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声乐小组课是一种音乐小课形式,它介于集体课与个别课之间,是一种四人一组一课时的特殊课型。由于课型的特殊性,而在实际教学当中又客观存在,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当中出现了两组急需解决的教学矛盾。一是时间分配和教学内容安排之间的矛盾,二是解决学生个人问题的同时还要兼顾个性与共性之间的矛盾。为了避免“教”与“学”之间的“尴尬”,我们对高校声乐小组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主要从教学对象与教学方法两大方面来调整。
关键词: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目的
近年来随着音乐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与之相呼应的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也进行的如火如荼。但就以培养声乐演唱与声乐教学人才的声乐课而言,教学改革也在与时俱进。如今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课有三种上课形式:集体课、个别课和小组课。集体课是由一个几十人的班级组成并作为教学对象的上课形式,主要讲授基础声乐理论,培养学生的基本声乐技能。它照顾的是整体的、共性的问题。个别课则由一个或两个学生组成,共享同一个课时。它的针对性更强,主要解决学生的个性问题。对于一对一和一对二的个别课来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相对好控制一些,也有更大的发挥余地。而声乐小组课则介于集体课和个别课之间,是一种四人一组一课时的特殊课型。几乎所有的声乐教师对声乐课的教学模式都不陌生,无外乎发声练习和歌曲演唱两大板块。如果单纯解决个人问题,每个学生的练声和唱歌都会因课时所限,只能走马观花地过一遍,学习效率并不高。如果四个人一起来,虽顾及了整体,但无法解决个人问题,反而造成时间的浪费,况且集体唱歌也不现实,教师“出力不讨好”,教学意义不大。“教”与“学”很容易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这里涉及到了两组矛盾:一是时间分配和教学内容安排之间的矛盾,二是解决学生个人问题的同时还要兼顾个性与共性之间的矛盾。如何平衡好这两对矛盾,彻底解决教与学之间的这种尴尬局面呢? 这确实是一个很实际的教学难题。
根据低年级学生在歌唱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我们可以把它拿出来做重点内容讲。但又因学生个体有差异,还要留出时间让他们实践,切实解决个人的歌唱问题。所以,我采取点面结合、分节组合、师生配合的形式,在交流互动中完成这一课型。其中对小组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声”为载体,输入正确的声音观念,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输入正确的声音观念,训练学生的耳朵,提高学生对好坏声音的判别力。我把它放在第一个教学环节中。在发声练习当中让他们相互之间学会为对方“把脉治病”,提高自己唱功的同时也提高听力,通俗点讲是练学生的“耳力”。由于专业基础、领悟能力和个人勤奋程度的差异,加之课时有限等因素,低年级学生对正确的声音概念还处于一种模糊状态。分辨不出声音的好坏,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唱对了还是唱错了,学习起来很盲目。因此输入正确的声音观念并强化其在大脑中的印象尤为重要。概念上先理解什么是正确的声音以后,还要通过多听来加深记忆,分辨声音的优劣,逐渐对呼吸、共鸣、行腔、咬字等各种声乐元素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这是唱好歌的前提。
二、对于歌曲的演唱部分教学,可选学生代表完整演唱。对于重要乐句或华彩乐段,让他们轮流演唱,这样既突出重点又能照顾到个人。
无论一篇文章还是一首音乐作品,都是一个完整的、有组织的整体。音乐的进行,织体的安排,情感的表达,内容的描述,都会有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在这个严谨的结构里,有它的高潮部分,也有它突出的特征,更有它的关键点。因此,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讲授是把握局部与整体的教学指南。我们的目的是逐步解决学生在演唱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逐步提高其唱功。让他们去理解、分析、处理作品,并从中获取丰富的专业知识,从而提高个人文化艺术修养,同时储备教学技能。如果搞“一刀切”,“眉毛胡子一把抓”,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重点的问题重点解决,把演唱作品的关键乐段、华彩乐句,或者牵涉到某个关键的知识点(譬如某个音乐表情记号、特殊的节奏型、咬字吐词、语气的调整、语速的变换等等歌唱技巧的应用),都大有文章可做。
三、教学生学会听课,学会在别人的成长中借鉴。要求学生当某个人演唱时,其他人做课堂笔记。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整个上课过程,避免“别人唱歌自己没事干”的现象,充分发挥50分钟课堂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一个确实存在而又非常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几个人一起上课,当一个学生演唱或者老师针对某个学生的问题作解析时,.其他同学似乎与此无关。不是认真听讲,而是窃窃私语或者玩手机、发短信,要么东张西望,漫不经心。轮到自己唱的时候应付差事。本来是四个人“瓜分”的一节课,自己再不认真听讲,课时利用率就会很低。真正用在自己身上的时间已少得可怜,一周一节课就显得十分珍贵。想想看,一人一周在声乐老师跟前的时间寥寥无几,如此算下来一周、一月、一学期、一年,真正学习的时间着实不让人乐观。
