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综合论文

食物好吃的文学表达(美食在当代文学语境中的文化意蕴是)

2022-11-27  本文已影响 672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摘 要: 本文从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入手,结合汪曾祺的美食散文,侧重分析二者的相同点,分别从文化的饮食,传统民俗,人生哲理和民间立场四个角度来阐述美食所包含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关键词:饮食文化;美食散文;传统民俗;民间性;包容性;人生态度


一 美食关乎文化
美食不仅是美食,美食关乎精神,关乎文化。美食家可谓是对美食参悟最透的人,作为当代文坛公认的美食家,陆文夫这样说过:“ 对于一个有文化的食客来说, 吃, 应追求一种境界, 或称为环境、气氛、心情、处境等等。”同时他认为, 饮食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大文化。所谓大文化是因为饮食和地理、历史、物产、种类、习俗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都有关联。简直可以从饮食着手来研究人类社会经济与文明的发展。美食是一种艺术, 而且是一门综合艺术, 它和绘画、雕塑、工艺、文学,甚至和音乐都有关联。
百科全书中对美食家的定义是:以快乐的人生态度对食品进行艺术赏析、美学品味,并从事理想食事探究的人。美食家的概念要与饕餮者和食学家区分开,饕餮者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并满足物欲,食学家侧重的是认识说明与理论归纳。美食家既有丰富生动的美食实践与物质享受,又有深刻独到的经验与艺术觉悟,是物质与精神谐调、生理与心理融洽的生活美的探索者与创造者。
因此,“吃”要达到这个境界,饮食就不只是饮食,而是文化的饮食, 也就是要把千百年来人类饮食实践产生的合乎科学的、具有文明风尚和体现美学韵味的东西提炼出来, 反馈于饮食实践, 自觉地运用和贯彻于饮食活动中, 以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文明进程, 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 就是要吃出文化品位,即吃得典雅和吃得称心如意。
吃得典雅, 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中国早在夏商周三代就推崇“以乐有食”, 以后形成传统。悦耳的乐曲, 能造就一种愉悦轻快的气氛, 对心灵产生良性刺激, 进食时优美的乐曲缭绕于耳际, 更有助于消化吸收。吃得称心如意, 首先指吃的方式能各得其所和具有愉快亲切的人文韵味。比如中国人的共食制。西方的分食制虽合乎卫生, 但流于单调、平均主义。其次, 吃得称心如意是指人们对口味的选择称心如意。
《舌尖上的中国》正是美食与文化的完美结合,它不仅仅是一部美食纪录片。“去年纪录片频道成立,一个纪录片频道应当播放各类纪录片,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反映社会现实的,当然有美食旅游类的需求。所以,我向台里报了这个选题”。总编导陈晓卿在央视工作了二十多年,《舌尖上的中国》是他第一次主动提出的选题。“拍《舌尖上的中国》,要展示人和食物之间的故事,透过美食来看社会”,这是陈晓卿给导演任长箴的“命题作文”,从一开始,陈晓卿就没打算局限在“菜系”的范围之内。《舌尖上的中国》其成功之处也是把美食当做一个媒介,通过食物我们进行着传统价值观、人际关系、生存状态的思考。
有人说,《舌尖上的中国》使得汪曾祺笔下的四方美食在银幕上复活了。诚然,汪曾祺以平常吃食为散文写作的对象,其用心可谓远矣。 “什么叫文化,吃东西也是文化。”汪曾祺同意高晓声这种说法。 饮食本来为身所备,但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我们却可以看到一种文化精神的渗透。
二 美食是中华民俗传承的载体
民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舌尖上的中国》中《主食的故事》一集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春节的意义。“每年晚稻成熟,就到了宁波人打年糕的时候。孩子们约好都从宁波回到村里来看望阿公阿婆,四代同堂的一家人像今天这样围坐在一起的日子,一年只有难得的两三次。在这个颇为丰盛的餐桌上,自然少不了孩子们最喜欢吃的年糕。 做年糕是宁波人庆贺新年的一种传统,以前的宁波家庭要在新年之前做上几十斤至上百斤年糕,泡在冬水里储藏,从腊月一直吃到来年。”
“饺子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主食,尤其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在中国人的习惯里,无论一年过得怎样,春节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如今,在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已经被放到了工业化流水线上被复制的今天,中国人,这个全世界最重视家庭观念的的群体,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关于主食的故事。 ”
无论是在节日中还是平日里,中国人吃饭一般都采取“会食制筵席或小范围的共食制”,这一传统习俗有不少优点:中国菜点花样多, 一桌食客的嗜好不会雷同,会食有利于各取所需, 使每人都能在多种菜点中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 从而尽可能使口味得到满足。“共食” 指家庭日常饮食或三五亲友共食几味菜, 也有利于各取所需, 充分利用食物对象的各部位, 减少菜肴的浪费, 譬如桌上一只鸡, 有人喜欢鸡胸, 有人喜欢头颈, 有人喜欢鸡翅或鸡腿, 有人喜欢内肚, 合食能各得其所。中国人无论会食或共食, 都围坐于饭桌,饭桌成了交流情谊、信息和即席评论菜肴的场合, 既亲切又轻松, 富有人文韵味。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一家人围着饭桌其乐融融的场景一直贯穿始末,反映了中国人重视家庭、重视人际关系的价值观,“你如果有心的话你会注意到我的每个故事基本都不是一个人,都是有一个人际关系在里面,阿亮的部分也故意在他们家集体工作的时候露了全家人的镜头”,任长箴说:“这些镜头显得无意,但其实它都是体现人情味的,要比一个人孤单单在那个地方存在要有意思得多”。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也这样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把“吃”还原到了家庭、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 美食蕴含着悠闲的生活态度和包容的人生哲学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
