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从教育原点出发(本真的教育理念)

2022-10-27  本文已影响 523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精髓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所在。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对人的培养,是人知识的提升,能力的发掘和素养的促成。因此,教育需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导向,需要以关注学生个体成长与整体提升为行动准则,需要合理巧妙地将学科资源优势变为学科品牌优势。基于这样的认识,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第五小学从教育的本真出发,开展小学“一科一品”教育实践活动,满足学生个体成长的需求,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努力形成学校的品牌特色。

  一、量体裁衣,建构“一科一品”教育实践活动雏形

  只有遵循学校文化实际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才能焕发师生创造的热情,酿成乐学的氛围,实现人人有成长的教育目标。“一科一品”教育实践活动内容的确定,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探索。立足本校的地域性特点和校园文化建设实际,着眼于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和探索领域,以音乐、体育、美术三门课程为原点,寻找学科教学的突破点,建构“一科一品”教育实践活动雏形。

  1.分段确定教学内容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学生最想学什么,这是确定内容的关键所在。本校在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音乐、体育、美术三门课程后,进行适度拓展和延伸,以一门学科练就一项本领为出发点,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准则,分学段确定学习内容,科学、细致完成“一科一品”内容的选择。

  2.分层梳理教学目标

  细化教学目标,分层梳理为活动的有效落实打下基础。在目标的分层梳理中,要求总目标明确,分目标细化,彼此之间相互兼容和服务。如,对目标意识的把握细化为:学校培养人才总体目标——学科教学总目标——学段培养目标——学期达成目标——每月阶段训练目标——课时落实目标。像这样直线性地、还原教育本真地培养意识,较好地杜绝盲目随从,每一学科的教育实践活动走得从容、稳健。

  3.分科确立行动轨迹

  行动轨迹的确立,无非还是对零碎、细小的琐事加以整合和布局。在“一科一品”各项活动的开展中,着重需要探讨和确定的是三方面的内容: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内容的细化、教学呈现形式的预设。

  如,我校在活动的开展中,对各科教学时间的安排确定为这样四个时段:第一时段(必修时段):各年段相应学科每节课前5至8分钟,此段时间为集体展示或简短复习巩固时间;第二时段(必修时段):周一至周五中午自主学习、练习时段;第三时段(选修时段):周五社团活动时间;第四学段(选修时段):课余练习时间。如此一来,学生明确了“一科一品”活动的各个时间点,每一项技能的学习有了具体的时间,学习和练习成了规定动作。教学内容的细化同样采用清晰、明了的呈现方式,师生之间的学习动力也就更足了。

  二、落实常态,彰显“一科一品”教育实践活动特色

  “一科一品”教育实践活动与其他教育实践活动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学生喜欢的、易接受的、富有学校特色的教育实践活动。“每一科”成就“每一品”的过程,都是从最基础的开始,从常规的训练中累积,从方法的指导中内化,从点到面的辐射中提升。学生一步一步习得“一品”的同时展示了学校常态化教学下形成的独特风景。

  1.点与点对接

  “一科一品”作为常规活动项目整合,不加重学生和老师的负担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首先应该做好的是学科教学点与“一科一品”训练点教学内容上对接。如在三年级第一课时《我与口风琴交朋友》中,教师就需要敏锐地捕捉到教材中可以整合的教学点。有位老师就将气息练习、长短音的训练和口风琴的训练加以整合,从吹纸条逐渐过渡到口风琴的认识和学习,既训练了学科教学内容,又实现了口风琴的教学,可谓一举两得。其次,指导教师与辅助教师跟踪学习对接也很重要。“一科一品”的实施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需要辅导教师将每一课时所教学的内容和训练的内容全盘告知辅助训练教师,这样一来,环环相扣,活动就有保障了。

  2.点与面辐射

  “一科一品”教育活动从某种角度来说,承载着学校内涵的提升,学生终身发展的目标。活动的常规落实中,应该始终把握常态、整合、全面提升、全体提高的目标意识,努力让“一科一品”活动效益最大化。为此,需要在这“点”和“面”上下功夫。

  (1)统一时间点,全员授课。教学时间的安排已经明确,在必修的时间段,面对专业教师有限、场地有限等问题,如何实现全员授课是值得探究的问题。为突破这盲点,需要创新教学的形式。如,拍成视频,统一授课。乒乓球颠球的训练,可以拍成视频,全校统一训练时间点,学习练习;指导教师和辅助教师衔接好后,指导教师分时段进各班学习,辅助教师跟进式练习,这样有效利用时间,也真正意义上落实了全员授课。

