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技术创新完善发展背景下,我国传统农产品物流模式面临着极大挑战,需要有关部门及时采取优化改进措施,推进我国农产品物流朝智能化、信息化以及数字化方向不断发展,最终实现农产品物流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目标,大大地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服务质量和效率,在满足各地区消费者用户对于优质农产品购买体验需求的同时,推动我国农产品行业建设稳定持续发展。由刘厚钧、王贺霞编著的《农产品物流》一书采用项目任务化编写体例,设计10个项目,每个项目设计项目目标,包括农产品知识目标和农产品能力目标,相对应的设计项目目标检测,包括农产品物流知识目标检测和农产品物流能力目标检测。
该书具有良好的指导性、实用性以及科学性,能够满足相关从业者学习农产品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农产品物流》一书中的相关论述,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化建设水平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农产品物流模式发展在信息化水平提升上明显落后。虽然近几年在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建设上投资力度在逐渐递增,但是各项基础设施设备还不够完善,未能够有效搭建起专业的农产品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各项农产品供求信息的及时传递共享,满足市场消费者用户的购买体验需求。此外,农产品的加工生产者也无法结合市场发展趋势要求,及时优化调整自身的农产品生产结构,更多只是凭借自身以往的主观工作经验去判断市场产品走势,这样一来就会出现某类农产品盲目扎推生产的现象,不利于农业生产者创造出更多经济利润,甚至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效益损失,导致大量农产品的滞销。
第二,物流技术创新应用水平低,成本较高。《农产品物流》一书提出,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还未形成统一完善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市面上大多数的农产品还是采取常温物流配送方式,对于冷链物流技术的创新实践应用还有待加强。由于农产品配送未采用专业技术,导致运输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损失,一定程度加大了农产品的销售服务成本。根据权威机构部门的数据调查显示,蔬菜、水果等新鲜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保存以及零售服务等物流环节上的整体损失率超过了25%,而西方发达国家采用先进冷链物流系统,能够将新鲜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损失率有效控制在5%以内。
第三,农产品物流过程增值小。在消费市场中农产品初始状态的农作物价值本身偏低,其实际价值绝大部分产生是在生产领域之后。然而由于我国当前农产品物流基本是作为农产品的搬运工,无论是农产品从生产者加工流通到市场消费者手中,还是流通到批发零售市场中,它们所走的路径基本保持一致。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大多数还是维持了产品原貌,亦或者是原始包装,生产者对于农产品的加工包装不够重视,导致农产品的二次加工和包装缺失,无法赋予其较高的附加值。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物流建设发展工作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进行优化:
第一,利用大数据提升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水平。产品质量保障是任何一家企业在市场上持续生存发展的根本,企业要想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就需要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塑造出良好的品牌形象,这样才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针对于此,农产品企业需要通过合理引进并应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构建完善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网。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对农产品从种植、采摘到加工、制作环节的实时监控,并将各项关于农产品质量的数据信息展开科学统计处理分析,这样就可以充分保障农产品的质量,赢得广大消费者用户的认可和支持。
第二,利用大数据提升农产品运输配送服务管理水平。《农产品物流》一书认为,在农产品物流管理工作中,运输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环节,需要得到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农产品物流企业要合理引进冷链物流技术,并在各个运输车辆上有效设置GPS、智能终端等监控技术,这样才能够辅助物流管理人员实时监控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服务情况,保证农产品长时间处于安全稳定的存储温度、湿度环境,提升农产品的运输服务质量。农产品物流企业通过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物流运输服务中,将各项数据信息进行优化整合、处理分析以及总结统计,并最终形成专业完善的物流运输服务数据库,企业可以将各项数据信息进行上传分享至平台,帮助市场消费者了解农产品的运输情况。
第三,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农产品物流销售环节管理水平。在现代农产品物流建设发展过程中,销售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生产者切身利益。为了提升农产品的销售量和产品附加值,有关部门需要应用大数据技术,对不同地区农产品需求展开调查分析,及时收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并上传分享到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中,实现对农产品配送中心与销售网点资源的优化整合,完成对农产品供给地区市场的合理调度配置,在满足市场消费者购买体验需求的同时,有效降低农产品在销售流通环节中的实际损耗。农产品生产企业可以依据数据库反映出来的情况,迅速调整各地区的农产品销售方案,实现各类农产品销售量的增加,并推出具有附加值的加工包装农产品,以此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
作者:方伟磊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