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人为本理念是德育的核心指导思想。文章从以人为本理念内涵切入,分析了初中德育开展的意义,最后提出以人为本的德育可从情感化、实践化、学生评价多样化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以人为本;初中教育;德育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中的“人”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本”即是根本、基本,其内涵是一切发展都要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再通过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使发展惠及全民。将以人为本理念迁移到教育领域,即是教学应以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认识水平出发,不断寻求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方式方法与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德育手段,践行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发展人才的教育理念。当前,以人为本理念逐渐渗透到初中德育中,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学校应重视德育,通过建立完善的德育管理制度,加快以人为本的德育深入发展。
一、开展初中德育的意义
1.顺应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初中学生在生理上处于青春发育期,神经系统快速发育且日益成熟,语言表达能力大幅提高,并逐渐产生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自我意识也逐渐完善。因此,初中阶段是学生接受知识技能、培养健全人格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德育,能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初中生的情感意识逐渐强烈,需要以德育引导其正确对待“情感萌芽”,使其明白情感萌动是青春期的正常情况,并学会自我调节,理智控制情感冲动。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上充斥着海量信息,而初中生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的信息,由于缺少社会经验,易受不良信息影响。因此,学校要加强德育,让学生逐渐养成全面的思考能力与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分辨信息真伪,防止学生在接受不良信息后产生错误的思想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3.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传统教学在“分数论”的影响下注重知识的传递,课堂教学“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的情形并不少见。这种做法只重视知识,却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忽略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导致教学效果欠佳。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遵循知识技能与思想品德培养相统一的教学原则,即要求教师从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坚决避免因唯知识论造成的忽略学生个人情感、缺少思想教育的现象。李振西教授曾指出:“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不是人和物的关系,是人和人的关系,是心灵和心灵的关系。”因此,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动向,以人为本做好德育,用好“三面镜子”,即发现学生优点的“显微镜”、平等对待学生的“平面镜”、长远发展的“望远镜”,促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4.个性化教学的需求。《教育的智慧》指出,要尊重每个孩子的未来,无论是杰出者还是普通人,只要善良正直勤劳,都是我们的骄傲。学校不是工厂,学生不是产品;工厂产出标准化产品,是其生产的成功;而学校若培养出模式化的“人才”,却是教育的失败。因此,教师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个性化教学。只有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顺应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开展以人为本的教学才算是成功的教学。德育应包含人类的终极关怀,要能够唤醒学生的生命感、价值感和创造力。
二、基于以人为本理念开展初中德育的策略
1.德育情感化。以人为本的德育需要注入情感,要通过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与学生进行平等深度谈话,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与学生建立和谐、互爱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可以通过学校运动会等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提升班级凝聚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对班集体产生强烈的热爱,进而形成积极向上、团结一致的班风、学风。此外,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教师要引导其在生活中注重他人的想法,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与付出,以及自己为父母所做的事情,如为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正是学生对父母的体谅,以及对父母的爱的回应。回忆生活中的事情,引导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分析问题,能避免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培养其同理心,使他们养成为他人着想的道德品质。2.德育实践化。以人为本的德育应该符合初中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的特点,走出教材、走进生活,走出教室、走进社会。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在植树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植树造林志愿活动,从选择树苗到给小树挖坑,从浇水到施肥,让学生完成植树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懂得种树的不易,也会懂得生命的珍贵,并形成环保意识、珍惜生命的意识。教师也可开展流动班长活动,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成为班长,让他们体验为班集体做贡献的快乐与成就感,增强他们管理班级与服务班级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活动最后,以集体探讨与教师讲评的形式,对“一日班长”进行评价,发现亮点、指出不足,并总结经验。3.德育评价多样化。传统教学评价重成绩轻成长,重批评轻鼓励,而人生的考卷却没有正确答案。以人为本的德育要求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科学精神、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而不是用一纸试卷上的分数片面评定学生。教师可在学期末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参加期末互评,从同龄人的角度开展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求学生从学习进步、学习态度、生活习惯、待人处事态度等角度对其他同伴进行评价,发现他人亮点和易被教师忽略的微小进步。这种互评不仅有助于评价角度的多样化,而且能够加深学生之间的感情。此外,在强调评价多元化的同时,德育评价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发展每位学生的潜能。德育是初中学生的必修课,而以人为本则是德育的重要指导理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德育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直、刚毅的性格,促使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自强。
参考文献:
[1]丁玉环.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创新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8).
[2]张天娥.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的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
[3]韩丽.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创新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
[4]周丹.谈以人为本的初中德育管理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7).
作者:陈涛
返回德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