  (2)落实结对点,全员提升。在“一科一品”活动的推进中,学生之间差异是很明显的,这也成为教师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解决这一难题,落实结对工作的收效还是明显的。我们可以把班级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一对一的结对,先会的教后会的,还可以班级与班级之间结对,这样基础性的一对一辅导就轻松解决了,对高年级的来说也是一种巩固。另外,教师和学生结对,分别设置“帮扶结对”和“精英再提高”两种形式,让优秀的学生更突出,让需要帮助的学生进步更快。这些形式无疑是全员提升的最佳平台,学生能力提高了,也实实在在走向了“一科一品”活动教育的本真。

  (3)整合竞赛点,全程推进。积极整合现有的“艺术节、体育节、文学节、科技节”等等活动的安排,选拔“一科一品”教育实践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进行训练,参加各级比赛。长期的文化浸润和科学练习,使孩子们在各项比赛中收获成功,收获信心,收获快乐。此外,学校还可以经常组织进行学校内部的小型比赛,通过比赛不断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检验活动开展的效果。

  三、创新评价,促进“一科一品”教育实践活动提升

  “一科一品”教育实践活动的提升,需要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需要千方百计提供学生施展才华的实践机会,从而鼓励他们自主、自觉、自然地发展。为点亮学生的参与热情,保持恒久的学习动力,要让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有机结合,最大限度促进活动的提升。

  1.动态评价

  一是设置考级卡。学校设计“一科一品”活动考级卡,采取“星级评定升级换卡”的形式开展评价。考级卡最高级别为五星级,五种不同的颜色象征不同级别的荣誉,学生从基础级练起,阶段考评。二是创设大舞台。学校搭建“一科一品”活动成果展示的大舞台。全体参与的场面,隆重而热烈,如举行“小国画”现场表演,小选手在享受过程的同时,赢得了掌声,提升了自信;再如,走进敬老院的活动中,安排学生葫芦丝表演,孩子们给孤寡老人送去温暖的同时,对自己能用一技之长温暖他人倍感自豪,增加了深入学习的动力。同时,还可以开辟“千人齐奏”“百米书画”的展示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展示自己的才艺。这样的机会和场合,这样的氛围和掌声,带给学生的远不止成功的喜悦。

  2.静态评价

  一是链接校园网。学校网站为“一科一品”学习展示活动开辟“一亩方田”。“小国画”优秀作品及时上传更新,葫芦丝学习点滴收获以文字记载形式记录在网,乒乓球训练场景、荣誉奖牌……都在校园网上晒一晒,学生、家长、老师的关注和跟帖留言极大地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热忱,学习效果提效明显。

  二是开辟展示台。根据年段学习的特点,学校定期为不同年段的孩子开辟“一科一品”教育实践活动展示台。展示台流动性强,形式多样——有在班级现场表演的,有进行年级组比赛的,有周一升国旗仪式展示的,有布置教室张贴美化的……这样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随时随处鼓励先进的同时,也彰显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四、科学链接,拓展“一科一品”教育实践活动外延

  随着“一科一品”活动实践的不断深入,在重整合、强本领、全员提升、全面提高的培养目标引领下,拓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外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形成学校特色、提升学校文化内涵的关键所在。为此,以现有的“一科一品”教学模式为范本,结合学科特点,发挥每个教师学习团队的作用,让更多的学科实现“一科亦成一道风景”的局面。

  如,语文课堂的渗透重点,从低年级的朗读,到中年级的诵读,再到高年级的演讲,培养的都是孩子“说”的能力;数学课堂重点培养的是孩子“算”的本领,低年级口算,中年级速算,高年级应用算;英语的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训练目标……诸如此类活动的延伸,目的在于让每一位学生能有自己值得骄傲的“拿手好戏”,让他们从学校走出去后在将来的人生舞台上拥有更多一些竞争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走向成功!

  走向教育的本真,应该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真正的知识,学得真正的本事,实现“学以致用”。“一科一品”教育实践活动真正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有效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内涵,逐步形成了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和特色。

  作者:蒋学平 来源:汉字文化(教学卷) 2016年5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地方资源在小学美术中的运用(你的家乡有哪些乡土美术可以开发为课程资源?)上一篇: 反思性教学方法(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性)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