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不容乐观的现状是,黑板报这一班级文化建设的窗口,时下已经成为了一项应付学校检查的任务。大多数班级的黑板报呈现出“没人愿意出,出了没人愿意看”的尴尬局面,形同虚设,成了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究其原因,除了形式上的呆板与时效性差以外,种种空洞或不合适的内容是造成黑板报成为“鸡肋”的最大原因。
现象一:成绩排行恼人心
不少班级为了营造浓厚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你追我赶,奋力拼搏,将黑板报转化功能,变成月考和期中期末成绩“排行榜”,在黑板报上将学生的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排队,此举在召开家长会时尤为突出。在毕业班的黑板报正中央则往往醒目地写着“离中(会、高)考仅有多少天”,以此激发学生“忧患意识”,给每一位学生敲响警钟,时不我待。这些东西天天刺激着学生的眼睛,打击着多数学生的信心,实实在在异化成了应试教育的宣传“窗口”和“帮凶”。
现象二:各科试题轮番攻
有的班级的黑板报,或被个别教师独霸,或被几个教师瓜分,或各个任课教师平均分配。这些教师让课代表每天在黑板报上抄好本学科的试题,下一次上课时当堂校对,教师省时省力,而学生既要抄写又要解答,费时费力,事倍功半,苦不堪言。黑板报异化成了学生的又一大负担,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试题库”。
现象三:胡拼乱凑“大杂烩”
不少班级的黑板报的内容没有主题,加上学生学习紧张,无力精选内容,不愿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所以敷衍塞责,“捡到篮里就是菜”,随手拿着教科书、报纸、甚至流行歌曲、俗笑话,抄到哪里算哪里,抄满为止。
现象四:信笔涂鸦污环境
更有甚者,个别班级的黑板报处于无人管理,放任自流的局面。学生想写就写、想画就画,这样的黑板报非但起不到好的作用,甚至成为了教室的一块“牛皮癣”。
笔者认为黑板报的主题就是一种导向,它不仅是班级精神面貌的一个缩影,也折射出一个班主任老师的管理水准。黑板报所刊登的内容是它的核心和灵魂,其内容总要努力做到言之有物、贴近实际、内容新颖、服务班级,可设置一些专栏、专题性的内容等。
一、思想教育的平台
为打造文化宣传阵地,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可结合近段时期开展的工作,利用黑板报作为载体,舆论造势,强势宣传,特别是轮到“五一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时,要统一主题,规范内容。此外还可以设置诸如“遵规守纪”“诚信待人”“远离毒品”“拒绝早恋”“正视挫折”“勤奋惜时”等专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二、师生交流的舞台
1、班主任寄语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班主任应不断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可在教室后黑板上开辟专栏——“班主任寄语”,每周或每月一换,针对本阶段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
班主任寄语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在学校突出表现作出的评价,主要以表扬、激励学生为主,它是教师和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宛如一缕阳光撒落心房;它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既看到成绩进步,又看到不足缺点,以便今后扬长避短,朝老师所期待的方向健康成长。
2、学生倾吐心声的窗口
中学生思维敏捷,敢想敢说,且观点独特;另一方面,课业的压力又迫使他们无暇多顾。为此,许多班级在黑板报上开辟了“你说我说大家说”、“留言栏”等,让各位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说自己想说的话,黑板报成了学生倾吐心声的窗口。
三、激励学生的“发动机”
许多班级的黑板报开辟了“星光灿烂”“班级之星”等专栏,介绍班级文明之星、勤学之星、进步之星、惜时之星等“星”级人物的先进事迹,对个人是鞭策,对他人是鼓舞,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带动了班级学生的整体进步。
总之,黑板报作为班主任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工作,各班不只是用其点缀教室墙面,应付学校检查,而是作为班级环境建设的重要阵地,作为对培养学生能力、美化班级环境、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有利武器。这样的黑板报既加大了宣传的力度,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满足学生的创作欲望,并从根本上改变了黑板报形同虚设的尴尬局面。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