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政务必将是电子政务未来的趋势,同时也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方式。政府流程再造借助移动政务为技术支撑,二者互相促进和补充,这对提高政府绩效和透明度有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 移动政务 政府流程再造 电子政务 近年来,随着3G牌照的发放,移动设备普及率的提高,移动政务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通过国外移动政务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出,进行移动政务流程再造,可以精简政府部门,避免资源浪费,重塑服务型政府的形象,加强政府与群众的联系。尽管现在的移动政务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可以预见的是,无线技术与移动设备的普及会加速移动政务的快速发展,而利用移动政务进行政府流程再造可以更好的达到行政效率的提高、行政成本的降低,并且,移动政务能够为政务流程再造提供新的方法和环境。 一、移动政务与政府流程再造的内涵及关系 (一)移动政务的概念 移动电子政务的英文是“Mobile e-Government”,简写为“m-Government”,它是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普及和电子政务的迅速发展应运而生。移动电子政务是指将 GPRS、WLAN 、3G等数据传输技术应用于电子政务领域,从而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的移动化。从政务的角度看,移动政务是不受地域限制的办公,即移动办公;从技术的角度看,移动电子政务是基于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电子政务;从公民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手机、笔记本电脑或者其他手持设备获得政府的各种支持与服务。 (二)政府流程再造的概念 政府流程再造是一个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政府创新过程,它借助现代管理学的企业再造理论,以公众为导向,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打破传统政府组织得以建立的种种假设,通过对政府运作流程进行彻底的、根本性的反思和再设计,力求达到公共治理水平、服务质量、政府效能的大幅度提升。 (三)移动政务与政府流程再造的关系 信息技术是移动政务的核心,但是仅靠技术作为移动政务的武装并没有触及精简高效政府的根本理念,从而无法实现体制改革和创新。真正体现先进服务与管理的移动政府是利用信息科技,实现政府再造的政府。因此移动政务是政务再造的依据和手段,而政务再造则是移动政务实施的目的和成果。 一方面,移动政务是政务流程再造的依据和手段。政务流程再造依据移动信息技术实施移动政务,政府工作以计算机和移动设备为结合,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创造合理的工作流程。移动政务可以有力的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由每天的八个小时相当于增加到二十四小时,这有助于角色和服务理念的根本变化。移动政务通过信息网站的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国开展电子政务的经验和共识,公众通过手机进入政府网站,就可以随时了解各种政务信息,随时享受政府更具体、更个性化的服务。 另一方面,政务流程再造是移动政务实施的目的和成果。首先,一切以移动政务为核心的技术,最终的目的都是服务于政府的流程优化,建立高效政府。其次,政务流程再造是对政府组织结构的改变和创新,由以前的以职能为核心转向以流程的设计。最后,移动政务的应用绝对不是简单的把业务流程复制到移动互联网上,应该针对政府部门的行政环境,立足于公众的需求,进行行政机构的改革,政务流程的优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政府绩效。 二、移动政务流程再造的意义 移动政务流程再造已经是电子政务发展中不可忽略的一个趋势,它并不会取代电子政务的地位,而是起到补充的作用。移动政务将进一步的使政府的信息透明度、公民的满意度得到提高。在电子政务的环境下,移动政务流程再造主要有以下作用: (一)增加信息传递的高效性 信息传递的优势在移动政务中显露无遗,尤其在一些危急的自然灾害面前,通过向手机等移动设备传递救援信息可以减少因自然灾害而带来的危险。同时,通过移动基站可以向进入此区域的公众发出信息可以做好及时的信息传递。 (二)缩短政府与群众的距离,提高公民满意度 在信息技术没有充分利用之前,政府在大多数情况下决定工作的流程和内容,而缺乏与公众的沟通。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现在逐渐出现了网络听证,手机微门户和短信参政议政等活动,公众可以利用手机给政府机构发短信,同时也可以利用手机微博关注政府官方机构,发送私密消息。由于公众对手机和移动设备更为了解,通过这种方式也更为便捷,这样就大大加强了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公民的满意度同时也随之提高。 (三)创建流程再造新平台,提高政府绩效 一方面,以往的政府业务流程中,没有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有很多硬性规则。比如在工作流程中,如果第一个步骤没有结束,第二个第三个步骤也无从做起。经过移动政务的流程再造后,信息在各个流程步骤中得到共享,哪怕第一步没有完成,第二步第三步也可以同时开展,从而提高行政部门的工作效率,为政务流程的优化和重组提供全新的平台。另一方面,传统政府中间层过度膨胀,这些起着信息综合和信息传递作用的组织,使政务流程变得复杂化。