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态危机,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如何树立生态意识和保护地球家园,已成为各国一个敏感而重要的教育问题。而教育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教育,教育是人的教育。因此,生态教育和教育发展的生态化成为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而依托构建有效的生态系统,湖南高职院必能获得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湖南 高职院 生态系统 构建 对策
生态危机既然己关系到人类的生死存亡,这促使生态教育应运而生和全面发展,那么职业教育和其行为就有义务延伸到社会之外的自然环境,进行生态化改造;而实施生态化的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依靠教育生态系统的支撑。因此,积极强化湖南省高职院校生态系统构建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一.对高职院校生态系统认识
高职院校生态系统,是从生态危机严峻形势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探寻新观念、新目标和新方法,构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生态化发展模式、路径的过程开始的。长期以来,许多专家学者针对高职院校发展问题给予密切关注,并提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对策措施,但多数研究都有所局限,没有突破狭隘的思维模式.难以冲破理论困惑。
从生态学角度看,如果把高职院校视作一个有机整体,而不只是结构分散的独立体;把高职院校与环境之间关系视为一种彼此依存、相互协调的共生关系,而不只是外在于、相对于环境的功能体,就会发现:高职院校无论是在内部构成要素,还是与外部环境交织互动中,都处于一个内容复杂、影响因素多元的生态系统中。学者们将这个系统称为高职院校生态系统。高职院校生态系统就可以理解为,一定时空条件下与高职院校发展过程存在关联的要素组分之间,要素组分与环境因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功能整体和复杂系统。其中,要素组分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产生的网链关系和结构形态,构成高职院校生态要素群落;各种环境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产生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构成高职院校生态环境。
在高职院校生态系统中,不同要素群落都有各自特定的时空结构、营养关系、角色地位和功能表现。要素群落之间通过物质能量流和价值信息流进行互动联系。物质能量流和价值信息流的强弱程度往往决定要素群落之间联系的差异性、层次性和多样性。任何一个要素群落的病变、缺失和破损都有可能影响到系统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发展。高职院校学科生态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家庭环境、系部环境和心理环境等。各种环境相互联结、彼此联系,构成协调统一的物能流转生态链和环境因子生态链,不断提供和满足学科持续发展的需要。各种环境之间又具有交叉镶嵌性和催化交融性,始终对高职院校产生作用与影响,构成高职院校生态系统,产生竞争、协同进化和生态平衡或生态失调等复杂的情况和关系。
二.湖南省构建高职院校生态系统要求
(一)应具备的条件
一般而言,高职院校生态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要素条件
主要包括高职院校的单个学生、老师、院系、职能部门等。其中,每一个要素都不可或缺,既是高职院校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高职院校生态系统的存在基础。
2.结构条件
微观结构是指构成各单体各要素之间形成的关系。宏观结构是指高职院校的类型、层次结构。
3.功能条件
任何一个高职院校生态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这种功能由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构共同决定的。高职院校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方面。
(二)应具有的特征
高职院校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其在发展演进中表现出诸多与一般生态系统相类似的特征。
1.外联性
高职院校生态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科技系统等存在着广泛联系,这些系统的发展变化总是对高职院校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制约高职院校生态系统的结构形态与功能形态。
2.有机性
高职院校生态系统是高职院校长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与外部环境在交往协调过程中形成的有机系统,是其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的共同结合体,各构成要素之间绝非彼此独立,互不影响,而是一种网络交叉的结构关系。
3.适应性
高职院校生态系统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既包括通过调整内部结构、优化功能机理和健全运作机制来适应环境条件,也包括通过适当改变环境条件、有效变更资源取向,使得环境朝向有利于高职院校发展的方向演变。
4.平衡性
高职院校生态系统不是被动地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会根据环境发展走向及时完善内部结构,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当环境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被输入系统内部,就会引起高职院校生态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不平衡。为了确保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高职院校生态系统通常会合理协调内部要素的结构关系,有效配置要素组分的比例关系,来实现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平衡。
二.湖南高职院校生态系统不足
当前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处于深层次的社会转型环境之中,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的环境要求湖南高等职业教育能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对象发展需要,解决社会转型所导致的价值冲突等问题,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型人才。但是教育体制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速度却过于缓慢,由此而产生的体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各种形式的不平衡,这些不平衡表现在:其自身的调整相对滞后,存在着漠视教育对象的自然需要,不注意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对社会生态危机关注较少;日益陈旧的教学内容与知识增长和学生学习需要之间的不平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不适应;教育与就业之间的严重不协调和不平衡,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严重不乎衡等等。
三.湖南构建高职院校生态系统对策
(一)建设生态化校园
生态化校园应该遵循“充满生态化、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和留有广阔的活动空间等原则。
