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人民币成功加入SDR等事件都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带来积极影响。近两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但整体上依然保持稳中有升,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20年11月,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更宽广的舞台。再加上德国、法国以及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中国已有6个人民币计价期货品种挂牌交易,A股和债市被全球各大主要指数悉数纳入等,都成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1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发行的货币可以跨出国门流通并成为国际公认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货币国际化不仅可以体现一国的综合国力,还可显著增加其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促进一国的投资与贸易,并可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因此,随着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程度逐渐加深,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
1.1跨境贸易结算
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的颁布,标志着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正式启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5个城市成为首批试点城市,2010年6月扩大到20个省市,2011年8月最终推进到全国范围。由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可以降低汇率波动的风险,也越来越被周边国家所接受,与这些国家之间的人民币结算规模逐年递增,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周边国家逐步加速推进,如图1所示。我国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已经开始稳步发展,2018年5月2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二期)全面投产,截至2019年末,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受理范围已经覆盖167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银行法人机构,参与者达到936家(其中直接参与者33家、间接参与者903家)。
1.2双边货币互换
在我国人民币国际化推行进程中,中央银行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合作,陆续签订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为我国与这些国家双边贸易提供便利,使双方在贸易中不会面临汇率波动的风险,并有利于加深双方在经济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和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28个仍然有效)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协议总金额超过3.411万亿元人民币,极大地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3“一带一路”倡议
总书记于2013年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倡议,即“一带一路”倡议,其沿线贯穿欧亚大陆,东临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策合作,构建互惠互利的共赢模式。2020年前三个季度,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仍达到6.7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率为4.8%,高于我国同时期的对外贸易总体增速。此外,根据商务部每年公布的数据,2014—2019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值总额累计超过44万亿元,年均增长达到6.1%。由此可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人民币的计价、交易、结算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如图2所示。
1.4加入SDR货币篮子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的一员,标志着人民币正式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目前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为10.92%,排在美元和欧元之后,位列第三位,如图3所示。加入SDR货币篮子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中国正在进一步融入全球金融体系,也体现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社会越来越希望中国在国际上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目前全球已有70个国家和地区把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美元储备数量与全球官方外汇储备资产数量之比已降至60.46%,而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其他非美元货币储备有了逐步的增加,国际货币体系逐渐走向多元化。当然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从历史上看,绝大多数货币在其国际化进程中,都可能会面临各种问题,故人民币的国际化过程也将充满挑战和风险,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特里芬难题”。
2货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特里芬难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成为国际上实力最为雄厚的经济大国,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确定,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正式建立。它的核心内容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由美元来充当唯一的国际货币。美国耶鲁大学特里芬教授在1960年指出这样一个悖论:美国需要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地位,这样美元才能源源不断地流向国际,以满足各国持有、结算的需求。但作为国际货币要维持全球对美元的信心,需要保持美元的币值稳定,这就要求美国能够持续维持经常项目的盈余,也就是贸易顺差。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成为贸易顺差国和逆差国,这一悖论就被称之为“特里芬难题”。而现实也验证了特里芬的预见,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的国际收支逐步开始恶化,美元贬值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并引发了资金外逃的狂潮。在此背景下,尼克松总统被迫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实施“新经济政策”,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此宣告正式结束。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牙买加体系于1976年建立并一直持续至今。该体系的特点是采用国际储备多元化,美元已不再是唯一的国际货币。但这一体系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特里芬难题呢?从现实情况来看,能在国际储备中获一席之地的也只有极少数货币,其中美元依然占据绝对优势,这造成全球经济对美元的过度依赖。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进出口贸易份额明显降低,贸易地位迅速下滑,贸易逆差逐步扩大,2019年全年逆差达8532.28亿美元;而2020年前11个月,美国的贸易逆差已经成为影响美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2007年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就是典型的例子,如图4所示。此外,当前这种多元化储备制,国际清偿力的需求仍然依靠这些货币的逆差输出来满足,那就必然产生与货币稳定性需求的矛盾。由此可见“特里芬难题”并非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有问题,而是一国货币走向国际化进程中都要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同样绕不开“特里芬难题”: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中国就需要通过贸易逆差向全球大量输出人民币,但为了维持人民币的汇率稳定,流出境外的人民币数量又必须是有限的。针对“特里芬难题”,在保证人民币用于国际间结算、投资、储备功能的前提下,我国究竟如何才能保持人民币币值和信用的稳定呢?
