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道德论文

泰国佛学经典语录(泰国的佛教文化精髓)

2022-12-29  本文已影响 576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谚语是人类文化最古老、最有价值的表现形式之_,是纷繁复杂的人类生活图景的活化石。泰国丰赡的谚语大量存在于泰国文学作品、民间故事及曰常口语中。有关泰国谚语的研究,著述颇丰,但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谚语语料的收集整理与词典的编撰、谚语的语言特色和文学特征分析以及谚语的认知研究等方面,有关泰国谚语文化内涵的研究成果却为数不多。谚语作为泰国主流文化世俗化的体现,承载着厚重的佛教文化思想精髓,探究泰国谚语蕴涵的佛教文化内涵是泰国谚语文化内涵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佛教在泰国的传播及其对泰国谚语的影响


  据泰国学者推测,小乘佛教于公元前2~3世纪就已传入当今的泰国佛统地区。13世纪,泰人的第一个政治国家素可泰建立之后,小乘佛教得到泰族统治者的大力推广。当时的泰民族以农耕生产为主,宗族尊卑等级制度森严,实行一种“萨迪纳”制度。拥有400莱以上土地者为“乃”,即“官吏”阶层;拥有的土地不足400莱者为“派”;拥有土地最少者为“塔’。“派”和“塔”均为当时泰国社会的依附民,是泰国社会的“沙门”阶层。‘沙门”即贫民、普通百姓的意思。对于“沙门”阶层来说,解脱是他们的本能追求。同时,由于长期以来泰族人处在信仰印度教的吉蔑人的统治下,在奉行种姓制度的印度教文化中,全体泰人均属于被压迫和剥削的“沙门”阶层。所以,泰族统治者也有追求解脱的强烈欲望,他们需要推翻异族的统治,树立泰族统治者真正的尊威。佛教哲学思想满足了当时泰族统治阶层整合泰民族思想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求,佛教因此在泰国泰民族中广泛传播。佛教教义不断深入民心,佛教最终成为泰国的国教,佛教文化也因此成为泰国的主流文化。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得以构建和传承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同时,人类文化又无时无刻不对语言产生制约作用和决定性的影响。谚语是语言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在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方面具有典型性,是_个民族主流文化的世俗化体现。佛教传入泰国并最终成为泰国的国教,佛教文化也因此成为泰国的主流文化,并对泰国谚语的传承及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诸多反映泰国民众生产生活和道德观念的谚语,在大量地吸收了佛教文化思想精髓之后,以更加顽强的生命力在泰民族中广泛传播,并成为泰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佛教传入泰国并被泰国民众接受之后,佛教文化对泰国谚语的产生及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大量蕴涵佛教哲学思想的谚语得以形成并被一代又一代的泰国民众传播。无论是在古籍或文学作品中保存的还是在民间流传的谚语,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演变,都被深深地打上了佛教文化的烙印,这些承载着厚重的佛教文化思想精髓的谚语,在泰民族民众中的广泛传播,对泰国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及泰民族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观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二、泰国谚语中的佛教三业思想


  佛教在泰国得到大力传播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佛教哲学思想对泰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果业报思想作为佛教主要教义,不断渗透到反映泰民族生产生活的谚语中,使这些谚语内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此外,还有很多谚语则直接来源于佛教的三业思想,随着佛教在泰国传播的不断深入,这些谚语也被广泛传播于泰民族民众中,成为泰民族家喻户晓的人生哲理。


  三、业即身业、口业和意业


  “业”梵语为“羯磨”就是做事的意思,也就是行动、行为,并被认为是一切众生流转生死的动力。做一件事先有心理活动,是意业;后发之于口,为口业;表现于身体上的行动,为身业。佛教认为,有因必有果。三业中任何“业”的产生,都会引发相应的后果。就主体而言,善业引来善报,恶业招致恶报。就客体而言,善业结出善果,恶业结出恶果。因此,业在给施为者带来善恶报应的同时,也会给他人及环境带来幸与不幸。所以,业的善恶与否不仅仅是个人修习的事情,而且是关乎社会伦理道德的大事。


