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数字经济背景宅经济催生新业态模式

2021-11-22  本文已影响 163人 

  【摘要】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宅文化现象的潮流引导,使得数字经济与宅文化巧妙融合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宅经济”。疫情的影响加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为“宅经济”提供了源动能。论文从驱动“宅经济”的因素出发分析推动其发展的客观因素,从教育、生鲜供应链、医疗平台、办公这4个方面对基于“宅经济”的新业态发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数字经济;“宅经济”;新业态

  1“宅经济”加速数字化进程

  随着中国在21世纪初开始的信息化建设,企业的经营模式与数字化正呈现密切联合的新趋势,数字经济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其占GDP的比重连年攀升,从2005年到2020年的16年内,占比从14.2%升至38.6%,涨幅达到24.4%。由此可见,数字经济已是势不可挡的潮流,也是企业未来经营战略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数字经济的规模效应也促成新经济产业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崛起和转型。近年来,年轻人的宅生活理念的兴起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催生了以互联网和现代物流为基础,涉及娱乐、在线教育、线上金融、在线医疗、云办公等多个领域的融合发展的“宅经济”新业态。受疫情的影响,传统商业模式的单体构架让许多企业陷入困境,迫使企业认识到单一商业模式的局限性,迅速建立数字化的云生态进行自救。居民受到新冠病毒的影响,不得不采用居家的隔离措施,催生了消费者的“更新换代”。消费者的改变主要体现在消费观念与消费方式上,这二者的巨变让他们逐渐培养或更依赖新的线下线上消费习惯,为“宅经济”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目前,无论是从市场需求,还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都为“宅经济”开启数字化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宅经济”的驱动因素

  2.1宅文化的共鸣效应

  宅文化是强调个人隐私空间、专注精神追寻,不拘泥于生活以何种形式呈现的文化。它不仅是超越了血缘关系、地理空间等传统组织结构的新型社会关系,也是个人价值创造、实现自我的一种象征。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交流变得更为便捷,为文化的传播与融合提供了机遇,给予人们新的思想风暴,通过“宅”宣扬自我独处和另类个性化的诉求。例如,自媒体UP主“宅”在家线上提供艺术作品,创业者不需要租赁办公经营场地就可“宅”在家经营网店或者公司,人们选择通过手机APP订购外卖等,减少因出门采购或在家做饭带来的时间损失,将时间花在享受自己的乐趣上,实现自我价值创造。

  2.2信息基础设施完善

  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体现在网民数量的增加。根据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接入超过4.5亿户,尤其为满足家庭内部多人使用需求的高速家庭带宽、主动要求升速的用户激增,截至2020年3月的统计数据,网民数量达到9.04亿人,占中国人口的64.28%,为“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用户基础。受到网络的普及与新冠疫情的影响,消费者对互联网的依赖性变强,更渴求在家通过线上提供的服务解决生活的绝大部分问题,可以观察到的是APP软件如外卖、网购、在线教育等,用户数量绝大多数呈增长势态,反映在线上教育用户上,根据CNNIC的数据显示2019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2.32亿,在2020年6月已达到3.81亿,同比增长64.2%,大大缓解了因疫情无法展开线下教育的压力,使得用户通过“宅”在家也能获得同质量的教育教学。

  2.3信息技术突破

  信息技术的突破催生“云学习”“云办公”等,全新的产品与服务也随之诞生。从生产供给端到消费需求终端的升级改造,使得人们的生活、社交、娱乐等事务逐渐“云端化”,对物理空间的需求逐渐变弱,更试图找到虚拟与实体的结合,依赖“宅”解决生活、工作等事务难题。首先,互联网技术使“万物联网”,购物平台将线下实体店的商品如蔬菜水果、米面粮油、家居家电等融入线上平台,打破物理空间界限,网络购买、支付、物流配送、售后服务要求等服务完全可以“宅”在家完成,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使他们得到真正的体力解放;其次,借助VR等传感技术人们可以“宅”在家联网与好友一起网游、追剧等,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再次,借助APP可以线上打卡考勤、参与视频会议等,满足工作需求,支持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运转;最后,信息技术为人们的“宅”生活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从生活到工作的服务链。

