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综合论文

公共视角下的危机管理,社会风险及公共危机管理

2023-02-13  本文已影响 292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作者简介:赵清文,男,哲学博士,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伦理。
  现代企业伦理学认为,企业不但承担着为投资者创造利润的责任,而且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公共危机事件频发的当今社会,企业社会责任的担当对于公共危机管理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
  企业组织以营利为直接目标。无论从管理的主体、对象、目标、手段、后果等各个层面上看,公共危机同企业危机都有着一些明显的不同。然而,企业毕竟还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组织与公共危机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在公共危机的协同治理中,企业也是多元主体中重要的一元。无论是公共危机事件的预警、防范,还是紧急应对、恢复重建,企业都大有可为。对于企业组织这只趋利的“动物”来说,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企业伦理问题,核心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问题。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扎根于社会,从社会获取资源,在社会中销售产品。事实上,自古以来,企业或商人如何处理同国家、同社会、同公众之间的关系,都是一个被经常思考和讨论的问题。而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则是进入20世纪之后才出现的。尤其是20世纪50-60年代之后,由于企业力量和权力越来越大,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讨论也逐渐被引向深入。
  传统经济学的观点认为,作为经济组织,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追求利润的增加;企业利润增加了,则意味着社会财富总量的增长,也就表明企业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美国经济学家弥尔顿·弗里德曼就是这种主张的支持者。在弗里德曼看来,企业管理者的职责是接受企业所有者,即股东的委托来经营企业,为股东创造利润和财富,如果将企业的资金擅自用于利润追求之外的其它目的,就是在损害股东和消费者的权益。“企业仅具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在法律和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之内,利用它的资源和从事旨在于增加它的利润的活动。这就是说,从事公开的和自由的竞争,而没有欺骗或虚假之处。……公司领导人接受除了尽可能为自己的股东牟利以外的社会责任是一种风尚,而很少有风尚能比这一风尚更能如此彻底地损害我们自由社会的基础。”[1]按照弗里德曼的理论,企业的管理者只不过是作为资产所有者——即股东们的雇员,股东们关心的唯一一件事情,便是财务收益率。企业管理者要做的,就是为股东们负责,替他们打理好企业,赚更多的钱。当然,前提是必须要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则。除此之外,企业管理者没有权力再去承担其他的社会责任,因为如果他承担社会责任的“义举”减少了股东们的股息或利润,他就是在花股东的钱;如果他为了不减少利润而降低员工的工资和福利,他就是在花员工的钱;如果他用提高价格的方法来补偿股东或者员工的损失,他就是在花消费者的钱;如果定价过高企业销售额下降而在市场上无法生存,那将会使所有利益相关者受到损失。根据这种理解,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根本就无权去承担增加利润之外的其他责任。如果说除了财富的增长还要承担什么社会责任的话,那也只有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则。
  20世纪中期之后,另外一种观点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这种观点认为,企业不仅是经济组织,同时也是社会组织,在企业权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干预立法机关的立法和政府组织的公共决策的今天,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政治意义的组织。因此,除了考虑本企业的利润要求之外,企业还应当通过更加积极的姿态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公众的福利,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除资本收益最大化之外,还应当包括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尤其是在公共危机事件频发的形势之下,企业的社会责任,是社会公众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在这种理念之下,企业社会责任便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含义。“公司不应该只关注股东的利益,公司还应该对自己的员工、所在社区负责,为把涉及员工和社区的事情做得更好,公司甚至要奉献某些利润。”[2]29根据这样一种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企业所应履行的不仅仅局限于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各种义务,而且还“必须承担社会义务以及由此产生的成本”[3],通过融入自己所在的社区及资助慈善组织等方式,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实现。
  二
  那么,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人们为什么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呢?概括来说,主要出于以下原因。
  第一,社会环境是企业运行的基础,企业应当为社会环境负责。企业的生存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的支持,无论是资源的取得、优秀员工的提供,还是营销活动的开展和市场的开拓,都来自于企业的外部。稳定、有序、融洽的社会秩序,也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离开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的支持,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将会大打折扣。因此,尽己所能营造一个公正、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不但体现了企业对社会的报恩意识,同时对于企业自身来说,也是符合自己的利益的。不仅如此,企业的生产活动,都直接和间接地要借助于一定的自然资源,如矿产、燃料、空气、水等,这些资源本来不属于哪个或者哪些个人所拥有,而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企业利用自己所控制的资金和技术,取得了利用这些资源的优先权,并从中获取了利润。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也应当通过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给广大的社会公众以补偿,作为使用资源的代价。