3人民币国际化中“特里芬难题”的应对措施
根据以往经验来看,一国货币占国际支付交易与投资储备达到一定比例以上时,“特里芬难题”带来的影响才会更大,而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尚处于初级阶段,重点应当放在提高人民币资产的安全性方面,保持国际贸易顺差,使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人民币具有足够的信心,从而更加主动地去接受和使用人民币。但在此基础上要如何输出大量的人民币以满足国际结算、储备等需求呢?我们可以学习美国、日本等国的经验。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通过“马歇尔计划”赠款130多亿美元来帮助欧洲进行战后重建,这一计划当时成功地在欧洲扩大了美元的使用;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着力发展对外援助以推动日元国际化,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国也完全可以通过增加对外援助、投资的方式源源不断地向国外输出人民币,有效提高境外人民币的流动性。
3.1逐步扩大人民币对外援助规模
在人民币国际化推动进程中,我国一直致力于不断拓宽人民币对外输出的渠道,其中对外援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根据财政部预算司每年发布的中央财政支持表中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每年提供的对外援助资金规模处于稳步上升趋势,从2007年111.54亿元到2019年的215.28亿元,2020年的对外援助预算数也达到了204.76亿元人民币。虽然我国的对外援助数据最近十几年逐步稳定上升,但其占GDP的比重并不高,2019年为0.022%,而一般发达国家对外援助占GDP的比例一般在0.2%左右。要通过对外援助推动人民币在国际中的使用规模,进一步发挥其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我国的对外援助规模与比例可以进一步稳定提升。
3.2积极推动人民币对外投资业务
对外投资有利于增加人民币跨境循环规模,激发境外人民币需求,并对人民币境外使用规模的扩大起到积极作用。货币国际化一定会伴随着本国对外投资的增多,以提高该货币在国际上的规模和地位。根据我国商务部每年发布的数据,中国对外投资一直处于稳定上升的状态,2009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全年为433亿美元,到了2019年全年为1106亿美元,2020年前十个月已经达到863.8亿美元。尽管我国对外投资额每年都在稳步提升,但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后续仍应加大对外投资力度,积极推动我国银行和企业进一步走出去,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可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3.3依托“一带一路”及亚投行的建设扩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
要想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就要加大本国货币的贸易支付使用量,由于我国在亚洲区贸易中具有较高的主动权,并且长期处于贸易逆差,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贸易结算、项目投资、金融支持等方式提升人民币的影响力和货币公信力,从而推进人民币在亚洲区域的使用。此外使用人民币为“一带一路”相关建设项目提供流动性支持,通过成立多边金融机构(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绸之路基金等)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并开发人民币融资工具,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沿线国家的认可度,这样可以先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再逐步扩大沿线国家人民币的跨境自由使用,然后逐步扩大使用范围,最终覆盖其他国家。
3.4逐步完善国内金融市场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仍不够完善,金融自由化程度尚不能满足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需求。因此,要积极推进境内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构建,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国际经济新形势。首先,金融市场的开放是大势所趋,但开放过程需有条不紊地进行,一方面鼓励符合资格的企业积极走出去,另一方面适当降低准入门槛,逐步允许符合条件的国外金融机构或企业走进来;其次,促进金融市场及各子市场协调发展,推进多元化金融产品,开发更多的货币工具品种、债券种类等;最后,逐步完善金融市场机制,提升监管水平,制定一系列有效的制度来保证市场的规范运行。
3.5进一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
资本项目的开放程度直接影响着人民币的自由流动,是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必要条件,正确掌握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程序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战略意义。当前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不断提升,但与国际相比仍有较大的推进空间。需要注意的是,资本项目的开放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把握好节奏与力度,盲目地推进会给国内的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风险。我们追求的是审慎、渐进、有层次地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进而扩大境外投资者的投资品种与规模,在相关市场发展成熟、具有相应监管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加人民币境外自由流通的程度。
3.6防范人民币国际化风险
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有可能带来一些风险,如开放金融市场与资本项目可兑换可能带来的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及汇率风险等,所以如何防范与化解这些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能以危害国内金融市场安全为代价,所以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人民币国际化的节奏,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框架。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日渐强大,人民币国际化不仅符合我国利益,还要符合世界利益。作为目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应承担更多的国际业务,承担大国责任,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建设,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分担单一主权国家货币所面临的压力,缓解“特里芬难题”,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但同时也要注意在推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要立足服务本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量力承担国际责任,只有适度的人民币国际化才可以既能避免“特里芬难题”,又符合我国国家利益。
参考文献
[1]谈俊.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J].全球化,2019(03).
[2]史育龙,卢伟.“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对外援助和开发合作进展、问题及推进策略[J].经济研究参考,2018(02).
[3]李建军,朱菠兰.人民币“入篮”SDR后的国际化之路[J].清华金融评论,2016(10).
[4]李世安.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特里芬难题[J].世界历史,2009(06).
[5]冯叔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特里芬难题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8(04).
[6]王芳.人民币崛起:破解“新特里芬难题”[C].国际货币评论2013.
作者:杨晓焱 单位:江苏开放大学商学院
返回贷币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