  3“宅经济”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3.1教育布局新生态模式

  受就业竞争、市场环境、科技发展和职业晋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成年人基于兴趣和工作的需要带动了成人学历和非学历教育需求的逐年上升,为教育布局的新业态指明了方向。高速发展的新兴技术,真正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让教育走向“云时代”,使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成为可能,使更多人可以接触到他们想要的学习内容来培养爱好兴趣、职业能力等。疫情防控期间正常的教学活动受到影响,学生和成年人的“宅生活”催生了线上教育OMO的新业态,传统教学模式迅速开始转战线上教学。线上教育OMO作为“宅经济”催生的新业态,通过建立线上线下教育的融合机制共享教育资源,下沉到三四线市场,帮助用户节约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提升客户的学习的效率,满足客户对教育活动和资讯的需求。同时,这也为教育机构拓展经营渠道,提升经营效率和市场份额。根据多家咨询公司发布的中国在线教育的调研报告显示,教育在线用户的数量、教育市场的产值和融资金额在2016-2020年逐年上升,尤其在“宅经济”的刺激下,在线教育所创造的经济价值相比2016年增幅达到354%,融资的金额增速也达到了845%(见表1)。可见线上教育的新业态已经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资本市场对在线教育的未来发展持积极的态度。教育OMO的新模式不仅是疫情期间教育形式的变革,而且是将师资、教学、平台的搭建和使用、运营等环节围绕市场需求培育的新业态体系。

  3.2生鲜冷链服务数字化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增长,GDP一直呈增长的势态,在全球的排名也是位列前茅,只是人均GDP还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在2019年突破了1万美元的壁垒,2020年达到10500美元,同比增长了2%,这也标志着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得到了增加,消费升级的需求越来越高,也渐从“数量”向“质量”延伸,消费的升级让人们更注重因购买商品或服务而带来的良好体验。反映在生鲜产品上,即消费者更关注食品的新鲜、营养及附加的配送服务和售后等。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关于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研究调查报告显示,生鲜电商的行业规模在疫情期间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在2020年已达到4584.9亿元,较2019年增长了64%,可见人们对生鲜产品的喜爱。过去冷链物流体系不够健全,配送环节信息化程度低,缺乏规范,依靠人工进行信息传递,降低了配送的时效性及产品的新鲜度,使得更多人倾向于外出前往集市购买。为突破“最后一公里”让人们“宅”在家就可获取新鲜营养的生鲜产品,数字化提供了契机。数字化体现在4个方面,包括运输、仓储、分拣、消费者分析过程上。在运输过程中,利用物流信息实时监控运输车的去向以及车内设置的温度系统可以直接联网上传终端,可被产品生产者或配送终端的消费者用手机APP调阅,可以避免因为温度而产生的产品损耗。在仓储过程中,利用设备对生鲜产品录入录出,确保能准确了解生鲜产品从装卸到出入库的贮存温控达到标准。在分拣过程中,利用智能摄像头和智能分拣流水线,让终端可以了解产品的新鲜状态。在对消费者的特征分析过程中,通过产品标签核算产品类别的销售量等,分析消费者偏好可以及时更新货源。例如,国内的智慧物流平台“运荔枝”,用户可以通过线上平台的服务进行下单,直接利用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手段进行线上支付,线上平台接收到支付信息后,将线下客户下的订单信息传递给物流站点或货仓进行取货,提供个性化服务,全程利用电子监控与物流更新监督运输状况,为客户提供24h可视化在线管控。人们对产品的新鲜、营养水平有信心,正因为有如此严格的、精细化的监控监管,才让人们可以安心地选择产品配送到自己家中,免去了客户自己挑选、搬运、储存产品的时间成本。

