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阈下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建立的,政治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则是唯物史观得以形成的逻辑前提。立足于对社会现实和矛盾的分析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构建的现实依据,从商品的内在矛盾性出发,马克思创立了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规律的科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批判。马克思在研究商品的二重性时,发现了商品二重性中包含的劳动的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科学地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通过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
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过”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概念,然而,他在《资本论》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分析,创立了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相平衡的理论。供给与需求是社会再生产循环过程中的两个基本环节:二者关系是供给决定需求,需求促进供给,供大于求即生产过剩,供小于求则生产短缺,无论生产过剩还是生产短缺都会导致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不平衡,会导致再生产过程中断。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失衡可以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得到解决,所以,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无论强调供给还是强调需求都是推进经济可继续发展的一种策略选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措施主要从供给发力还是主要从需求发力取决于每一阶段经济运行中供求关系的平衡状况。深化改革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
社会总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社会生产活动实际可以提供给市场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总量。它包括由国内生产活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即国内生产总值;由国外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即商品和劳务输入。资源因素,包括社会现有生产能力的规模或现有资源的数量及其增长速度;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总需求因素、价格因素、政策性因素都是影响社会总供给的主要因素,其中决定社会总供给的规模和水平最根本的是物质生产的水平及发展速度。
社会总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它包括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国外需求,即产品和劳务的输出。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政策变量和外生变量。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具有价值平衡与实物平衡的统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统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的统一;短期平衡与长期平衡的统一等特点。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衡量标志是:总量指标;物价总指数;财政、信贷收支是否平衡;货币供应系数;结构指标;投资总额同作为最终产品的生产资料可供量是否相适应;商品购买力同商品可供量是否相适应。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影响因素众多。社会物质生产的水平及发展速度决定着社会经济结构,其中在经济结构中供给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决定需求结构,关联着其他各种结构,并进而影响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同时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条件是财政收支平衡;信贷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等。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无论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生产过剩,或者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商品短缺,都会使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在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的情况下,市场疲软,生产滑坡,资源闲置或配置不合理,资金周转缓慢,经济效益下降;供给不足,生产出现产能过剩,成本提高,质量下降,资源浪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由供给结构内在矛盾和不合理引起的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所带来的问题更加突出,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解决,而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是解决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前提,通过结构性改革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重要条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取决于一个重要的经济条件,这个经济条件主要是指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因为只有二者平衡,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顺利进行,经济发展才能稳定。它们是辩证的有机统一的关系。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的根本出路。
过去三十多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简单粗放扩大再生产方式获得的,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更是靠扩大投资和剌激需求的财政政策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然而近年来由于房地产业的过度发展和库存严重,产生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无法继续维持和财政困难,同时引起钢铁、煤炭、水泥、汽车等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落后,难以提供社会有效供给,也难以满足社会有效需求,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深层矛盾。“供需失衡”已成为阻碍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障碍。既然供给结构上的不合理和供求矛盾是导致现阶段“供需失衡”是主要原因,那么改革的重点理应转向供给结构上,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着重进行供给结构的改革,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源头上形成合理的供给结构和供求关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寻找到破解问题的方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的供给结构并带来需求结构的变化,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在动态中趋于平衡。
马克思主义是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政治经济学又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随和实质就是一切从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价值就在于它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上,生命力就在于其现实批判性上。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并分析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阈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坚持的基本原则,依据马克思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相平衡的理论要求,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难以对经济发展发挥拉动作用的情况下,要充分认识到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增加社会有效供给,以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从而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相平衡促进经济增长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同时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运用,又是对马克思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相平衡理论中实现平衡路径方法方面的创新发展。