  泰国地处亚热带,古代泰国经济以农业为主,渔业为副。正如素可泰石碑所记录的“田里有米,水中有鱼”。泰国长期以来的农业生产以稻作生产为主,阿努曼拉查东等泰国民俗学家都认为泰族文化是“农业文化“稻米文化”。泰国诸多的古谚语是泰民族农业生产生活经验的高度总结和凝练。如“番种多少、收获多少”,旨在提醒人们只有抓住播种时节的好时机,多付出劳动,才能在收获的季节获得更多的收成。古代泰国人口稀少,在原始农业生产时期,牛作为生产工具的一种,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人力资源的不足,因此产生了很多与牛有关的谚语和俗语,如“谁的牛,进谁的圏“牛丢失才围栏’、“牛不吃草,别强揿牛角“削尖牛角让其相撞’、“看牛观尾,察女看母”等。随着佛教在泰国的传播及其被泰民族广泛接受1番种多少、收获多少’、“谁的牛,进谁的圈”等古农谚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佛教所宣扬的世间万物都是缘起缘生的,每一种事物和现象都是由特定的原因所引起的,而无论何种原因也都势必会引出相应的后果,所谓因因相缘,果果无终。


  谚语“好人魔鬼保护,坏人进地狱”是泰民族原始宗教信仰渗入了佛教文化因子的产物,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即佛教宣扬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教和婆罗门教传入泰国之前,泰国民众大都崇尚民间信仰。民间信仰即民俗信仰,鬼神信仰是民间信仰的主要内容。泰人把鬼分为善鬼和恶鬼,善鬼和恶鬼以其保护或加害人类来区别,正如阿努曼拉查东所说:‘如果进一步解释‘鬼’这个词,鬼就是超乎人类之上的一种神秘的东西。因此,鬼有一种超人的能力,也可以给人带来祸福。”


  此外,还有大量蕴涵佛教因果业报思想的谚语直接来源于佛教教义或由佛教教义演变而来。如“行善得善,作恶得恶‘好人落进水里不会被冲走,掉进火里不会被烧“如影随形’、“不在现世中行善,就别想在来世上天堂”等,这些谚语旨在警醒人们自觉奉行善道,不做恶业“诸恶莫作,奉行善道”的思想导向既属于佛教伦理道德范畴,也符合世俗的伦理道德规范。这些谚语在泰民族民间广泛传播,为大众普遍接受,在泰民族社会中发挥了极佳的教化功能。


  口业是三业的主要内容之一,泰国有丰赡的谚语强调了口业造作重要性的。口业(也称语业)与身业一样,也有善恶之分。与身、口、意三业相联系的“十善”中有四善与口业相关联,即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口业与果报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渔业是泰国生产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渔业在泰国经济中的作用仅次于农业,尤其在泰国南部,从古至今泰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渔业,因此产生了很多来自渔业生活的谚语,其中不少谚语是与口业有关的,如“水暖鱼活,水冷鱼死”“巴墨鱼死于嘴巴”等。艾格拉?吴东鹏的《泰国谚语词典》中对“水暖鱼活,水冷鱼死”的解释为:冷言冷语会伤人心,也就是说该谚语是用于强调口业重要性的,其表达的意思与汉语谚语“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相同,即水于鱼如同言语于人_样重要。善言暖人心,恶语给他人带来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巴墨鱼死于嘴巴”巴墨鱼喜欢把嘴巴伸到水面外呼吸换气,渔夫看见就把它给抓了。巴墨鱼被抓是因为嘴巴露在外面。后来,这句谚语用来形容人说话不文雅,会引起别人的讨厌或给自己带来恶果,意在警示人们遵守佛教教义中“不恶口”的戒律。


  在泰国谚语中,有关口业的谚语可谓不计其数。“口(言语)为第一,数字第二,文字第三,善恶是徽章”泰国人认为言语比数字、文字等其他任何东西更重要,旨在强调口业的重要性,希望引起人们对口业的重视。口业有善恶之分,从言语上作善业是泰国人民的重要价值观之_。泰国人民与人交谈时,话语轻柔、甜美,每一句话都充满对受话人的尊重与爱戴。“善言”是泰国人民教育子孙的重要内容。“善言”有善拫“恶言”会使自己和他人遭受损失与不幸。又如“善言是嘴巴的财富“善言是财富“恶语害己、伤人”“言多必失,沉默是金”等谚语均强调口业造作的重要性。善言、慎言不仅是佛教教义,也应该是遵守伦理道德者的必修之课。艾格拉?吴东鹏的《泰国谚语词典》中收录的谚语:“浑水在里,清水在外”也是与口业有关的,其解释为:把怨恨埋藏在心里,把友善的语言表达给别人,该谚语旨在提醒人们把一切不愉快、怨恨、不满的情绪都藏在心里,口业作为表业,是可以被人们感知到的,所以作业者应将愉快、积极的信息通过口业传递给受话者。“墙有耳,门有缝”也说“窗有耳,门有缝”“家里之事不外传,外面之事不带到家里”等谚语,蕴含的文化内涵即佛教宣扬的十善业之“不两舌”即不搬弄是非。口业是因果业报的主要内容之_,泰国人民非常重视口业造作,他们一方面非常注重自己的行为,身体力行地奉行善道、做善事,同时,他们也非常注重自已的言语,正言、善言、慎言是广大泰国人民奉行的社会伦理道德标准。