  3.3医疗平台赋能云服务

  上亿人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采用居家隔离的手段进行防疫,无法外出的生活使更多人对“宅”在家就能获得医疗资源的诉求越来越高,从而保障自己的健康安全。这样的“宅经济”对医疗平台的服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业务流程的数字化为优化服务弥补了短板。医疗平台通过互联网提供远程医疗,病患通过互联网进行挂号问诊填写自己的病症,医生在线上进行远程影像诊断、病理诊断、血压与血糖监测等,通过病理分析配药将用药情况发送至线下药店或药企,通过物流将药物送至病患家中以及给予健康管理建议,委派家庭医生至病患家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追踪与复诊或康复训练,与此同时,患者可以在线上用医保支付治疗费无需窗口排队。宅生活为实现医疗平台的数字化提供了可能,为实现“宅经济”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可能,这样的线上服务也同时缓解了医疗资源配置的压力,如远程医疗解决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问题和帮助缓解临床医生短缺问题,让医生进入“聊天室”分析病患病因。例如,腾讯医典在疫情发展最为危急时与众多医疗专家形成战略联盟,用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线上直播等方式加强人们的防疫措施,减少因疫情带来的伤害。平台又按照预防指南、检查诊断、治疗紧张等不同阶段分类呈现知识体系,通过图文或视频对不科学的防疫措施进行辟谣指正,同时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全国各地医疗平台的信息系统共联,实现在同一信息系统下的医疗机构信息共享,打破地域限制,有效配置资源,让真正需要医疗资源的用户享受到全国各地的医疗服务。

  3.4智能办公“云”落地

  近年来,全球的自由职业者的数量逐步增加并成为社会就业的新群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咨询公司预计未来自由职业者群体的规模仍将保持持续增长的状态,未来会出现规模扩大化的趋势。得益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远程办公平台的搭建,自由职业者的办公需求得到满足。同时,2020年全球受疫情爆发的影响,人们因为居家隔离的防疫措施不能抵达工作场所,故而爆发了企业对线上办公的强烈需求。突如其来的危机也让企业意识到了工作场地不能过分依赖物理空间去实现,而是需要利用高新技术、利用数字平台等方法打造云端化办公场景抵御外来风险。据艾媒咨询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远程办公人员超过3亿人,云办公企业规模超过1800万家。由此可见,在疫情的催化和自由职业者“宅生产”模式的盛行下,办公环境的弹性化和办公地点的移动化,加速了企业云台化的发展。企业数字化平台的构建,通过将企业数据嫁接云计算系统,实现整个过程的移动化、智能化和实时化的上云过程,最终达到整个办公生态体系的协同管理。“宅消费”和“宅生产”模式促进智能化办公迈向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云办公平台在未来也将成为“宅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4结论

  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与信息技术的突破加上宅文化的盛行使得“宅经济”的规模得到扩大,企业的数字化进程也因“宅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步伐。本文涉及的几个行业如教育、生鲜供应链、医疗平台、办公是几个典型案例,事实上宅文化涉及的行业众多,包括零售、餐饮、旅游、金融等,篇幅较小无法一一描述。“宅经济”的模式改变了企业产品与服务的销售渠道,转变为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产品服务,为企业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一些传统企业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如何走向数字化贴合“宅经济”是个难题,行业压力剧增,新的经营模式重塑提上了日程,企业要做好用户体验,让消费者“宅”在家享受到优质服务,让学员“宅”在家就能上到好课学到知识,等等。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宅经济”背后的危机,数字化虽然更能精准地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及消费习惯,但相关部门要及时防范如客户数据垄断、客户隐私泄露的问题,从而合理规范数字资产的价值评估标准、资产交易与收益分配等,防范数字资产的滥用。

  【参考文献】

  【1】欧阳帆.后疫情时代“宅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3):29-30.

  【2】王莉莉.“宅经济”激活在线新消费[J].中国对外贸易,2021(2):58-59.

  【3】聂凤粤.特殊时期的网络“宅经济”及发展趋势探究[J].今日财富,2021(4):87-90.

  【4】乔文祯.“宅经济”视角下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储运,2020(12):115-117.

  【5】姜婷.“宅经济”促进电商消费升级[J].人民论坛,2020(29):84-85.

  【6】谢镇劭.疫情下的网络“宅经济”及发展趋势探究[J].中国市场,2020(26):10-11.

  【7】沈国梁.2020宅经济提速,企业如何挖掘“宅+”新势能[J].中国广告,2020(9):104-106.

  【8】张传洲.“宅经济”的缘起、演化及其发展困境研究[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31(4):79-82.

  【9】李元.新冠疫情下“宅经济”对商贸零售业的影响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4):24-27.

  【10】田子方.“宅经济”成提振消费与扩内需新亮点[J].财经界,2020(23):1-2.

  作者:陈宇婷 张敬明 贾思云 程琦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银行业务如何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上一篇: 生态经济发展财税政策研究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