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小编香香为大家带来以下文章:
春日偶成
《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歌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诗歌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注释】
⑴偶成:偶然写成。
⑵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指中午的太阳。
⑶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靠近,依靠。随,沿着。 川:瀑布或河畔。
⑷时人:一作“旁人”。 余心:我的心。余:一作“予”,我。
⑸将谓:就以为。将:乃,于是,就。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译文】
韵译
云儿淡,风儿轻,时近春日中午,
傍着花,随着柳,我向河岸漫步。
这惬意的春游呀,人们并不了解,
将会说我忙里偷闲,强学少年童。
散译
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程颢任陕西鄠县主簿时春日郊游,即景生情写下来的。诗人是宋代有名的理学家,长期困在书斋里,少有闲暇宽怀的时候。一旦走出书斋,回到大自然中,便觉得格外爽快,那种怡然自得的心情不言而喻。
【赏析】
日近中天,云淡风轻。淡与轻是天气,更是心境。诗人穿越花草,擦身柳条,跋涉前川,触目皆是游春之乐。这快乐看似源于春日风物,其实由内而外,源于一颗哲人的“心”,因而诗人说“时人不识余心乐”。程颢以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风云花木,是天地之仁。若能超越万物区别之心,便能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仁、有美。哲学的思力终将回归生活,返璞归真,外发为一派少年般的快乐。
这与曾点相似,孔子问学生们的志向,他最喜欢曾点的回答:“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程颢赞美曾点说:“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他认为,曾点的“乐”源于充盈饱满的内在和对大道周流的领会,“胸次悠然”,“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阙。故其动静之际,从容如此”。程颢的快乐心境与之相似,“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乐其日用之常”。明道先生用诗歌来表达快乐,凡人如你我何不用生活来践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