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教育对个体社会化的表现,教育社会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2024-03-20  本文已影响 368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 要:近年来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问题越来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然而,我们的学校教育在这种群体的教育中“捉襟见肘”,“唯理性主义教育”的道路显然不适合非正式群体。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信息世界化的21世纪都向我们显示了教育的世界趋势:情感教育。教育者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班级中存在的非正式群体。情感教育不仅对学生的价值观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还对学生智能的发展、知识的领悟、认知能力的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自身的完善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非正式群体;情感;情感教育

非正式群体,是指青年在社会生活中以个人兴趣为基础,自发形成的一种无正式组织形式的集合体。[1]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有许多方面的原因, 但在其形成的最初往往以某一事件为契机, 以某一种思想为触发点, 在此基础上相互之间通过交往和更多的接触, 找到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逐渐形成的, 人数一般是由少到多, 然后通过群体约定, 最终形成相对稳定、动态的、独立的小群体。往往在群体形成之后, 会演变成复合型的群体。[2] 非正式群体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对于正面的影响, 所有班级管理者都乐于接受。而对于其负面、消极的影响, 则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往往带有隐蔽性, 和班级其他同学往往关系紧张或淡漠, 因此它往往会导致班级学生之间的不团结, 对班级的教育管理工作产生破坏作用, 甚至还会有公开和班主任作对的, 会影响整个班风的建设和形成。[3]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它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人。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概念相对。它指的是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使人的情感层面不断走向新质,走向新的高度。[4] 近期,合肥一个17岁的女生因为拒绝官二代男生的求爱而遭到毁容的事件曝光后,引起社会对现代教育的激烈讨论。在当今,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复杂的人性问题,这些问题在教育领域中以一种直观的教育问题显现在人们和社会面前。与正式群体相比,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更加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如何抑制其不良影响,是每一位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而有着发展个体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社会性情感任务的情感教育的出现,让众多教育者看到了新的希望。相比较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在心理、情感、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着不同寻常的特征,它更需要情感教育的洗礼。首先,非正式群体成员大多情感缺失。众所周知,非正式群体中大多存在着一些特殊的成员,其中就包括单亲家庭的孩子,家庭环境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伤害,缺乏安全感、缺少完整的爱,孤僻、冷漠、猜忌、多疑往往是人们对他们的标签。对于这些特殊的学生,情感教育显得更加珍贵。其次,情感泛滥,一个人的情感饱满是十分必要的,但过度放大自己的情绪,外泄自己的情感,无疑会伤人伤己。非正式群体中存在这样的危险小群体,它是由一些行为叛逆、特立独行、脾气暴躁的人组成,像学校里的小混混、恶霸等,他们把江湖义气看得太重,对人对事时不懂得收敛自己,经常会不理智地释放自己的情绪,比如当自己的群体和别人发生矛盾时,会冲动的对对方做出武力争斗。如果能够正确运用情感教育对这种不理智情绪进行深入教育、纠正,对于拯救这些不良学生具有重要作用。最后是情感扭曲,即情感偏离了主流情感价值取向。在校园里,存在着由一些富二代和官二代组成的小团体,这个群体的成员家境优越、社会地位高,他们自我概念膨胀,自我意识强烈,由于从小被家人惯坏了,唯我独尊,占有欲强,要别人以自己为中心,当身边的同学违逆他们的意愿时,很容易丧失理智,闯出祸端。合肥官二代事件的男主角的情感世界就是由错误的价值体系构成的,他的性格甚至人格上都存在着问题,在周岩拒绝他的求爱时,他的情绪达到癫狂的地步,情感扭曲达到了顶点,最终做出令人伤痛的事情,毁灭别人的同时也毁掉了自己的前程。这样的群体在无形中会对其他成员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生活态度产生不良影响,这种小团体对班级建设是非常不利的。情感教育就可以让一个不良的情感环境变成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由一个不道德的人变成一个有道德的人,由一个情感不良的人变成一个良好的人,这就是它的可贵价值。对非正式群体实施的几种情感教育模式  1. 情感引导—师生共情—由情导智的情感教育模式。教师的人格魅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教师运用情感熏陶的方法,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审视以往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在这种教育模式里面教师对非正式群体进行谆谆诱导,并在适当时机给予他们鼓励与表扬,达到师生共情,形成一种融洽、友好的师生关系,此时,教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当人的思想意识受到内心深处最震撼的洗礼时,便会产生思想上的升华。 2.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和由个体到集体、由局部到整体的情感教育模式。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他们会对自己所处的群体产生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不仅会让他们彼此信任群体成员,还会让他们的思想极容易受到其他成员的影响,特别是核心人物对非正式群体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教育者必须正视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施以情感教育的力量,使他们的情感层面不断走向新质,走向新的高度。[5]而其他成员由于受到核心人物的影响,耳濡目染,不觉地转化为信仰的内容,重新领悟生命的内涵。这种持续性的影响与感染,最终会使非正式群体成员在情感上得到升华,整个群体的情感色彩趋向积极健康的方向。  3.情感实践—情感体验—情感升华。非正式群体作为学校正规教育的接受者, 不仅具有受教育的客体性, 同时又具有主体性,在情感教育过程中, 教育对象不再仅仅是作为被动的教育客体和教育输出对象而存在, 而是真正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人, 他们在整个情感教育过程中会表现出特有的自主性和能动性。[6]要做到激发非正式群体在情感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使他们学会自我情感教育,就必须重视情感的实践。一方面,教育者要为非正式群体创设情感教育的模拟情景,可以根据他们一致的爱好与兴趣,创设情境性课堂,比如对于动漫爱好者,教师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讨论“假如自己是宫崎骏漫画中的主角时,你会怎样对环境破坏、非洲难民、全球变暖、2012地球爆炸等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教育者要让非正式群体学会在生活中发现自己内心情感深处的本真,学会在与正式群体交往中洗涤着自己原先的情感体系,学会在一点一滴的平凡事件中进行自我情感陶冶[7]。将非正式群体置于情感实践中,他们的情绪情感体验直接反映了情感教育内容及其过程对学生所具有的主观意义。因此情感体验对学生的主观意识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可以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发生质的变化,生成出新质内容,产生出新质思想。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青年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5).  [2]曾庆伟.正视班级中“非正式群体”[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第6卷第2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大学心理委员班级心理状态,心理委员思想状况调查报告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