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滁州市承接家电产业转移的优劣势分析

2022-10-21  本文已影响 329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

摘 要: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系列政策的刺激下,沿海企业到滁州的投资规模和速度,较之前有大幅度增加。滁州市已经确定把家电行业作为支柱型产业来对待,并致力于在未来若干年内打造千亿家电产业基地。本文从滁州市情出发,分析滁州承接家电产业转移的现状、优劣势及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家电产业 产业转移 优劣势 对策

  一、滁州市承接家电产业转移的优势分析
滁州作为皖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在区位、物流、劳动力和产业配套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0年7月,20年来从未跨出珠三角范围内的东菱凯琴集团落户滁州,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生产基地。
  1.政策扶持
  2009年4月2日,由安徽省滁州市经济委员会编写的《滁州市家电信息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出台,为达到发展目标,《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包括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在内的促进滁州市家电信息产业发展七大保障措施。为支持工业企业发展,滁州市经济开发区财政设立工业企业扶持基金,扶持资金额按企业上年交纳税收中地方财政实际收入额的35-50%计算,为期五年,逐年结算支付。
  2.产业基础好
  家电产业是滁州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冰箱等产品的内胆生产国家标准、热泵热水器产品国家标准都由滁州起草;德国投资的博西华制冷公司年产各类高档冰箱200万台,是安徽省最大的外资企业;西门子在亚洲最大的生产中心已具雏形,是安徽省首个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经过多年发展,滁州形成了天长—来安—滁州—全椒家电制造业工业走廊,西门子工业园等一批专业家电工业园区不断涌现。目前滁州家电信息产业占整个滁州工业经济的三分之一。
  3.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滁州交通十分便捷,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运营及物流成本。京沪、淮南铁路以及正在筹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宁西铁路穿境而过;合宁、合徐、南洛、宁连等高速公路纵横东西南北,104、205、312、311国道和诸多省道交织成网,四通八达;内河航道直通长江、淮河;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合肥骆岗机场均在1百公里左右。市场半径大,直接连接江苏、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沿海企业的内向发展的需求和滁州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良好结合起来了。
  4.开发区规划出独立产业园区用于承接家电产业转移
  滁州市经济开发区日供水能力20万吨。实施分质供水,循环用水及中水回用系统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满足园区生产对用水的要求,免收水增容费。滁州市是皖电东送的重要通道,电力供应充足,本市建有热电厂、抽水蓄能电站。园区内部各道路沿线的主要污水管网均已建成。工业用地出让按国家规定的滁州市区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为每亩11.2万元执行。
  二、滁州市承接家电产业转移的劣势分析
  1.存在“区域粘性”
  滁州在承接家电产业转移具有上述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区域粘性”问题。所谓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是产业在原产地形成的多种关联性而对产业转移产生的阻力]。由于“区域粘性”的存在,又削弱了产业转移的区域相关性。滁州尽管与长三角地区在产业转移方面的区域相关性最大,由于产业转移“区域粘性”的存在,未必就能理所当然地承接到长三角地区的家电产业转移。
  2.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
  尽管西门子、康佳落户滁州,但是海尔、长虹,而TCL、创维、海信等居全国彩电销量前列的龙头企业还没有在滁州设点。空调生产企业中的格力、海尔、美的前三强企业也未光临滁州。配套设施不齐全,缺乏知名品牌以及带动性强的大项目,滁州家电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
  3.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滁州市家电信息产品制造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徘徊在1.5%左右,与全国3%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明显,难以支撑产业的快速与可持续发展。企业中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缺乏,培养、引进、使用和留住人才的内外部环境和机制难以适应产业发展和参与国内外竞争需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成果产业化促进机制以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三、滁州承接家电产业转移对策分析
  1.加大对国内外家电知名企业招商力度
  继续以品牌为基础,加大对国内外家电著名品牌企业招商力度,以提高整机生产能力带动配套业快速增长。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点,营造浓郁的招商引资氛围。降低配套企业进入门槛,鼓励大企业对配套供应链企业招商,扶持本地企业本地化配套能力。
  2.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推动家电产业集群
完善家电产业配套体系、推动产业集聚,对滁州承接家电产业转移及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利用滁州的劳动力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政策优势及园区优势,在承接家电类产业转移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将相关联产业同时引入,形成若干个各具特色、重点突出、上下游产品配套完整的加电产品生产产业链。将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在同一园区,有利于园区内企业分工协作,有利于增强对同类企业的吸引力,提升园区竞争力。
  3.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家电行业的通病是重研发不如重市场。企业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提高技术中心的开发手段和能力,建立和完善高级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形成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和生产一代、储存一代、开发一代的良性循环。开发适应西部和农村消费以及城市高层次消费的产品,扩大滁州家电品牌影响,加快家用电器由“滁州制造”向“滁州创造”转变。
参考文献:
[1]孙 艳:安徽省承接长三角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8);
[2]倪良新:发展安徽加工贸易的若干问题[J].华东经济管理,2007.8;
[3]万绍群:金融危机下江西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对策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1期
[4]《滁州市家电信息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滁州市经济委员会.2009年4月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石家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定位)上一篇: 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有哪些(中国电力市场化)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