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简述新时代师生关系的特征(时代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什么)

2022-10-27  本文已影响 160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 从古至今,“老师”一直是一种权威的化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的地位与双亲并立,或只位于双亲之后。但是随着社会和新教育的发展,老师权威的偶像渐被打破,在社会普遍追求“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念下,传统老师“权威”的角色也受到严厉的挑战。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谈新型师生关系。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新教育的必然趋势。
以前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主宰、是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如今,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个性发展的要求已日益强烈。教育途径的不断拓宽,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现代化、科学化,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已逐渐被学生占领。因此,旧的师生关系势必遭受强烈的冲击甚至瓦解。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所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理念
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的过程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三、影响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因素
1.“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个别教师中仍然存在,放不下神圣光环的他们,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同时,部分教师在管理、沟通上缺乏艺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得他们的行为得不到理解,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
2.在学习成绩这座大山的重压下,教师和学生都为分数疲于奔命。一些不合实际的高要求、超负荷的作业量使得部分学生和教师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部分教师对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不听话的学生讽刺挖苦,甚至变相体罚,使得那些学生受到排挤,个性、心理受到压抑,找不到成功的阳光,于是烦学、厌学、逃学。一边是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紧张、尖锐。
3.网络教育的到来,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宽,从学校教学渠道获取信息的比例减低。而教师由于繁忙的工作获取的社会信息量相对不足,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降低。
4.考试成绩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无法得到落实,使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被忽视了,也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扭曲师生关系的因素有种种,但它的根源在于我们教育思想观念的偏差和行为方式的不当。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开展。可以说,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
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注意点
1.要热爱学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
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对学生要有研究。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
4.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我们学校有很多班级采用了多套班干部轮流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并收到良好的效果,避免了师生间被动的关系。
教育改革轰轰烈烈进行到现在,新型的师生关系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一门职业,就不要吝惜我们头上的“光环”,不要吝惜我们的爱,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相信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定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

五、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实现两个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师生间、学生间是一种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
1.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需要转变,如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等。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生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策略的改变,必将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转变成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虽然教师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不会被淘汰,但它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角色。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生”一词可以从“人”是自然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三个层面来解读:学生学习——掌握生存的常识和技能,以便独立地面对世界;学生学习——遵从生活的规律与规范,以便和谐地与人相处;学生学习——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便有尊严地立于天地之间。所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发展。
从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角度讲,转变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的共同特点是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只有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因为发展的即时感受大多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表现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
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讲,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言之,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总之,在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师生之间通过交往、互动,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们相信,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英语作文)上一篇: 论述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体育在素质教育中)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