 第二,社会公众期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现代社会中,企业并非有了生产经营能力就可以随意开展营利性的活动,而是必须取得社会的认可。通行的方式是,企业只有经过了公众的代理人——政府的批准,其经营活动才是合法的,得到社会承认和保护的;同时,依据法律程序,政府也可以随时停止企业的经营活动甚至将其解散。这样,企业和社会之间其实就达成了一种契约:公众许可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来获取利润,相应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必须经过社会公众的同意,其基本目的是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满足社会的期待。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公众的期待发生了变化,不再满足于企业仅仅是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产品和劳务,而是希望它们能够更多地担负起一些社会义务。“企业的自愿、自由处理或慈善活动或行为被视为责任是因为它们反映了公众对企业的期望。这些活动是自愿的,也就是说,是非强制性的,并非法律要求的,也不是寄予企业一般伦理方面期望的,只取决于企业从事这些社会活动的意愿。不过,社会确实期望企业多行善,慈善从而成了企业与社会之间契约关系中的一个构成部分。”[2]25在这种情况下被许可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才称得上很好地履行了契约。
  第三,当今的许多社会问题,都同企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企业应当为解决这些问题尽责。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企业获得了蓬勃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物质和精神产品需求的满足,做出了贡献,使得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充裕、越来越便捷。然而,在为人类造福的另一面,企业发展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公共危机局面的日趋严峻,同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正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造成了资源耗竭、生态破坏、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等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利益的问题;正是由于企业追逐利润的冲动,造成了贫富分化、劳资对立、失业人口增加、消费主义流行等威胁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的产生和加剧,很多可能并非出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本意。然而,无论是故意还是无意为之,作为责任者,企业都应当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尽一份力,从而阻止公共危机状态的恶化,减少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第四,企业有能力承担适当的社会责任。从总体上说,近代以来,企业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为其承当一定的社会责任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无论是从事慈善事业,还是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都需要一定的物质资料作为保障。尤其是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之后的“非常”状态之下,个人的积储、政府的预算都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巨大变故,这时候,如果企业能够挺身而出,对于遏制危机态势的发展,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加快社会秩序常态化的步伐,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是培养管理人才的摇篮,在履行某些社会责任方面,企业还具有人才优势。另外,在现代社会中,企业不但拥有着大量的资金和人才,而且还是先进科学技术的掌握者,在某些相关的社会问题的解决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问题的解决或公共危机的应对方面,企业拥有必需的资源、人才和技术,甚至在某些方面成为了垄断性的力量。社会不是某个人的社会,也不是某个组织的社会,每一个人和组织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中都担负着一定的职责和义务。作为“法人”,企业也是“公民”,在自身有能力和优势的领域,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义不容辞。
  第五,从企业自身发展来说,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自身的成长。承担社会责任不但是企业应尽的职责,是回报社会的切实行动,同时,从企业自身发展角度说,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来说也是有利的。在现代企业理念中,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积累的不仅仅是以物质财富表现的利润、资本和资产,同时还有公众的美誉度和品牌价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获得公众美誉度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变化,人们对企业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由单纯注重技术转向同时注重人的因素,由只看企业的经济效益到兼顾企业的社会形象。为此,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应尽的份内工作,而不应视为是企业的额外负担,否则,将会落得一个被人们看作唯利是图的结果,最终会抑制和影响企业的发展。”[4]一般来说,一个负责任的、能够积极参与社会问题解决、为社会整体的发展和公众的福利尽心尽力的企业,也是一个能够获得公众普遍欢迎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无论是在开拓市场,吸引优秀员工,还是获得更多的投资方面,都将得到公众更大的支持,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因此,在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危机频发的今天,尤其是在公共危机事件爆发时期,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说,有两种基本选择:一是借助危机所创造的“商机”,不择手段地推销自己的商品或服务,甚至不惜制造谣言,哄抬物价,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二是在危机中积极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尽己所能减少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勇于承担起救助和支援的责任,以提升自己的公众形象,在社会公众中形成良好的口碑。以上两种做法尽管都是从企业自身出发考虑问题,无疑,后者无论对于社会来说,还是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都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三