  业由心造,业随心转。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有意志力的推动,假若没有意志力的推动,就无身业、口业可言。佛教非常重视意业,即无表业。认为无表业虽然深藏于主体的内心,但它是发动身业、口业的基础,身业与口业的种种表业造作,都是由意业这个无表业引发出来的。经部业力存在说甚至认为,业之所以为业,不过是一思的种种相,即“声语意一业,皆是一思”由于身业和口业的善恶表现都是由意业诱发出来的,所以,意业的防恶止非就显得至关重要。不贪欲、不嗔恚(不愤怒)、不邪见(不违背正确的见解)为三意善业。“不让莲瘀,不使水混”说的就是人应该自净其心,不使其受凡尘的污染。该谚语承载的文化内涵即佛教宣扬的八正道之“正定”即正身端坐,专心一致,身心寂静。人只有“正定”才会有真正无限的知识,用这种知识观察世界,犹如_池清水,其中的鱼群和石砾都能清晰可见,从而也获得了身心的解脱。


  由于佛教三业思想的渗入,泰国谚语在泰民族中传播的过程中,发挥了较强的社会教化功能。诸多的泰国谚语警醒人们时时、事事、处处注意修善积德,弃恶从善,从而使人们树立自觉遵守社会伦理道德的意识。


  三、泰国谚语蕴含的知足常乐、克己容忍:的文化内涵


  佛教宣扬包括人在内的众生的生命都是苦的。生命之苦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求不得苦是前六种痛苦的总原因。求不得苦是指人们的要求、欲望、喜爱求之而不能得所带来的痛苦。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一种需求得到了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求,然而这种变化不定的欲求,必然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因此必定会使自己永远陷入需求难以实现的无尽痛苦之中。因此,唯有知足、克己容忍才能带给自己快乐与幸福。


  泰国大量的谚语蕴涵了知足常乐、克己容忍的文化内涵=“骑大象坐轿子虽有不同,却都在同一轮月亮之下“见大象拉屎,别跟着拉”均蕴涵了知足常乐、克己容人的文化内涵。象与泰族先民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泰民族生产生活中,大象是最重要的畜力能源,大象作为生产生活工具的_种是其他牲畜不能望其项背的。在泰国古代,大象是理想的交通运输工具,可以用来搬运木材,还可以当坐骑。素可泰石碑记载了素可泰时期三世王兰甘亨骑象去佛寺礼佛的事迹。大象不仅是泰国重要的生产工具和运输工具,还是泰国历史上转战沙场,身经百战的“功臣’是泰国古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曼谷王朝二世王至六世王期间,大象是暹罗(泰国的别称)的国家象征,当时的国旗为红底白象旗;泰国皇家海军的军徽也是大象;建立功勋者可以获得国王颁发的白象勋章。由此可以看出,在泰人的固有思维中,大象是力量和强大的象征,如今已成为国家实力和权力的象征。“见大象拉屎,也跟着拉”比喻打肿脸充胖子,旨在警醒人们应满足于现世、安于既得利益和地位,折射出知足常乐、克己容忍的文化内涵。


  谚语“听天由命”反映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泰族先民靠天吃饭的现实。在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落后的生存条件下,从天而降的雨水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雨水的适时适量与否直接关系到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泰民族居民的生存。古代泰民族对雨水,尤其是顺应农作物生长需要而降临的雨水一膏雨、甘雨十分重视。然而,雨水并不总是尽如人意地适时适量而降,雨水多则成涝,少则成旱,旱、涝对泰族人的农业生产构成严重的威胁。雨水适时适量就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丰收,雨水缺少或过量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威胁。雨水的适时适量与否不由人的意志来决定,而完全由天来决定。因此“听天由命”是古代泰民族生产生活现状的真实写照。此外,在泰国东北部和北部,水资源缺乏,在水利设施极为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日常生活用水需求大都以凿井的方式来满足,从泰民族民众中流传的谚语“莫期望前方会有井水”可以看出井水对于古代泰民族生活的重要性,井水关乎泰民族的生存。佛教传入后,该谚语吸收了佛教“知足常乐、克己容人”的文化内涵,用于警示人们满足于现状,过多的奢望会使人失望,最终使自己受苦。


