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凌源市位于朝阳最西部,自然植物资源丰富,耕地充足,自然条件适宜发展苗木产业,具有一定规模的苗木生产能力。本文对凌源市苗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对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苗木产业; 问题; 对策 凌源市位于辽冀蒙三省(区)交界处,全市总面积491.7万亩,地处华北植物区系向蒙新、长白植物区系过渡地带,自然植物资源丰富,自然条件适宜发展苗木产业。 1 苗木产业发展现状 凌源市现有以乌兰白乡为核心的苗木基地一处,育苗总面积5000余亩,其中国有骨干苗圃4个,面积320亩,集体苗木繁育中心18处,面积760亩,近4000亩为个体零星苗圃。育苗主要品种为:林业造林用苗,如侧柏、山杏、扁杏、刺槐小苗、紫穗槐小苗、文冠果、安果梨、李子、桃、苹果、速生杨、柳等,园林用苗紫丁香、金叶榆、紫叶矮樱、国槐、火炬树、梓树、馒头柳等。总体看,基本满足林业造林需求,略有盈余,部分外销;园林用苗主要外购。育苗每亩年纯收入在1500~4500元之间不等,是凌源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化水平低,单位面积效益少 主要体现在苗木种类少,结构单一,规模化程度、产业化水平低,抗市场风险能力弱,除扁杏等少数几个品种外,大多数苗木生产效益在每亩年收入1500元左右。 2.2 苗木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 现有苗木大多生产周期短为一至二年,苗木生产仍然是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低层次生产阶段上,先进技术、设备应用少,生产效率低。 2.3 生产、销售等服务体系不健全 各苗木生产单位和农户独立经营,各自为战,缺少组织与服务,未形成配套的产业体系,各生产环节分工不细致,从种子采收到育苗、销售产业链不完整,制约了苗木发展。 2.4 园林用苗短缺 当地园林部门用苗主要去外地采购,运距远,造成苗木部分失水,影响成活率,还增加了运输成本。 3 解决的方法及途径 3.1 提高认识,转变传统育苗观念,调整育苗结构 各地的园林部门都有一个共识,栽植大规格的苗木绿化见效快,苗木整齐均匀,而且抗毁坏能力强,能发挥最佳的绿化功能和美化环境效果。而苗木生产单位传统观念认为生产大规格苗木生产周期长,市场风险大,从而选择种植周期短的品种。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规格苗木在园林绿化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备受青睐。培育大规格苗木的经济效益更高,以常规绿化树种垂柳为例,667m2地当年可出成品苗3千棵左右,按市场价格每棵1元计算,亩产值在3千元左右;若每亩保留1200棵作大苗培育,4年胸径可达到7cm左右,按市场价格每棵15元计算,亩产值可创 1.8万元,年产值0.45万元,是小苗的1.5倍。如培育珍稀品种绿化大苗,价格差将更为显著。所以种植园林大苗比短周期的苗木收益高出许多,更是种植农作物价值的几倍,发展绿化大苗具有相当潜力。 3.2 发挥国有苗圃、集体苗圃的核心示范作用 国有苗圃一般具有个体苗圃无法比拟的优势:技术力量比较雄厚、产业化、信息化程度比较高、抗市场风险能力比较强等。应有效利用这些诸多优势,改进育苗方式和品种,提升育苗的科技含量,延伸育苗产业链条,如加大嫁接、改接苗木品种和数量,把育苗重点放在培育优质大苗、灌木和草坪上等等,常规林业造林育苗让市场补足,可适当加入“订单”,以保证造林苗木的规格及质量;培育、扶持育苗中心户,扩大苗木基地的生产品种和规模,逐步健全销售网络,使每个育苗者都从中受益。 3.3 加强育苗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靠科技赢得市场 政府组织林业、园林部门相关技术人员,引进和推广适宜当地生长的新品种、新技术,掌握产业动态、发展方向,把最新技术直接应用于扩大育苗产业规模,减少育苗的盲目性,建立苗木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苗木质量。如进行有线电视讲座、技术培训等,提升育苗经济效益。 3.4 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发挥苗木生产基地的辐射作用 辽北的开原、河北的遵化苗木市场都比较完备,效益较高。因所处纬度不同,树液开始流动时间两地相差近40d,适宜造林季节就有很大差异,凌源介于两地之间,培育苗木市场,可克服因造林时间差异而影响成活率的问题,两大苗木市场之间500多公里宽度范围内的广大区域,都在凌源苗木市场的辐射区域内,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