  企业社会责任的担当有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矛盾的缓解,从这个角度来说,其目标同公共危机管理是一致的。它既反映了企业的长远眼光和整体战略思维,同时也体现着企业优良的价值观、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追求。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但表现在企业在危机时刻的挺身而出,同时还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之中。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无论是对于公共危机的防范,还是危机事件发生后的紧急应对和恢复重建,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在企业社会责任中,诚实守信,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和服务,是最基本的要求。作为以追求利润为直接目标的经济组织,提供符合社会公众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对社会做贡献的基本途径,同时也是企业的利润之源,安身立命之本。在企业追逐利润的过程中,遵守法律和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是企业应当承担的最基本的责任。如果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唯利是图,违背道德,践踏法律,不但违背了社会对企业的期望,还会或多或少给社会秩序和公众利益带来损害。在企业违背道德和法律的行为中,不遵守诚实守信的规则是最突出、最常见的。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缺斤少两、坑蒙拐骗、偷税漏税,都是企业不诚实,违背承诺和契约的体现;偷偷地排放污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隐瞒工作对员工的身体危害,以强凌弱侵害或者剥夺社区居民的合法利益等行为,也反映了企业缺少诚实守信的意识。在当代社会中,商品化和市场化的浪潮使得公众对企业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企业的权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信息的传播也越来越迅速和便捷,企业唯利是图的不诚信之举,不但对于企业的信誉和长远发展是一个隐患,还极有可能危害公众的安全和利益演化为公共危机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双汇冷鲜肉事件,以及近年来因矿权、产权等引发的越来越多的突发群体性事件等,都同企业唯利是图,缺乏诚信意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从公共危机管理的角度来说,企业诚实守信,守法经营,恪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要求,不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减少社会危机、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应尽的责任。
 其次,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必然是一个真正能够做到以人为本的企业。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企业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只是用以满足人的需要、为人服务的工具而已。相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利润需要,人才是目的,才是根本。因此,一个真正从社会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能够担当社会责任的企业,也应当是一个能够做到以人为本的企业。企业的以人为本意识,首先体现在对待企业员工的态度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标,职业生活是一个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一个企业将员工仅仅是当作获取利润的工具,将员工固着在生产线上,那么员工技能、人格的发展必定会受到限制。一旦员工因种种原因离开了原来的企业,离开了原来的生产线和熟悉的工作,可能就会因没有其他的技能和优势而生活无着,陷入困顿之中。中国企业在市场化的过程中,由于改制等原因造成了大批工人下岗失业,对于一些年龄已过中年的工人来说,由于缺乏其他的技能和心理上的准备,生活马上陷入了困境,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秩序不稳定的重大隐患。这种局面的形成,可以说同以往企业将“工人就是主人”只是作为空头口号,没有重视职工的全面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当一个企业或产业落后于时代要被社会所淘汰时,曾经同这个企业命运相关、结为一体的人也被社会淘汰了。在一个负责任的企业看来,企业不仅是出产品的地方,而且还是培养人的地方,应当着眼于员工长远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来不断提高员工的技能,使得员工的能力素质能够大体同社会的发展一致;同时,还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安全的劳动环境和优秀企业文化,让员工在身体状况、精神面貌、心理状态、文化素养上都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不要使员工异化为机器的附庸,而是作为一个各方面都能够健全发展的人。在社会发展步伐越来越快、社会形势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的前途、员工的命运都存在着很多难以预知的因素,如果企业将员工仅仅作为工具,把员工捆绑在企业这架战车上,形势一有改变,将极有可能推动危机状态的恶化,或者造成新的危机产生。
  企业的以人为本意识,除了体现于对待本企业员工的态度上之外,还反映在它处理同社会、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上。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某种需要,使公众的生活更加充裕、便捷和安全。企业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目标只能是促进社会成员身心某方面素质的提高而不能违背它,更不能损害消费者或者其他相关者的健康和安全。这也是对一个负责任的企业的基本要求之一。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企业追逐利润贪欲的驱动,为了一时的利益,经常会发生一些置消费者生命安全于不顾的事情,假酒、假药、有毒的食品、无限制地使用食品添加剂、销售过期变质食品、产品安全性能低下等现象屡屡曝光,其中很多导致了消费者死亡、残疾等严重后果,甚至直接引发了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在今天的市场上,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在不断降低,小到萝卜青菜,大到火车机车、桥梁楼房,在社会公众心目中都充斥着强烈的不安全感。从表面看,这些问题都是一些产品质量问题或者生产工艺问题,被曝光的或出了问题的企业也常常以此为自己辩解。事实上,从深层说,这是一个企业和企业的管理者有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问题;在同利润的权衡中,是不是真正把人的生命和安全摆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如果全社会的企业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把人的需要、人的生命和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思考问题、进行决策,相关的社会问题和危机事件必将会大大降低。
