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学论文

动手操作能力趋向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2021-11-22  本文已影响 419人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科学课程提出了明确的教学要求,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培养其科学素养,激发其好奇心,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小学科学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足。为了有效地解决上述局限性,教师应该进行各类尝试,针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水平。

  【关键词】小学科学;动手能力;培养

  小学科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门综合课程,可以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小学科学课程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等知识,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我国小学科学教学环节中受到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其动手能力不足。因此,教师应该革新教学方法,逐步改进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现状

  (一)学生缺乏动手操作的兴趣

  小学生习惯于学习理论知识,是通过机械记忆的方式理解内容,其所能接受的课堂模式就是教师讲解,他们被动地倾听。这种学习习惯不利于动手能力的改善,小学科学实验课上,学生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在其看来,科学学科这门课程只是辅助学科,可有可无。

  (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动手能力提升的机会,其很少参与到实验中。通常状况下,教师在课堂上自己完成实验操作,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观看,其动手能力不利于改善。没有锻炼,学生就不会提升。小学生在课堂上如果无法亲自动手锻炼,那么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就会非常模糊,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也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课前、课后活动有机结合

  要想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切实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就应该将课前活动与课后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为其提供大量的机会,让其亲自操作。在课前准备活动中,充分帮助学生接触各类事物,认识事物,在不断观察和接触中其就会发现问题,然后自主地探究。例如,教师讲解《哪支蜡烛先熄灭》这一问题时,小学生就可以在家里收集各种蜡烛,在问题设置上,教师可以问其蜡烛的成分有什么差别,哪些材质的蜡烛比较容易熄灭,高的蜡烛和矮的蜡烛哪个烧得要快一些,蜡烛的燃烧和熄灭都受到哪些外界条件的干扰,这样学生在收集实物和动手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深入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有限,课堂教学时间也有限,教师在教学环节无法全面地将知识教授给学生,这样教师就可以设置课后活动,在课前搜集信息的基础上,教师完成教学,在课后要求其写出一篇日记,分析蜡烛收集和整个实验过程,这样其对这一课程的内容印象会非常地深刻。

  (二)积极开展课外实验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科学教学环节,教师应帮助其进行实验操作,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再加之小学生的年龄受限,性格活泼好动,其对未知的事物非常好奇,尤其是在小实验中,小学生抱有浓厚的兴趣。实验是科学学科必不可少的元素,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演示多种实验,学生在下面观看,在观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其亲手操作。例如,在讲解《种子的发芽》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种子发芽的整个过程,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生不可能观察种子发芽的整个过程,这时教师就引导其设计小实验,让其延续课堂上的观察,在课外实验的基础上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将绿豆的种子放在阳台和冰箱冷藏室中,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其了解到在阳台上的种子很容易发芽,在冰箱内的种子尽管也发芽,但是发芽率却不高,在冷冻室内的种子根本不会发芽。这些知识在课堂上很难完成,其通过亲自动手和观察才能掌握这些知识的原理。可见,课外小实验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在科学教学环节,不仅仅改善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能确保其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做好相关的课前准备工作

  在科学这门课程教学环节,教师和学校都无法保证学生全面地完成一个实验,在实验环节中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实验器材和实验时间等干扰因素。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该积极地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才能确保教学活动正常进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讲解《根茎的秘密》这一内容时,教师在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让其先收集新鲜的嫩枝,在红墨水中让嫩枝浸泡。在课堂上,教师将嫩枝从红墨水处切断,然后告诉其解剖的原理和方法,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对这部分内容理解渗透,某些学生还是无法完成理论学习。针对以上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可行的措施,让其主动地去探究这方面的知识,教师应从自身角度出发,寻找教学中的局限性,经过深入的探讨,教师发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其自己动手完成这个实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感知习惯,在大量的实验中完善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结语

  在小学科学教学环节,要着力改善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就要让其对课程产生兴趣。教师应融入课前和课后活动,积极地设置多元化的实验,调动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为其动手操作能力的改善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水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28):74-75.

  [2]崔文广.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J].知识文库,2019(14):119.

  [3]吴晓意.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0(26):105-106.

  作者:高恒

返回教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上一篇: 财经类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