而在经过移动政务流程再造的政府后,高层可以越过中间层直接将信息传递给最底层,信息的处理可交给移动政务自动处理,因此,大大简化了中间层对信息的综合和传递,加强了职能授权,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移动政务流程再造的方法步骤 从以上分析可知,移动政务与政府流程再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移动政务产生了全新的流程再造构想,促进流程中活动的优化;另一方面,流程再造使移动政务的信息技术得到发展。政府流程再造应该与移动政务建设同步进行,流程再造是基础,信息技术是手段,只有把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真正体现移动政务的特点,才能真正发挥流程再造的优势。移动政务流程再造的步骤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对移动管理理念进行再造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每天8小时的服务延长到24小时。这样看来,移动政务的发展既对服务型政务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工作人员提出很大的挑战。这就必然要打破传统的服务理念,加上工作人员固有的惰性和隐藏着利益的威胁,流程再造必定不会一帆风顺。在流程再造中,可以减除不必要的支付,裁撤不必要的部门,创建一个以移动电子政务为技术支撑的服务型政府。 (二)利用信息技术理顺政务流程 重塑管理理念后,就应当对流程内容进行改造。首先,取消阻碍政府运作的无谓的流程,这种流程包括有些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却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的流程。其次,简化流程内容。在移动政务环境下,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减少中间环节,实现精简流程内容的目的。再次,合并功能相似的流程。在传统的业务流程中,由于有些流程同属一个职能范围,组织在机构设置中出现职能重复使得在其他的职能部门内出现相似的工作流程,加上权力划分的不规范,这就使得整个流程紊乱不堪,甚至发生推诿责任、相互扯皮的现象,因此,行政机关必须理顺行政流程,界定每个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使各个行政职能部门各司其职。最后,重新整合碎片化的流程。高效精干的政务流程是以信息化来支撑的,信息网络技术把原来若干个管理环节、若干个流程作业线加以重新整合,使整个流程更加顺畅。 (三)实现信息在整个流程再造过程中的共享 在传统的业务处理流程中,相同的工作被多个部门进行着,这就造成了重复劳动。在移动网络环境下,不同部门的业务工作人员只需确定好各自应该采集什么信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就可实现信息在整个流程的共享。这样就大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从而使行政效率得到提高。伴随着社会多元化,政务流程也需要有灵活的变化形式,而传统的政务业务流程已经无法应对公共需求的多变性。通过移动政务的流程再造,以公共需求为中心,构建灵活的流程架构,理顺政府流程,这样就可以满足现代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 四、移动政务流程再造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因素 (一)基础设施建设因素 移动政务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无线网络和移动政务平台的覆盖面还远远不够。虽然GSM网络的覆盖面很高,但是必须向网络运营商缴纳相关的资费才能够使用,而完全免费的无线网络只有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才会有。对于其他城市来说,无线网络以及配套设施通常正在建设之中,覆盖的面积微乎其微,在无线网络支持方面非常匮乏。由于中心城区的人口流动比较大,在建设网络设施时应首先考虑较发达的地区,以点带面,扩大中心城区周边的影响力,从而推进移动政务流程再造。 (二)身份鉴定因素 只要具备无线模块的移动终端都可以通过无线信号接入无线网络,这就对鉴别信息的来源有很大的考验。通过移动政务建设的现实经验可知,一些不实的虚假消息经常出现在政务信息中,对网络环境造成了较差的影响,也和移动终端的身份鉴别困难有关。在对移动政务信息进行管理时,建议管理员的登陆方式采用指纹识别等生物技术,这样比简单的密码登录更为安全。 (三)信息安全因素 对比以往的政务工作流程,移动政务对无线信号传递通道和移动设备终端的安全问题更加敏感。因为无线网络依赖公共空间传递信号,所以这对网络的安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移动政务更加依赖手机的使用,这对手机用户同样提出了要求,手机病毒已经屡见不鲜,公众应当培养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以免手机被植入病毒,从而导致信息的不安全。 (四)法律法规因素 我国在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方面,虽然颁布过《电子签名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但是在移动政务方面,我国的法律法规几乎是一片空白。我国应尽早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完善移动政务法律体系,为移动政务的建设提供法律法规上的有力支持。 总之,移动政务不应该是电子政务的一个简单的子集,而在实施移动政务时也不能原封不动的把现有的业务流程转移到电子设备上,而要对以往政府的工作模式、手段进行革新,利用通信信息技术,打造高效、亲民、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当信息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移动政务方案越来越成熟时,移动政务流程再造将会在打造服务型政府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