  再次,企业社会责任中,内在包含着对自然环境的责任。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托和原料、动力的来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不仅要直接或间接地向自然界索取原料和能源,还要将生产经营所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之中。同时由于企业能力巨大,对自然界的影响也往往是迅猛、剧烈的。近代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人为与自然因素结合的公共危机事件的频发以及自然灾害的人为化,大部分其实都是企业活动的结果。企业无论是对其所在的社区的环境,还是对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还在继续着。从小范围来说,企业的生产活动在很多地区造成了植被破坏、河流干涸、水源污染、土地毒化、空气污染等恶劣后果,扰乱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甚至导致了一些区域内某种致命疾病的多发或流行;从全球范围看,企业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资源耗竭、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气候反常、热带雨林减少、物种灭绝等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随着生态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对于企业来说,只要生产经营活动不停止,就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企业完全可以通过节能减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技术性手段,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或者通过优化工厂布局、改变投资方向等途径,实现与自然环境冲突的最小化。同时,对于一个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企业来说,还可以通过积极的努力,去改善所在社区的自然环境,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这无论是对于社会来说,还是对于企业自身来说,都是有利的。
  最后,企业的善举,将会大大推进公共危机管理目标的实现。慈善原则是企业社会责任讨论中最早提出的原则之一,同时也是一个贯穿于社会责任理论始终的原则。20世纪20年代,西方企业界中就曾经兴起了一场名为“社会良心”的运动(The Community Chest Movement),在这场运动中,许多企业以及企业的管理人员、雇员都踊跃面向社会进行慈善活动,对穷人或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提供帮助,资助了一大批教堂、公寓、医院、学校、图书馆等。在当时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发展面临重重困难的局面下,企业界的这一义举对于缓解社会矛盾、避免社会冲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西方企业管理学中,流行着这样一个观念:与其等到社会问题发生了再去治理,不如通过自身努力去避免问题的发生;与其劳神费力去对付社会动乱,不如对因失业等原因需要救济者提供帮助。在这种理念下,企业参与社会慈善活动,为社会问题的解决尽己所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种做法,既有利于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对于防止贫富差距过大、缓和社会矛盾、避免危机状态恶化、防止公共危机事件发生,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之后的紧急应对和恢复重建中,企业的善举对于危机管理目标的实现,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之后,不但需要在短时间内动用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应对和恢复正常秩序,还需要通讯联络、交通运输等基本保障的畅通。如果仅仅凭借政府或者危机事件事发地的群众力量,很难及时地将公共危机事件处置所需的物资和条件准备得非常充分。而企业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如果能够积极参与,将会大大推进公共危机事件有效处理的进程。近年来,我国企业担当社会责任,参与公共危机事件应对和处理的意识和热情不断增强,在许多公共危机事件中,都活跃着一些企业的身影,或者无偿捐助资金物资,或者提供交通通讯等基本保障,或者为危机事件受害者的安置尽心尽力。在一个社会中,企业慈善活动的广泛开展,可以说是这个社会中企业从整体上走向成熟的标志。
  总之,在公共危机事件频发的今天,企业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参与到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之中,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对于社会和公众,都是有利的。政府组织应当积极支持和引导,以帮助企业主动参与其中,提升公共危机管理和应对的效率,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所受到的威胁。并通过这样一个契机,在全社会培养优良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以推动企业的成长和成熟,并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张瑞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44-145.
  [2]卡罗尔,巴克霍尔茨.企业与社会:伦理与利益相关者管理[M].黄煜平,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罗宾斯.管理学[M].黄卫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96.
  [4]苏勇.管理伦理学[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8:266-267.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试析佛教的独特理念& # 039;s & quot光就是美& quot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