四、增加课堂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提问。一来活跃课堂气氛,二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认为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应该注重师生互动。这样不但能始终牵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增加情感交流,更利于师生配合,提高教学质量。有的老师从上课开始坐下来弹琴到学生演唱结束,一直在唱“独角戏”。几乎没有怎么关注学生的反应,完全是“满堂灌”。一个讲一个听,一个弹一个唱。完全是一种呆板的、机械的、模式化的“痛苦教学”。师生之间应该有互动,教师可多观察学生上课的情绪变化,适时加以引导。老师的目光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关注,自然会认真对待上课。尤其当老师讲授时,多多提问,让学生去回答,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或以平等亲和的语气探寻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观点;或在某个知识点上让学生之间互动交流,让他们各有“师”“生”角色的尝试,等等这些都是师生交流的方式。在交流互动中甚至还可以发现很多有价值的课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学相长。话说回来,无论哪种形式,教师都处于主导地位,始终要引领学生开动脑筋,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有互动有交流的课堂,气氛是活跃的,形式是生动的,情绪是饱满的。从而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平添了许多生机。当学生乐在其中,并在一次次实践中提高个人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学会了“教学”的本领。如此自然能更好地完成“教”与“学”。
五、尽可能的把理论上的东西点到为止,多打比方,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把声音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减少学生的接受难度,提高教学效率。音乐的内容不一定能用语言具体可述,但却可以用心灵具体可感。在声乐教学中,声音作为主要载体,其地位与作用举足轻重。但由于声音本身是无形的、抽象的,在讲述与示范的同时,如何才能让“声音”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呢?其实理论上的东西并没有太多,也没有必要钻进理论的牛角尖里去。古语说的好,“大道至简至易”,把概念性的东西点到为止。理解了,不留有概念上的疑问,然后用意识去引导。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在声音艺术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如何引导学生了解声音,对于声乐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我想尽可能把声音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就是通过多打比方,多举例子,把声音引入实实在在的生活。把声音形象化,使人对它可视、可感,并在教师准确地示范下, 引导学生进行“通感”,让他们的想象力有目的的去活动, 这时学生就会很容易把握声音的“形”。因此就能深深领悟到音乐中那“难与君说”的妙处。这才是善于“知音”者的高明之处,也是一个优秀音乐教师教学必用手段之一。人们常说学艺术得有“悟性”, “悟性”来源于哪?就是一个关于思维、意识、感悟的问题。虽然感悟声音是可以完成的,但并不是每一位艺术生都具备敏锐的艺术嗅觉,它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灵活、生动的教学。鉴于声音的形式,需要有良好的听力,具备一幅灵敏的耳朵;还要理解内容,拥有一颗多识善感的心灵;另外审美的再造,则需要一双想象之翼,在实际声乐学习和音乐欣赏活动中,这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人的音乐形象思维。若能很好的组织起来,有目的、有步骤的引导好学生完成“货真价实”的课堂教学,还需教师多下一番功夫。
声乐课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以“声音”为研究对象的抽象教学。丰富声乐课的教学手段,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可以让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目前声乐小组课的实施范围多以音乐学专业的低年级学生为主,倘若在此领域搞好教学改革,对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教学本领,培养未来优秀的教师资源意义重大。最初可由一个班推广到一个年级,由音乐学专业拓展到音乐表演专业,以小范围的声乐小组课改革带动大范围的声乐小组课改革。提高声乐课的教学质量,填补声乐小组课教学改革的空白,使声乐小组课与集体课、个别课良性接轨。最终达到“教”“学”双赢,推动整个声乐教学园地的繁荣。。如果每一位声乐教师都能有“心”,相信声乐小组课的教学一定会呈现一片蒸蒸日上的可喜局面。
理论指导实践,要上好声乐小组课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尝试,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社会。我相信,一份付出一份收获。经历了挥汗如雨的辛勤劳作之后,定会迎来美艳芬芳的花朵。
参考文献:
[1]蒯大申,钱念孙庄志民 青年审美向导.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8.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