  “天堂在胸、地狱在心’天堂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地狱是_切痛苦和不幸的代名词。一个人幸福快乐与否,主要取决于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与看法,取决于人的心态,即知足者常乐“十贝币离手近,一百贝币离手远’贝币是泰国古代货币单位,这里的贝币泛指一切财富,该谚语旨在警示人们满足于既得的物质利益,不要贪求过多的物质上的东西。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无常变化的过程中,根本没有什么美妙欢乐可言。世间_切事物的变化无常,对众生来说是不自在的,难以主宰、控制和支配的,是无我的。所以,泰国人民向来以一种“克己、容忍”的态度对待世间的事物及自己的境遇“听天由命’、“舟桨可赛,命运难争”等泰国谚语宣扬的思想是,不仅今世的命运、境遇是由前世所造的业决定的,而且举手投足等_切行动也是由过去的业所规定的,人是绝对无力也不可能改变的,人只有听任命运的安排。在阶级社会里,被剥削阶级认同自己卑下贫贱、被剥削的命运,荣华富贵是统治阶级的特权。统治阶级之所以可以享受荣华富贵,是他们前世造的善业修来的正果。“小鸟筑小巢’、“不向往超越自己身份地位的事情”等诸多的谚语,旨在警醒人们满足于既得的身份、地位和利益。克己容忍、不奢求、不高攀、量力而行、量入而出成为大多数泰国人遵循的为人处事基本原则。“知足常乐、克己容忍”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但体现在泰国人对待物质生活和对权利地位的追求上,还对泰国人的交友、择偶观等方方面面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乌鸦不与凤凰为伍’无论交友或择偶都应以身份地位的平等为基础,“不伸手采摘天上之花”、“兔子不高攀月亮”等谚语蕴含的文化内涵,即婚姻上应讲求门当户对、不高攀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受“知足常乐、克己容忍”伦理价值观的影响,大多数泰国人追求的是_种安稳舒适的生活,他们大都缺乏冒险、积极探索的精神。他们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无不体现出谨慎和小心翼翼。谚语“失口失去道德,失足摔伤身体”蕴含的意义是做事_定要小心谨慎,否则会给自己带来损失和不幸。此外,大部分泰国人怀着宽容、忍让的心态与他人交往和相处,谚语“看自己,看不足;看别人,看优点”旨在教育人们对他人的缺点和不足要包容,对自己则应严格要求。因此,在泰国,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相互关心的现象随处可见、蔚然成风。


  “听天由命“舟桨可赛,命运难争”等谚语宣扬,今世的命运、境遇都是由前世所造的业决定的,人是绝对无力也不可能改变的。这显然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泰国人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了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泰国人随遇而安、以逸待劳、消极遁世的人生态度严重阻碍了泰国物质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但是,诸如“知足是最好的财富,、“天堂在胸、地狱在心”等谚语承载了知足常乐、克己容忍的文化内涵,这些谚语在民众中传播,对泰国民众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是积极的。这些谚语宣扬人的修养体现在对世事满足,强调自我克制。体现在泰国人的精神性格上就是“宽容”与“忍让”。泰国民众大都奉行“知足常足、终生不辱;知止常止,终生不耻”的人生价值标准,以一种和平豁达的心态对待自己今世的境遇。这对促进泰国社会团结,维持泰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泰国谚语折射出的功德本位、乐善好施的伦理价值观


  佛教宣扬人生是痛苦的、不幸的,但人生可以通过学习佛法、坚持修炼、建立功德达到涅槃的境界,并巧妙地把业报轮回说和鼓励人们信仰佛教直接联系起来,大力宣扬施建塔庙可以得千倍报,布施僧侣可以得百倍报。受佛教的教化,泰国人民认为,行善积德是解脱现世之苦、摆脱轮回之苦求得来世幸福的唯_方法和途径。所以,泰国人民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乐善好龜“功德本位、乐善好施”因此成为泰国文化的内核和基本精神。


