提高画面表现力,有利于水彩艺术的发展。
综上所述,当代的文化艺术正处于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视觉图像的时代,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存在,我们每一个从事水彩艺术的人,都置身于这个时代之中,面对时代的要求,只有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与时代的要求相契合,中国水彩画应该在重视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求水彩多元化的发展,为中国水彩艺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维新.水彩的艺术表现[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2]蒋跃.中国当代水彩画研究(东西方绘画的交汇)[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黄铁山.中国水彩画现状、回顾和展望[J].美术大观,2006(3).
[4]白崇录编著.世界名家水彩人物画技法[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