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全球的中国乌鸡,是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和宝贵的特色资源。做大做强乌鸡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全县人民的夙愿,也是历届县领导追求的重点发展目标。但因受到市场竞争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该产业规模发展缓慢。针对乌鸡产业所面临的困境,笔者深入全县乌鸡养殖和加工工业,通过“找问题破难题”,就培育壮大乌鸡产业提出几点对策。
一、乌鸡产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乌鸡迎来了新的发展的机遇,到2000年,乌鸡饲养量达到2000万羽水平,一大批乌鸡加工企业应运而生,形成8大系列130多个品种,年加工消化乌鸡400多万羽,产值超亿元,成为我县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为全县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作出过巨大贡献。
2001年以后,由于受价格持续低迷的影响,乌鸡的发展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饲养量骤然下降。尽管目前全县仍保有1家乌鸡原种场,11家乌鸡养殖场,1家以乌鸡入药的制药厂,5家乌鸡酒厂,70多家乌鸡产品营销企业,乌鸡产品涵盖养殖、饲料加工、食品加工、医药、保健食品、酒类生产等多个行业。但从整个乌鸡产业来说,规模在不断萎缩。目前,乌鸡种鸡存栏不过20万羽,年均饲养量不足500万羽。
二、制约乌鸡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品种保护意识不强,饲养方法不科学。九十年代全国各地到来引种乌鸡,引走的都是纯种乌鸡,使种质资源流失,导致全国各地到处都是用乌鸡在当地进行杂交繁育的杂交乌鸡,原种的乌鸡反而没有销路。加之,改革开放初期,随着乌鸡价格不断攀升,本地一些养殖户急功近利,掺杂使假:一是使用激素饲料,促其疯长,降低了乌鸡的品质;二是大量引进杂交乌鸡,挤占了正宗乌鸡的发展空间;三是以利为先,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损毁了乌鸡的形象。
(二)外地大型禽类养殖企业的兴起,打压了乌鸡的生存空间。一是成本较低的杂交乌鸡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使消费者难识庐山真面目,挤占了乌鸡销售市场;二是乌鸡的生长周期长、体态矫小、料肉比低、饲养成本高,无法与杂交乌鸡竞争市场,更不用说与饲养低风险的孵化、防疫、回收一条龙服务的大型禽类养殖企业竞争。
(三)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多年来,乌鸡的销售主要以活乌鸡、速冻冰鲜乌鸡、礼品包装的鲜蛋为主,不利于长途运输和保鲜,且附加值低,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制约了新的销售市场的拓展。尽管全县现有7家乌鸡加工企业,但由于投入不足,要么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低,要么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开发不力,使乌鸡的加工转化一直停滞不前,自然无法带动整个乌鸡产业的发展。
(四)投入不足、研发滞后,品牌优势难发挥。多年来,各级领导一直把乌鸡当作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了优惠政策,2009年以来县财政每年给予了1o0万元的资金扶持。但作为一项产业来说,总的投入仍然是杯水车薪。一是在拓展销售渠道和占领市场方面办法不多、投入不足。主要是政府投入受财力所限,企业因规模小不愿投入,只想搭车赚钱,使乌鸡品牌优势难以发挥;二是乌鸡现有系列产品因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低,早已无法适应市场需求,而且在新产品的研发上又缺少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支持,乌鸡的营养、药用价值没有得到应有挖掘,使乌鸡的加工转化能力停滞不前。
(五)侵权严重,维权乏力。乌鸡因其特有的营养、药用、观赏价值誉满全球,吸引了国内众多养殖和加工企业的眼球,有些企业盗用乌鸡的品牌,大肆养殖和加工杂种乌鸡及其衍生产品销往市场,就连本市范围内的一些地方特产供应商也以低价的土鸡蛋冒充乌鸡蛋包装销售,挤占了乌鸡市场,损毁了乌鸡声誉。为了打假维权,有关部门也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工作,乌鸡办还拨出经费制作了正宗乌鸡防伪标识标志并启动了防伪查询系统。但因“乌鸡”商标目前只适用于活体鸡上,乌鸡蛋又没有简便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使打假维权工作难有实质性成效。
三、培育壮大乌鸡产业的几点对策
(一)挖掘乌鸡的营养、药用价值,研发新产品,用科技振兴乌鸡产业。目前充斥我国市场的肉用鸡种,虽生长快,但肌纤维粗、肉色发白、肉中含水分多,无鲜味。而乌鸡营养丰富,肉质细嫩,鲜味强,一直被列为营养珍品。由于乌鸡生长期长、个体小,在低端消费市场上不占价格优势。但作为药用、营养保健品,则大有前途。据国内外专家研究表明,乌鸡肌肉和内脏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血糖、血钙等营养成分,其氨基酸种类齐全,鸡肉和鸡皮可提取纯度较高、具抗衰老作用的黑色素,乌鸡蛋蛋黄所含卵磷脂也比普通鸡蛋高,而卵磷脂具有保护心脏肝脏、促进婴儿大脑发育的功效,是配制营养补品较为理想的材料,乌鸡血的提取物是未来攻克癌症治疗困境的良药。因此,我们应在乌鸡的营养保健、药用价值上做文章,采取与科研院所联姻、利用科研院所的人才、设备和技术研发营养保健、药用等新的系列产品,投放市场将会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可以提高乌鸡知名度,带动乌鸡及其它衍生产品的消费,促进整个乌鸡产业链的振兴。
(二)组建乌鸡产业发展集团,打造产业航母。整合现有乌鸡生产和加工企业资源,组建乌鸡产业发展集团,打造乌鸡产业航母。利用科研检测数据制定乌鸡衍生产品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从饲料种苗供应、禽病防疫、价格定位、产品销售等方面规范市场秩序,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降低产销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让乌鸡系列产品进入大型超市,占领大中城市。
1、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功能。通过整合兼并、内引外联的办法,引进并着力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帮助他们上规模、上档次,做大做强,力争到20××年,全县拥有年加工能力300万羽以上,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乌鸡省级龙头企业1家,年加工能力100万羽以上,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乌鸡市级龙头企业3家,确保乌鸡系列产品能够占领省内外市场,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发展专业化合作组织,提高饲养户组织化程度。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创建一批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架起从生产到销售的桥梁。同时,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与养殖农户结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让乌鸡专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对接,提高饲养户市场化、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促进乌鸡产业的发展。
(三)加大宣传力度,保护并弘扬乌鸡品牌优势。
1、做好宣传推介工作。一是通过财政支持、企业筹资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大乌鸡药用价值、营养保健价值的宣传,为消费者建立市场信心;二是鼓励加工企业走出去,参与大中城市举办的农产品交易会、展销会、博览会,加强与外界沟通,提高乌鸡知名度;三是大力提炼乌鸡的饮食文化和保健文化,提高宣传效果。
2、加大打假维权力度。打假既是一种保护手段,更是一种宣传手段。为此,一要建立打假维权网络,在各地聘请打假信息员,对提供打假信息者给予奖励;二要切实维护“乌鸡”商标的专用权,对那些没有使用乌鸡做原料的药厂、保健品厂、酒厂等生产企业,而其产品说明或标识有“乌鸡”字样的,要采取法律手段予以打击,并在各类媒体上公布打假成果,震慑造假人员,达到宣传、保护目的。
(四)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高乌鸡产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充分利用农业扶持政策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同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按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标准,加快乌鸡生态科技园和乌鸡养殖示范基地建设,使之成为融高效生态养殖、产品精深加工、科学技术研究于一体的样板区,从而带动全县乌鸡产业的发展。
返回调查报告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