二、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马克思在将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将社会总产品价值分为c、v、m三个部分的基础上,深刻地分析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对比关系。他所揭示的两大部类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关系。二者的平衡包括价值总量的平衡和宏观结构的平衡。总量平衡是社会经济运行保持协调状态的前提条件,是结构平衡赖以实现的基础。二者的结构平衡,是在总量平衡中进行的,总量平衡最终落实到结构平衡上。1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平衡发展的规律,阐述的实质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比例性问题,它是制约社会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基本前提。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是任何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要求,经济只有在平衡中才谈得上进一步更好发展的问题。就一个社会的宏观结构平衡而言,包括了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平衡,也包括了供给和需求各自内部各种结构的平衡,就供给结构而言它关系到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向,关系到社会生产产品的多少和提供什么样的社会总供给,供给结构又影响和决定着需求结构。供给结构是否合理由劳动力、技术、制度等供给因素影响和决定,它们又成为供给结构的几个主要内容。供给结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它影响和决定着需求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平衡特别是供给结构内部的平衡是一个社会的经济能否在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平衡中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事实上,当前我国经济存在的总量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结构失衡引起的,属于结构性的总量失衡。这一结构性的总量失衡,既表现为社会总供给结构与社会总需求结构不相适应,更表现为社会总供给的经济结构中的各种具体结构的不合理和不平衡问题,引发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实质反应的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比例性关系问题。就结构条件而言,经济结构的落后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合理是导致社会供给和需求失衡的关键因素,供给结构不合理和内在矛盾是直接原因,为此要依据马克思关于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原理,按照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对社会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进行调节,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使经济能够在总供求大致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健康运行。
当前我国经济在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从经济结构上看,我国现阶段经济规模快速扩张但增长质量不高,产业竞争力差、区域创新能力低;产业发展较快但产业结构层次低,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单位GDP能耗高,节能减排任务繁重;经济动力结构不平衡,过多依靠投资和出口驱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偏低等,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和产业、供给、区域、能源、动力、分配、需求等结构中的内在矛盾也在逐渐积累,严重影响到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这些方面的结构性问题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叠加,其中供给结构是否合理的状况影响和制约着其他各个结构的状况。合理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是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关键支点,当前传统的供给结构中在供给侧方面存在的主要突出问题是结构性供给过剩和结构性供给不足并存,导致重复性生产和产能过剩以及低层次的社会供给产品堆积,造成严重的生产浪费,进而造成经济发展所需的社会有效供给和需求不足,供给结构的内在矛盾和不合理导致社会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平衡被打破,进而引起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的失衡,使经济发展陷入困境。解决这一问题只能靠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来实现,即通过创新经济结构引导供给和需求的结构调整与升级。在经济结构按照现代经济发展要求进行调整中侧重通过“三去_降_补”的结构性改革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必要的产能库存和杠杆,实现企业清除过剩产能、社会为企业降低成本,给企业松绑减负,激发微观经济活力;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短板,扩大要素供给,激发企业通过调整结构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同时创造新产业,形成对经济发展合理的供给结构,进而影响其他各个结构特别是需求结构的转型升级。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决定生产的供给源头入手,调整决定供给结构的各种因素,把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到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的新经济结构中,通过供给结构的改革,将经济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上,从而增加社会的有效供给,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平衡条件,以供给结构变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平衡,同时寻找发展新的路径。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国内当前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根本举措。从解决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作用的供给结构性问题入手,既为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结构支持,又可以为未来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其实质就是通过供给结构的变动,使同等数量的要素和资源投入获得更大的产出。就是要转变过多单纯依赖要素和资源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更加注重经济要素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关键在于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_、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0通过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激发市场主体的自身活力,形成经济持续增长的不竭的动力。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和方式,使各类政策工具的运用,有利于存量资源的不断优化重组,提高社会经济的总体质量和效益。通过经济结构调整使经济结构中的包括供给结构在内的各主要结构之间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正是要激活生产要素,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既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决定生产的供给源头上,即从劳动力、技术、制度供给和配置方面解决社会有效供给问题,带动和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更为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提供供给结构条件。
结构优化、要素升级和制度变革“三大发动机”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把经济结构调整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寻找经济发展新的动力,这是深化改革的新的系统工程,为此应当在供给侧理论、供给侧制度、供给侧技术等方面寻求突破。同时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结构性改革应当同步推进,只有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同步结构性调整,实现新的平衡,才能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
三、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平衡,不仅要求其在价值形式上平衡,使价值得以实现和补偿,而且要求其在物质形式上平衡,即不仅在实物量上并且在实物构成上相互衔接,实现物质替换或补偿,这是保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H如果已经生产出来的商品在实物构成上同社会需求不一致,即使总供给和总需求在价值量上相等,社会总供求仍然难达到平衡。事实上,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是通过价格来体现的,供给和需求的平衡要靠价格的变动来实现,因此要充分重视价格杠杆对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调节作用。其中货币政策的变化是价格杠杆作用的主要调节器。货币政策是通过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_张_弛的货币政策对供给和需求的调节作用不同,通过货币政策调整使生产的价值得以更好的实现和补偿,更好地满足需求,以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目的。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货币政策依然有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从资金供给侧推进实体经济的供给侧改革将是货币政策的一个基本内容和特征。要解决生产过剩,去除多余库存,激发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机制和工具,从价量两个方面维护货币环境的稳健和中性适度;运用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推进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的金融风险也会相应增加,需要通过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相协调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和措施保证金融运行秩序的稳定。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能否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和币值稳定的决定性因素,货币政策的调节对解决供需失衡意义重大。尽管货币不是实际再生产要素,不能用发行货币的办法来剌激经济增长。但是当社会确实存在闲置资源和剩余生产能力时,用增发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可以把这些生产要素和生产能力充分利用起来,扩大生产规模和改进生产技术,货币的“第一推动力”的作用才能发挥。在社会存在闲置资源和剩余生产能力的新常态下以剌激社会需求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时,应从实施剌激社会需求的货币政策转向有助于促进社会供给的货币政策上来,要充分重视货币政策在实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生产力水平整体提高中的调控作用。通过去除剌激需求的货币杠杆政策,形成有利于供给的货币杠杆政策是总供给和总需求实现平衡的重要条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充分发挥货币价值体系的综合调节功能,充分运用货币的国民经济价值管理功能,实现社会资金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从而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作者简介:倪国良,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