“人如其食,食物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纪录片里那些生动鲜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后,反映的是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陈晓卿说。《舌尖上的中国》最大的魅力是让世界通过美食了解中国人,因此,每一集的主角并非食物,而是人。
汪曾祺也在《旅食集》自序中说道,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呀! 汪曾祺是善解人意的,其美食散文流动的韵律和自然的品格,使人宁静、清凉、滋润,特别适合且有助于当代中国读者文化心态的调整。 这与汪曾祺散文的总体风格是相一致的,他以极为精微的笔法描写美食和风俗,揭示了民间生活的种种乐趣与幽默,寄兴叹于物事,寓哲理于风情。
“以一种比较慢的节奏去吃东西、去生活,食物都是最本初的那种食物,最干净、最朴素、最具有自然韵味的。”《舌尖上的中国》倡导的“自然清淡”与道家的思想相合,充满着人生的哲学意味。 慢节奏的生活态度作为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异质元素却能博得人们的青睐,因为它让人们松弛神经、放慢脚步,来到一个宁静闲适的精神家园。
汪曾祺的吃食散文中,蕴藏着一种醇厚的生活境界。从容的饮食态度,以及能对饮食细琢详研的做法,它的背后,寄寓着一个安乐邦国的大背景,尤为重要的是,汪曾祺赋予这些饮食以风致,以光彩。汪曾祺所写的食物和口味,包含着人生的性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食物也就是体现了一方的人性。《苦瓜像瓜吗?》写以苦瓜自喻的“苦瓜和尚”石涛就寄寓了一点独来独往,不随流俗的傲气与禅意。
汪曾祺写饮食的态度也寄寓着人的胸襟与度量。“口味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酸西辣’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样。”这些食物平时虽颇常见,却仅是食品而已,经过汪曾祺的述写,这些食物便因之赋予了文化学的意义。
汪曾祺对现实人生始终采取一种“融”和“入”的态度,这种“惊人的化解,简直已经到了近乎宗教式的宽容”,它足以使冰山化成春水。 汪曾祺提出要“作文先做人”,汪曾祺对人对事有大度宽容的胸襟,在作品中,他不但从不将个人情感、观点、好恶强加于读者,而且还处处随机忠告读者应有海纳百川的气度: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
他的美食散文从各地各民族的饮食习惯谈起,提出应该对各地美食持包容态度,卒章显志,文末自然引申到对待不同文化、不同流派的兼容并包、融化新知的科学态度。
“一个文艺工作者、一个作家、一个演员的口味最好杂一点,从北京的豆汁到广东的龙虱都尝尝口味单调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舌尖上的中国》也与他有异曲同工之妙,食材无上下之分,讴歌劳动者,敬畏自然,感恩生活,传达出一种对待食物的原始态度。
四 二者都是以民间体验为基础,基于民间立场所作
汪曾祺美食散文的民间性首先体现在其自身的题材上,他以认同民间的方式,发掘出最具民间日常意味的存在形式——吃的种种方式和传承,为饮食立传。
其次,汪曾祺的美食散文里所写的食物是与民间百姓的生存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他在《故乡的食物》中所写的炒米、咸菜茨菇汤、马齿苋等无不如此。在《胡同文化》中,汪曾祺写道:“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生活要求并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 汪曾祺写的都是许多普通吃食的品类,这其间是出于他对民间创造力与其所显示的民俗文化的认同。在20 世纪文学史上,写吃的作家很多,比如写金华火腿的叶圣陶,雅舍谈吃的梁实秋等都是非常有名的,但他们都未免有点贵族气。而汪曾祺所写的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普通老百姓的饭桌上不可缺少的日常吃食。比如:炒米、焦屑、萝卜、豆腐、苋菜、荠菜、马齿苋、咸菜、豆汁儿。 他一再表白说:“有人以为他是美食家,其实他跟张大千一类的美食家是不同的,他不过是爱琢磨一些平常菜的做法而已。”这一语道出了他的真谛。
再次,从价值观层面来看,美食是与生命韧性有关的民间日常生活意象,因为对于中国老百姓而言,吃与生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汪曾祺赋予这些民间吃食以风致,以光彩,其中寄寓着一种深沉的生命境界。这种民间性表现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命价值立场。
汪曾祺的美食散文更多地表现了这些食物给民间带来的生活欢乐,其中包含着他对民间所蕴藏的恒常生命力的理解与把握。其意义在于为断裂的民间开拓话语空间的同时,也为民间的凡俗生活注入了一种情调。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可爱的食物,可爱的中国人!《舌尖上的中国》取材于平常百姓的生活,调动起了老百姓自己的记忆,诉诸于情感,让人们觉得既真诚又真实,这大概就是它成功的关键!
在21世纪的今天,《舌尖上的中国》将汪曾祺恬淡闲适的文化盛宴重新带到中国人面前,广受好评,说明美食文化的意蕴深厚久远,代代相承。
参考文献:
[1] 明红 《作家、美食家陆文夫记趣》,《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06期.
[2][4]林乃燊 《 饮食文化与文化的饮食》,《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3]罗勋章 《汪曾祺散文的民间色彩及其形成》,《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5]汪曾祺《汪曾祺谈吃》,北方文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82页.
[6][9] 胡笑梅《唇齿间的休闲时光——汪曾祺美食散文的文化价值》,《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年3月第1期.
[7] 张林《论传统文化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北华大学学报》2000年6月第2期.
[8][12]罗勋章《 汪曾祺散文的民间色彩及其形成》,《荆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0] 汪曾祺《五味:汪曾祺谈吃散文32篇》,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11] 刘明 《汪曾祺散文创作的民间性阐释》,《山东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传播逻辑是什么(传播语言学与传播语言研究的联系及区别)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