  对泰国人来说,入寺出家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出家为僧,进寺院接受道德教育是泰国人追求解脱的重要方式。在泰国,包括国王在内的男子在成年之前都必须有出家的经历,才能真正成为成年人被社会接受“想上天堂,就到寺院解下筒裙”,解下平日穿着的筒裙,换上僧衣,指的就是出家为僧。泰国男孩到十二、三岁,父母都要为其举行成年礼。成年礼的主要内容就是受戒出家。男童在家里接受落发、沐浴等一系列受戒仪式后,被送入寺院。进入寺院后,由德高望重的僧人主持沙弥戒仪式,替受戒的孩童换上僧衣,并赐给法号。从此,男孩就正式成为小沙弥,在寺院内过_段出家人的生活,接受德行教育。父母送子入寺的目的是积功德。


  泰国人一生中将举行诸多的仪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向僧侣布施以获功德,礼拜佛陀以求解脱。婴儿出生三天后要举行出生礼,在出生礼上将会有德高望重的长者焚香礼拜佛、法、僧三宝,以求孩子健康平安。婚礼上要念《吉祥经》,要礼拜三宝、布施僧侣。生病时要请和尚念《消灾经》,向僧侣布施。泰国人早上起来第_件事是给佛龛上鲜花,为佛像供水。早饭前要先盛些做好的饭菜布施给上门化缘的僧侣,之后才能享用。路上遇见佛塔、僧侣要合掌施礼。在重要的佛教节日中,泰国人都要念经拜佛,向和尚布施。泰国还有专门的功德衣会。这一切无一不体现出泰国人功德本位的伦理价值观。


  “缺乏德行的聪明人,不可能成为好领导”、“德行没有枯竭之日,只是怕人没有了德行”等泰国谚语,承载的文化内涵即是对德行的倡导,强调德行在个人、家庭乃至整个国家的观念和行为中的重要性。德行观念对泰国人民的道德养成及行为方式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德行成为衡量泰国人民道德规范善与恶的标准。善行在泰国被具体化为一种“务巴坛”的思想行为,泰国社会宣扬和奉行的“务巴坛”思想,是泰国人民追求解脱的重要途径。通过“务巴坛”行为或物质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一般译为“主仆关系”或“庇护关系”。这种庇护关系,既是_种以血缘关系为依据的一种庇护关系,即父母是子女的庇护者,兄长是弟妹的庇护者,同时,“务巴坛”也是泰族统治者维护其统治地位和社会威望必须奉行的行为。“务巴坛”泛指统治者对下级、上层对下层、长辈对晚辈、优势人群对劣势人群的庇护、资助、扶持与帮助,泛指_切施善的行为。“务巴坛”行为泛存于泰国社会中,成为泰国传统文化中德行、造化、现世与来世等思想的必然产物。在泰国社会中,“善业”的体现就是德行。德行是泰国社会的重要思想。是泰国社会道德规范中的核心思想,是整个社会体系的最高理想、最高追求和最高价值。泰国人相信,拥有德行是摆脱生死轮回之苦、求得善报、达到灵魂升华涅槃最高境界的唯一出路。因此,以德行的观念为目标,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得到了统一,以此规范了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和应尽的义务,协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起到了促进社会和谐,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因为小乘佛教强调的是个人的解脱,主张每个人独善其身,完善自我。行善积德便是自我修身的_种方式。另_方面,还要求对他人与社会行善。为邻居行善、为同事行善、为工作单位行善、为社会行善和为国家行善是自我修身的_种扩展,因为这实际上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行为。“如果不行善,活一百岁也无价值“钟响因人敲,好人不敲也响’、“行善出名比作恶出名好得多”等谚语,突出强调行善对于个体的重要性与意义。如果说德行体现的是_种思想观念,那么善行却更多的体现在行为方式上。在泰国,行善的方式被分为八种,即为自己行善、为家庭行善、为邻居行善、为同事行善、为工作单位行善、为社会行善和为国家行善。为自己行善和为家庭行善是自我修行,以求解脱的方式。因此,行善是泰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在现世中行善,就别想在来世上天堂’“行善得善报,作恶得恶报”等谚语对把求得来世解脱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和最高理想的泰国人民发挥了极佳的教化功能。


  因为受到因果业报思想的影响,泰国人民普遍认为可以通过今世的修行来掌握自己的命运。一个人今生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他今世的“业”。为了摆脱现世之苦,求得来世幸福,人们广积功德、乐善好施。行善能够积善成德,而德行的积累又可以让自己得到善业,善业的结果就是得到善报。因此,“行善一德行一善报”是泰国人社会行为模式的一种合理解释。广积功德、乐善好施是泰国人在曰常生活中奉行的行为准则和伦理价值标准。


  杨丽周

  (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道德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生命道德教育的意义是什么?(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