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综合论文

兰亭十三跋赵孟頫(赵孟頫兰亭序并跋文十则)

2023-01-12  本文已影响 129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赵孟頫 兰亭十三跋 用笔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载:“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他临摹功夫十分精深,这一点可与号称集古字的米芾相比。其酷爱二王书法,一生中临摹兰亭序不计其数。此次北上之行,因偶得兰亭序本,临摹之后,感慨万千,遂分数日写下超长跋文。因其超乎常人的艺术天赋和丰富的学识,他的跋文内容也相当丰富。其中有临帖体会鉴定,以及对于当时书坛现状的深刻思考,还有对于书法用笔用墨方法的解释,其中不乏流传千古的精辟论述。
  总体观之,对于这十几篇跋文的字体可分为行草、行楷和小楷。因为是跋文,加上子昂对于王羲之书法的喜爱之极,这些跋文写的相当精妙,有晋人之风,潇洒脱俗,温润尔雅。小楷笔笔精到,内含行书笔意,显得十分灵动,结体章法恰到极致,犹如天上繁星,自然天成,正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先抽取其中最经典一段加以分析欣赏。文曰:“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二十八日济州南待闸题”。
  此题跋书体为行楷。文中开始讲到书法贵在用笔,这也成为千百年来书法界奉为真理的语句。接下来讲到右军如何变体,随后学书之人把他的用笔方法奉为师法,千古流传。最后以齐梁时的书法时弊点到书法中“法”的重要性。虽短短数语,然而却道出了古今书法最重要的几个问题,故可知其对书法的理解之深以及对于书法的贡献。
  书法以用笔为上,实乃书法真言。我曾经看到一篇文章,内容是反驳此观点的。大意是说“用笔因人而异,因字体而异,怎能说为千古不易呢?”当时对此很是好奇,虽不赞同,但却也找不到其问题所在。随着学书时日越来越长,才渐渐明白子昂之意。尤其是最近细临怀素小草千字文之后,才真正领悟到何为用笔,后来写小楷也是如此,最显而易见的是转折之处,不论楷书还是草书,一个笔画的细微的转折就能看出这个人的学书出处,往高了说甚至能看出此人的学书水平。细观古代大家作品,便可得知。其次便是一个字的起笔和收笔,也可以看出许多。大家的作品中每一字的起笔和收笔各不相同,变化万千,如夏日之浮云,自然多变,绝非刻意而为之。而如果不善书,这几点都注意不到,也同样不会有如此造诣。细观书法史历代传承,便可得知笔法的传承,怎能说是因人而异呢?再者,因字体而异,也是不妥,习之书法五体后,方知其字体演变。从书法史中,可以了解到书法中五体都是想通的,不识篆书又怎能知其隶书用笔,不识隶书又怎知楷书用笔?又怎知行草用笔?初学书时,可能对此颇为不解,但当学书有些时日之后,对每种字体用笔加以分析,便可发现其中想通之处,此观点会不攻自破。
  子昂第二句讲到右军变体,其新体被世人历代追摹,为世人所称赞。然而最近出现一部分人打着创新的话语搞所谓的“现代书法”。他们总是想着应当如何“变体”“改形”,以求其“新意”,却不知何为“创新”,对于继承也只字不谈,只是想着从其他各种客观方面对其进行改变,对字形和字体进行没有任何意义的变形,以此来凸显自己的想象力,这对于很多没有接触过正规书法训练和审美的人来说,他们或许能够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但是当大家都明白之后,才会发现这种行为的无知。真正的经典是经过历史数千年的沉淀最后被世人所公认的,他就像北斗星一样,指引着人们在书法的道路上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历代人只有真正的在继承传统的道路上前行,才不至于迷失,才能抓住其中的精髓,才能有所创新。
  子昂第三局讲齐梁时人的书风,结字非不古,而缺少的是俊气。何为“俊气”?简而言之,“俊”意为“美”;意为“善”;意为“真”,这也是千年来中国书法美学的共同标准。如果能将其做到极致,则为一代大家,若能则其一二,加以提炼,也能扬名后世。因为这种恬静、雅致的书风是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的。自古做人提倡真、善、美,反对假、恶、丑,作书亦如此。然而现在有太多人为了眼前利益,吸引大众目光,将书法丑化了,以怪为美,以丑为美,把古老而又高尚的书法艺术搞得乌烟瘴气,与此同时还时不时的宣扬什么书法当学西方,认为笔、墨、纸、砚都应当抛弃,换为某些新工具,以求其“时代性”。此言可谓荒谬,说出此言论的人也更为无知,比之齐梁时人也更为可悲。
  由此,我们可知古法之重要,故子昂最后叹息曰“古法终不可失也”。其一生致力于矫正时弊的工作中,视其为己任,力扭宋末委靡书风,提出书法当学晋唐的观点,同时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终其一生,为中国书法作出了极大贡献。故元史载:“其以书名天下”。实不为过。
  参考文献:
  [1]宋民著∶《中国古代书法美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天白著∶《书法线条美的发现》,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陈振濂著∶《书法美学》,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4]邱振中著∶《书法的形态与阐释》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作者简介:赵盟(1988.10—)男,山东曲阜人,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三毛流浪记创作背景简单(三毛流浪记表现题材)上一篇: 歌剧原野里的主要人物介绍(《原野》金子人物形象)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