1.重视绿化及养护管理,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应该加大引进绿化植物的种类,尤其是具有本地特色的植物种类。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为构建园林、园艺相关专业的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可以利用网页制作等现代信息技术集成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编写校园及校内实训中心植物名录并制作专题网页,以增强学生对园林植物识别及应用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浓厚的专业兴趣。
2.校园绿化要注重体现中国传统花文化植物的美
除了表现在形态、色彩方面外,还体现在它所表现出的意境,而后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理解和尊崇,是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梅花之傲雪开放的不屈不挠精神;竹子“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更虚心”的气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淡然。再如牡丹的“国色天香”、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桂花香胜、枫叶飘丹等。这些对广大师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树立生态化教育理念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生态化校园应该有学生的充分参与
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应让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生态化校园建设,如环境保护标语的张贴、垃圾的分类处理、绿化苗木的种植、资源的节约与循环利用、健康知识的宣传等,这些都是生态化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加深专业认识、提高专业素养有重要作用。
(三)实施生态化教学
生态化教学就是综合运用教学论、环境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来探讨每一学科的发展规律,以人、自然和社会相统一、相协调的观点去思考、应对教学中的问题,寻求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最终建立起符合生态规律的新型教学系统。
1.生态化教学对“教”的要求
生态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型教学系统中,学习方式的转变尤为重要。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强调主体性参与、重视直接经验,强调活动、实践、考察、探究和经历。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我们的重点应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前,就能适应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在学校有充分的动手活动空间,并切实上好实验课和实习实践课。另外,教师的任何专业教育都不能是单纯的专业知识传授,而必须将其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结合资源、环境、人口等多方面因素来思考。生态化教学在方式上非常灵活,这就要求创设一种自主学习氛围。我们应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学生之间交往的新型关系。
2.生态化教学时“学”的要求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人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精神状态。当今社会,生活与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缺乏自我保健能力和保健意识是现代人的突出问题。大学生在重视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应重视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从而适应社会和生活的快节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从以上各方面可以看出,生态化教学的根本是教师充分认可学生,师生双方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
(三)推行生态化服务
生态化服务就是以人为本,从人的发展目标出发为各层次的服务对象服务,做到服务及时、满意、高效率、高质量,确保服务对象的实际需要,促进服务对象的快速健康发展。
生态化教育必须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服务,学校领导必须积极主动为教职工素质的提高与发展服务,教职工必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学校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服务档次和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四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强化生态化管理
生态化管理应是以人的生命发展为本的,尊重人性与人格的民主管理。生态化管理应重在诚信。生态化校园的建设、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一系列政策、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等,都应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尊重人,信任人,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为出发点,把学校的管理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发展放在学校发展的中心位置,把学生的成长、成人,教师的成才、成家,学校的成功、成名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谋求三者协调、快速发展。
四.结语
湖南高职院校生态系统,对培养、教育大学生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必须认真地去创建。当然,创建高职院校生态系统,不是一朝一夕、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学校教学、管理、后勤服务部门以及大学生群体的相互配合。在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各个方面都能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创建生态化校园,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积极实践,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徐俊、黄金华,新时期高校绿色教育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78-82。
(2)蒋寿建,高职院校实践绿色教育理念解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6):9-11。
(3)吴林富,教育生态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43。
(4)郝桂荣、张淑华,浅议大学绿色“校园生态“[J],西北医学教育,2005(5):48。
谢朝阳,男,1970.6,湖南衡阳人,汉族,硕士,副教授,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发展与企业管理。
本文为谢朝阳负责的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湖南高职院校生态化发展研究》研究成果之一(立项批文——湘教科规[2011]003号,立项编号——XJK011CZJ006)。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